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33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02篇
  36篇
综合类   196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76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TRAQ)是一种新型的高通量的蛋白质测序技术,其通过与高精度的质谱仪串联,可同时对多达8个样品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测定蛋白范围广泛、检测限低、分析结果可靠、精度高;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植物体的结构、功能、表达等方面的研究。水稻是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首个完成基因组测序的谷类模式植物,在蛋白质组水平上研究水稻的生长发育、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iTRAQ的原理、操作流程和优缺点,重点就iTRAQ技术在水稻组织器官、亚细胞水平、逆境胁迫、激素诱导、突变体等方面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行了分析,并对iTRAQ技术在水稻蛋白质组学上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2.
将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NX0101毒株接种1日龄和7日龄SPF雏鸡并设阴性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定期检测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情况。根据GenBank发表的ALV-Jenv基因保守序列(AY897227)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目的基因;根据鸡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基因序列(K01458),在保守区内设计1对引物扩增内参照基因,分别克隆入质粒作为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采用SYBR GreenⅠ染料建立荧光定量PCR法,并对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标准曲线的Ct值与标准品浓度的对数值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最低每个反应可检测到60个拷贝的病毒数,比常规PCR灵敏度高1 000倍。检测结果分别采用绝对定量法和相对定量法进行分析,都达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病毒含量变化的检测发现,在雏鸡4周龄时,2个接毒组ALV-J病毒突然呈对数式增长。据此分析ALV-J病毒在体内经过3~4周潜伏后,突然呈暴发式增长,这种情况可能和临床表现的免疫抑制直接相关。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了一种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定量分析ALV-J病毒增殖的方法,为进一步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3.
作者对10%氨苄西林混悬液在靶动物-鸡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氨苄西林混悬液吸收迅速,达峰时间快,约0.89h即达峰值;消除半衰期较短,约2.5h;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27%,略高于氨苄西林溶液剂的绝对生物利用度(34.30%);氨苄西林混悬液在鸡口服给药后的生物等效性为109.8%。  相似文献   
74.
为充分了解安格斯牛生长发育规律,指导饲养管理和提高品种选育,以安格斯牛为研究对象,通过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 3种曲线模型对0~18月龄安格斯牛体重和体尺性状进行生长曲线拟合分析,并选出最佳生长曲线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体重和体尺的相对生长(R)和绝对生长(G)情况,并对各性状...  相似文献   
75.
利用核密度函数、收敛理论及空间计量方法对1997—2012年我国大陆31省区的农业碳生产率分布演进规律、收敛趋势、聚类状况和俱乐部特征等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全国及三大地区农业碳生产率均呈现明显的增长态势,省域间差异扩大,空间分布上逐渐不均衡化,且由较为明显的"一主三小"的四峰格局演变为"一主一次"的双峰格局,具有多个地区集聚的可能。2)全国农业碳生产率整体不存在σ收敛迹象,而东西部农业碳生产率存在较为明显的σ收敛现象。3)我国农业碳生产率呈现绝对β趋同特征,但收敛速度相对较小,仅有0.65%;同时,空间自相关指数进一步证实我国省域农业碳生产率存在集聚现象,且4个象限不同集聚类型地区的β收敛系数全为负,但仅有H-H和L-L两组表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俱乐部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76.
针对目前棒料高速柔性交接装置工作可靠性不高,上下游机节距不能根据需要调整,从而限制了下游机速度提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棒料变节距柔性交接装置的工作原理,对棒料交接过程及运动干涉情况进行了分析.为提高棒料柔性交接的可靠性,对装置结构参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改善了棒料轴向制动过程,减小了交接相对速度差和凸轮最大压力角,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优化设计的合理性.该装置交接定位准确、稳定,轴向制动平缓,变节距技术和装置为设计速度更高的下游机创造了有利条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7.
基于高速摄像技术的振动落果惯性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果实在激振力作用下脱离枝干的运动规律、果实振动脱落时的加速度和脱落惯性力,为振动式果品收获机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果树振动装置进行了杏果侧枝振动落果试验,采用高速摄像仪对分离过程进行了跟踪拍摄,通过Phantom控制软件对图像进行跟踪、捕捉、分析和计算,探寻杏果实在脱离枝干过程中瞬时速度的变化规律。【结果】杏果实脱离枝干过程中瞬时速度的变化表现为增大-减小-匀速运动-杏果实与枝干完全分离,杏果实与所在枝干的相对瞬时速度最大达到1.723m/s,杏果实的脱落加速度最大为4.270×102 m/s2,脱落惯性力最大为5.124N。【结论】脱落惯性力是杏果实脱离枝干所需的最小作用力,其是确定振动式果品收获机在收获果实的过程中作用于枝干激振力大小的理论依据,也是振动式果品收获机其他性能指标的理论参考。确定适当的激振力,可以保证振动式果品收获机在采收过程中果实的采净率高,同时对果树的损伤最小。  相似文献   
78.
从绝对收入、务工成本、社会保障权益3个方面探究维吾尔族农民工有序进城就业问题,以实地调研的605份问卷资料为依据,运用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发现:新疆农村维族外出务工者进城非农就业的意愿强烈,对务工收入非常看重,尽管进城务工成本费用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但并不会改变他们进城长期务工的意愿,他们最担忧的是进城务工面临的"劳动保险"和"人身安全保障冶问题。  相似文献   
79.
家用空调机清洗有利于提高其制冷、热效率,延长设备寿命,提高节能效果。以下向大家介绍清理机体的方法:1.清洗前要先开启空调15分钟,以便空调开始制冷,同时使空调蒸发器产生冷凝水。2.关闭空调机,切断电源,以保证清洗操作的绝对安全。3.用手按住空调两侧凹进去的部位,打开空调的外壳。4.取下滤尘网并用自来水清洗,  相似文献   
80.
为提高工程机械乘坐舒适性,针对驾驶室低频晃动问题,同时考虑隔振器垂直和水平刚度,对6自由度驾驶室隔振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提出采用激励频率为人体敏感的1~80Hz的1/3倍频程中心频率计算驾驶室质心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的方法,以此为优化目标、隔振器刚度为设计变量建立低频隔振优化模型。以装载机驾驶室隔振系统为优化算例,建立有限元模型,结果显示优化后座椅中心处垂直方向响应振幅明显减小,驾驶室垂直和俯仰模态得到解耦;实际测试结果显示驾驶室3个方向隔振均有所改善,表明优化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