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68篇
  免费   396篇
  国内免费   420篇
林业   2835篇
农学   149篇
基础科学   246篇
  2474篇
综合类   2643篇
农作物   46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1245篇
园艺   204篇
植物保护   507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315篇
  2022年   363篇
  2021年   332篇
  2020年   315篇
  2019年   369篇
  2018年   231篇
  2017年   321篇
  2016年   388篇
  2015年   403篇
  2014年   511篇
  2013年   553篇
  2012年   553篇
  2011年   554篇
  2010年   580篇
  2009年   575篇
  2008年   633篇
  2007年   508篇
  2006年   460篇
  2005年   443篇
  2004年   320篇
  2003年   289篇
  2002年   222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通过对宁夏灵武市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区草地植被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退化草地经围栏禁牧和补播后,由于有效消除了放牧的干扰,草地得到了休养生息,开始不断改善和恢复。主要表现在:禁牧加补播样地和禁牧样地地上生物量明显增加,平均比放牧样地高出87.03%和46.67%;禁牧加补播及禁牧样地植被盖度增大,分别比放牧草地提高了25.46%和15.37%;放牧区及禁牧区多为一年生植物,且区内的株丛数显著高于禁牧加补播区;在三个区内植物种类数和多样性指数没有差异显著性。综合评价,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很好的改善了草地植被的生长效果。  相似文献   
992.
山羊绒细且光泽好,素有"软黄金"之称,是畜产品中的珍品。绒山羊主要分布在亚洲,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羊绒生产国,羊绒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3以上。我国羊绒产量大部分来自牧区和半牧区的草地牧场,其中内蒙古羊绒产量居全国首位。养殖绒山羊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是牧区和半牧区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我国绒山羊养殖多采用放牧饲养的方法,由于绒山羊食性杂,不仅采食牧草,而且也采食幼嫩的灌  相似文献   
993.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人口变化及其对森林草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甘肃省肃南县和天祝县为例,研究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人口变化及其对森林草原的影响。结果表明,1949-2009年,天祝和肃南两县人口由7.7万余人增加到25.3万余人。伴随着人口的增长,两县保护区内耕地面积从20世纪50年代初的2.3万hm2增至1999年的4.38万hm2,随后降至2008年底的4.1万hm2。目前两县草地退化面积达129.2万hm2,前山区土地荒漠化面积49.6万hm2,水土流失面积88.33万hm2。鉴于此,本文提出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退化森林草原的恢复策略,包括正确的人口政策,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减少保护区内人口数量,和降低农牧业生产活动。  相似文献   
994.
在甘肃省甘南州临潭县研究围栏内补播和划破草皮对退化亚高山草甸植被的高度、总盖度、地上生物量和功能群物种多样性总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划破草皮处理中,牧草总盖度、地上生物量和功能群物种多样性总指数随着补播量的增加而增加,植被高度随着补播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补播和划破草皮有显著互作效果,补播量3[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播量为49.1 kg·hm-2,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播量为67.5 kg·hm-2,紫花苜蓿甘农1号(Medicago sativa cv.Gannong No.1)播量为23.3 kg·hm-2]和划破草皮组合的牧草地上生物量(201.5 g·m-2)、总盖度(88.2%)和功能群物种多样性总指数(1.203)达到最大值,补播量1(垂穗披碱草播量为26.7 kg·hm-2,老芒麦播量为37.5 kg·hm-2,紫花苜蓿甘农1号为0)和划破草皮组合的植被高度(11.7 cm)达到最大值。就各补播水平平均值而言,划破草皮植被高度、总盖度、地上生物量和功能群物种多样性总指数显著高于未划破草皮。综合考虑高度、总盖度、地上生物量和功能群物种多样性总指数,经关联度分析可知,补播量2(垂穗披碱草播量为37.5 kg·hm-2,老芒麦播量为52.5 kg·hm-2,紫花苜蓿甘农1号18.3 kg·hm-2)和划破草皮为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995.
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内思茅松林进行计划烧除的影响情况监测。分析认为,计划烧除对思茅松林的乔木层树种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影响较大的是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在计划烧除过程中,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大部分被烧死,但草本植物在烧除后3个月内已大部分重新萌发,1a后基本达到了烧除前的水平,6个月后灌木树种已基本从死亡植株的基部重新萌发出新的植株。计划烧除对思茅松林不会造成长期的影响,同时由于烧除后郁闭度减小,有利于林下植物的生长和外部植物的进入,可适当增加物种多样性,但丛生的植株对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从森林循环演替、森林特殊的生境、边缘效应、森林植被物种多样性及森林景观格局多样性等方面论述了林窗干扰作用,并讨论了林窗理论在山地型城市森林建设中森林动态管理、森林景观格局优化和林相改造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7.
喀斯特石漠化成因及植被恢复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石漠化成因和危害,根据喀斯特森林植被对岩溶发育的影响,划分出主要8种石漠化地表类型并按其类型提出不同的植被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998.
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放养场地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探讨放养鸡生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试验选择地势平坦,植被、土壤等环境条件基本一致的人工经济林杂草地,设置试验Ⅰ组、Ⅱ组及对照组,每组草地面积均为667m2,其中试验Ⅰ组放养密度为40只/667m2,试验Ⅱ组放养密度为80只/667m2,对照组不放养.放养时间为6~22周龄,放养前后分别检测参试草地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放养后参试草地植被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明显改变,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草本层总盖度、丰富度、多样性系数、地上生物量鲜重和干重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而且试验Ⅱ组低于试验Ⅰ组;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土壤水分、有机质、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提高,土壤pH值降低.由此可知,不同肉鸡放养密度对草地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过高密度放养会给生态环境带来较大的负面效应.因此,控制合理的放养密度对保持放养鸡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9.
川西北不同程度沙化草地植被和土壤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川西北不同程度沙化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科学调查、采样和公式计算,对植被群落、生物量、土壤含水量、容重和孔隙度等特征因子进行分析,以揭示川西北地区由湿地到严重沙化草地演替的不同阶段植被和土壤特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草地沙化程度加剧,群落呈现出“湿生-中生-旱生”的演替过渡格局,群落高度和盖度降低,物种丰富度下降幅度达88%,优势物种构成也发生较大变化;生物多样性指数在轻度沙化草地群落中最高,总生物量下降幅度达90.4%,群落地下生物量远大于地上生物量;沙化过程中,土壤中含水量和持水量下降、容重增大、孔隙度减小.沙化初期土壤特征变化明显,应针对这一现象在沙化初期开展恢复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00.
广东高要南部低丘桉树人工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东高要南部低丘桉树(Eucalyptus spp.)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林下植被物种最少有156种以上,分属56科和103属,乔木21种,灌木59种,藤本20种,草本36种,总体Shannon-Wiener指数为2.26。种群数目大于5%的优势种均为草本植物,其中芒箕(Dicranopteris dichotoma)占绝对优势(46.2%),这是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较高而多样性偏低的主要原因。林下植被物种组成、丰富度和多样性在不同地域之间均有显著的差异,但在林分龄级之间则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