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33篇
农学   18篇
  8篇
综合类   16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3 毫秒
31.
以3年生泡桐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施肥配方对泡桐林生长及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Ⅲ(每株试验木施肥量:0.3kg尿素+0.18kg纯N+0.5kg钙镁磷+0.07kg纯P+0.25kg氯化钾+0.19kg纯K)为最佳施肥配方。经过配方Ⅲ处理过的泡桐林地,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含量均显著提高;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多;泡桐林的生长量也得到较大的增长。  相似文献   
32.
采用CTAB法研究不同提取缓冲液对三尖杉DNA 提取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三尖杉DNA的最佳缓冲液所含物质及浓度为100 mmol·L-1TrisHCl pH 8.0+0.14 mol·L-1NaCl+2%CTAB+20 mmol·L-1EDTA +2%β 巯基乙醇。采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了15个三尖杉优树样品的DNA,提取的DNA质量均较高,可以满足分子标记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33.
东方杉是远缘杂交选育的杉科新品种,不结种子,扦插繁殖生根困难。通过对东方杉嫩枝扦插繁育技术的研究。基本上摸清了东方杉的生理构造与外源生根激素对东方杉扦插生根的相关性,为今后东方杉的繁育技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通过酸碱处理的方法初步纯化白花泡桐叶提取液中熊果酸的工艺。[方法]采用HPLC测定熊果酸含量,利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考察碱化pH值、酸化pH值、稀释倍数对熊果酸转移率和纯度的影响。[结果]白花泡桐叶中熊果酸的初步纯化最佳工艺为:碱化pH=10、酸化pH=4、稀释倍数为1.5倍;在此工艺条件下,转移率达到了90.23%,纯度也达到了26.48%。[结论]该工艺简单易行,为泡桐叶中熊果酸的纯化找到了一条适合大工业生产的路线。  相似文献   
35.
于2002~2003年间.发现福建农林大学南平校区柳杉绿化林带有严重病害发生,经过病原鉴定为柳杉赤枯病(Cercospora secoiae)。同时,从柳杉病区林木根系及根际土壤分离到大量双宫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hystera)、马丁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 martini)、肾形肾脏线虫(Rotylenchulus reniformis)、微小针线虫(Paratylenchus minuts)、垫刃线虫(Tylenchus platycephalus)及一定量的盘旋线虫(Rotylenchus ctmdnphasmidius)、美洲剑线虫(Xiphinema americanum)、长针线虫未定种(Longidorus sp.)、尾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composticola)、环线虫未定种(Macroposthonia sp)、昏暗毛刺线虫(Trichdorus obscurus)、燕麦真滑线虫(Aphelenchus avemae)。根据相关性分析和有关报道,认为柳杉根际线虫某些类群的群体数量与柳杉赤枯病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6.
为给贵阳地区棕榈人工造林的优良种源选择提供参考,以贵州省内遵义、毕节等18个市(县)的棕榈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育苗的方法进行培育。对不同种源2年生棕榈苗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指标进行观测,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棕榈种源进行类别划分,对其与种源地地理位置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8个种源棕榈苗的生长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种源2年生棕榈苗的高、地径、总根长、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根尖数及总生物量等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各指标的变幅分别为28.78~51.09cm、8.40~21.93mm、37.41~85.02cm、14.73~41.20cm、127.13~362.82cm2、5.52~19.55cm3、902~1536、4.64~12.32g。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8个种源可分为2大类,其中罗甸、兴义、毕节为苗期生长性状表现较好的一类。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原产地是低纬度和湿润地区的棕榈苗在试验区生长表现较好。主成分分析及综合得分排序的前3名分别为罗甸、兴义、毕节种源,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初步评价出罗甸、兴义和毕节种源为贵阳地区首选的棕榈种源。  相似文献   
37.
~(60)Coγ射线辐照扶芳藤枝条的表型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敖妍  潘青华 《核农学报》2008,22(3):271-275
用60Coγ射线辐照扶芳藤枝条,扦插苗平均分枝数与辐照剂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倾斜和匍匐生长的植株比例呈增加趋势。80 Gy处理有利于使植株的叶色在冬季仍保持绿色。V1代筛选出株高、平均节长、粗/长、叶形指数、叶面积以及枝条枯梢、分叉、叶序变化等性状的变异体。  相似文献   
38.
柳杉人工林采伐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初期土壤有机碳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25年生柳杉人工林(对照)采伐后形成的柳杉人工幼龄林、经济林、苗圃地、皆伐迹地、农耕地5种土地利用类型初期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储量变化。结果表明,5种土地利用类型和对照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储量均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除经济林外,苗圃地、柳杉人工幼龄林、农耕地和皆伐迹地的土壤平均有机碳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0.8%,28.1%,37.8%,40.1%;5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碳储量排序为:皆伐迹地(214.2±17.0 t C/hm2)>经济林(191.3±13.4 t C/hm2)>柳杉人工幼龄林(173.5±15.1t C/hm2)>苗圃地(171.9±9.2 t C/hm2)>农耕地(132.7±12.1 t C/hm2),分别比对照(272.9±21.8 t C/hm2)减少了21.5%,29.9%,36.4%,37.0%,51.4%。人工林采伐后形成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储量减小的程度与采伐后紧接着采取的人为措施有关。  相似文献   
39.
以移栽的野生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为材料,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仪,分析10%光照和全光照下低海拔区域引种云锦杜鹃的光合日变化,结果显示10%光照下生长的云锦杜鹃蒸腾速率低于全光照下生长的云锦杜鹃,而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全光照下云锦杜鹃的60.17%。两种光照下的云锦杜鹃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呈现"单峰"型。全光照下净光合速率下降是非气孔限制引起的,而10%光照下则为气孔限制引起。研究说明种植在低海拔环境的云锦杜鹃喜光的特性并不因为温度高而改变,但夏季遮荫措施还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0.
竹类植物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栽培历史,并被广泛应用于园林、造林、庭院以及食品等行业。本研究以翠竹和菲白竹为材料提取其叶片总DNA,采用PCR方法获得翠竹SpLEA3基因与菲白竹SfLEA3-1、SfLEA3-2基因;其中SpLEA3全长804 bp,编码195个氨基酸,GC含量为68.4%;SfLEA3-1全长803 bp,编码195个氨基酸,GC含量为68.2%;SfLEA3-2全长557 bp,编码144个氨基酸,GC含量为67.8%。通过ProtParamy等生物软件分析,SpLEA3、SfLEA3-1和SfLEA3-2与贵州悬竹LEA3基因同源性高达61%以上,且3个基因编码蛋白均属于亲水性蛋白。源自2个竹种LEA3基因均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其编码的氨基酸含有4~6个由11个氨基酸组成的保守基元序列。本研究不仅为深入了解竹类植物抗旱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竹类植物的抗旱育种后续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