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3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7篇
  8篇
综合类   208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0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以菌丝体干重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羊肚菌液体发酵营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表明:羊肚菌最佳液体培养基为玉米粉20.33 g/L,黄豆粉5.34 g/L,KH2PO41.53 g/L,VB6 10.73 mg/L;在此条件下的验证试验得出,菌丝体干重为11.35 g/L,与理论值基本吻合,相对误差为1...  相似文献   
92.
总结了高寒阴湿地区皮胎果(Pyrus ussuriensis Maxim)林下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栽培技术要点,为今后发展皮胎果林下经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培养对羊肚菌菌丝生长速度及菌核形态的影响。[方法]选取12种不同的光源组合,其中单色光源4种,双色光源6种,白色和黑暗无光为对照,18℃恒温培养,测定羊肚菌菌丝的生长速度和菌核形态。同时,对出现的不同表现形态进行母种转接和栽培种培养,观察菌核形态。[结果]不同光照培养下,双色光源比单色光源更能促进菌丝生长,白色光源菌丝生长速度居中,黑暗无光菌丝生长速度最慢。其中红黄光源培养下,菌丝的生长速度为1.681±0.009 5 cm/d,是黑暗条件的1.33倍。形成5种不同的培养皿表现形式,其中3种有菌核产生,5种表现形式转接后,形态与上一代不完全一致。红黄光源和黑暗条件下,形成的菌核数量一致。[结论]红黄光源培养下,有助于促进羊肚菌菌丝生长及簇集菌核的形成。  相似文献   
94.
介绍了钢架蔬菜大棚中采用的“大棚蔬菜—羊肚菌”轮作栽培新模式,充分利用羊肚菌为低温食用菌可在冬春栽培的茬口,避开安徽省东至县冬春低温寡照不利于大棚蔬菜生长的因素,有效提高钢架蔬菜大棚的生产效益。具体阐述了大棚蔬菜和羊肚菌栽培的时间节点和大棚蔬菜的茬口安排及栽培技术要点,重点阐述了羊肚菌栽培技术。对羊肚菌播种时间,栽培种制备,外源营养包的配料及制作置放,播种后大棚内温、湿度及空气质量的调节和出菇期管理等内容进行了详述。最后对钢架大棚蔬菜周年生产效益及“大棚蔬菜—羊肚菌”栽培模式生产效益进行分析得出,该模式可以充分发挥钢架大棚的生产优势,达到增产增收、降低生产风险的目标。  相似文献   
95.
导读:羊肚菌羊肚菌科的珍贵菌种,食用和药用价值高。在羊肚菌的栽培过程中,采取低温高湿、控制光照、添加营养袋等相应措施,可促进羊肚菌快速生长。长阳县于2017年引种羊肚菌,667 m2纯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96.
1引言羊肚菌是近年来初步实现人工商业化规模化栽培的又一新兴珍稀食用菌,以其栽培周期短、成品单价高、资源消耗低、劳动强度低和生态友好的优势,在精准扶贫和助农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以来,陕南羊肚菌栽培规模发展迅速,种植区域和面积大幅扩张和增加。以汉中市城固县为例,2017年该县发展羊肚菌1800亩。然而,在生产过程中种植户往往对自身的栽培管理技术、生产成本投入与产出估计不足。  相似文献   
97.
为优化羊肚菌营养袋的原料组成与配比,以食药用菌栽培基质中常用的4种秸秆及谷壳、麦粒、麦麸,通过主成分分析归纳各原料的营养组成属性,设计出9个营养袋配方进行栽培试验,比较出菇产量,得出高产营养袋原料组合为谷壳和麦粒;再以谷壳与麦粒按11种不同的重量比混合制成营养袋进行栽培试验,综合考量制作成本、出菇产量、经济效益等因素后,最终得到高产高效的羊肚菌营养袋配方(重量比)为谷壳19%、麦粒79%、石灰1%、石膏1%。  相似文献   
98.
【目的】通过外源营养袋重量变化对羊肚菌产量影响试验,探究营养物质不同利用率对出菇产量的影响。【方法】在相同栽培环境下比较外源营养袋在栽培初期及出菇期重量变化,分析其重量变化与出菇产量间的关系。【结果】通过对比试验表明,外源营养袋重量减轻越大(大于50﹪以上),羊肚菌产量才可以达到正常产量(2250 Kg/hm2)以上。减轻比例越大(大于50﹪以上),说明外源营养袋营养成分消耗越充分,相应的羊肚菌产量亦越大,反之,外源营养袋重量变化减轻越小,说明外源营养袋营养成分消耗越少,羊肚菌产量亦越小。【结论】表明外源营养袋重量变化量和出菇产量呈正相关,对羊肚菌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
100.
以提高室外大棚羊肚菌子实体产量和提高经济效益为研究目的。以六妹羊肚菌为栽培实验品种,按杂木屑65%、麦粒30%、石膏1.5%、生石灰1.5%、腐殖土2%为配方组合,采用高温高压灭菌制作原种和栽培种,按杂木屑35%、谷壳25%、麦粒35%、石膏1.5%、生石灰1.5%、腐殖土2%配方制作外援营养袋,严格按室外大棚羊肚菌高产高效的栽培模式进行管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海拔630 m,年平均气温16.3℃,无霜期298 d,平均日照时数1 150 h,年降雨量1 257.2 mm,最冷月平均气温10.2℃,最热平均月气温26.7℃,连续3 d平均气温小于20℃的条件下,经优质高效栽培的室外大棚羊肚菌中以六妹羊肚菌品种为好,播种时间以10月23日~10月30日为宜,每公顷播羊肚菌种3 570 kg~4 250 kg时,产量(鲜菇)可达3 000 kg·hm-2~3 750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