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57篇
林业   240篇
农学   61篇
基础科学   43篇
  65篇
综合类   784篇
农作物   51篇
水产渔业   110篇
畜牧兽医   496篇
园艺   199篇
植物保护   5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李娜 《陕西林业》2011,(6):45-45
牛背梁保护区现有离退休职工12人,占职工总数的1089%,平均年龄64岁,其中:中共党员10人,处级干部6人,具有高级职称的5人。  相似文献   
43.
秦岭东段有一座名山,因其山脊陡峭犹如牛背,故名牛背粱;又因其雄壮峻拔而被当地人美称为“父亲山”。区域森林资源丰富,风景绝美,被誉为秦岭山中璀璨的明珠。牛背梁主峰海拔2802米,是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最高峰。  相似文献   
44.
背主动脉注射是生产转基因鸡的经典方法,该方法不需换壳培养,但壳内注射技术难度大,并且无法实时观察后期胚胎发育情况。本实验对背主动脉注射法进行了改进,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壳外注射至150枚HH 14~16期(Hamburger-Hamilton Stage 14~16)鸡胚背主动脉中,再进行换壳培养,继续孵化至出壳,观察和分析改良背主动脉注射法与传统背主动脉注射法和胚盘下腔注射法对发育8、14、18、21 d鸡胚存活率、孵化率以及EGFP阳性检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背主动脉注射组鸡胚存活率均高于传统背主动脉注射组与胚盘下腔注射组(P<0.05或P<0.01);改良背主动脉注射组的鸡胚孵化率(37%)高于传统背主动脉注射组(16%)与胚盘下腔注射组(28%)(P<0.01);荧光蛋白手电筒检测显示,改良背主动脉注射组鸡胚EGFP阳性率(17%)明显高于传统背主动脉注射组(13%)与胚盘下腔注射组(12%)(P<0.01)。综上,背主动脉壳外注射结合换壳培养提高了转基因鸡胚胎孵化率和EGFP阳性检出率,对提高转基因鸡效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5.
试验研究不同净能水平日粮对育肥猪生长、背膘及眼肌面积的影响。选择420头(38.5±0.5)kg丹系三元育肥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4头猪,公、母各半。试验A、B、C、D、E组饲粮净能水平分别为9.84、10.05、10.26、10.46和10.67 MJ/kg,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97 d。结果显示,A组育肥猪0~97 d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E组(P<0.05)。A组、B组育肥猪0~97 d的料重比显著高于D组、E组(P<0.05),且A组显著高于C组(P<0.05)。A组均重110 kg育肥猪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E组(P<0.05)。A组、B组均重130 kg育肥猪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E组(P<0.05)。A组均重110 kg育肥猪的背膘厚度显著低于D组、E组(P<0.05)。A组130 kg育肥猪的背膘显著低于D组、E组(P<0.05)。试验表明,净能为9.84 MJ/kg日粮可以明显提高平均日采食量、眼肌面积,并且降低背膘厚度。  相似文献   
46.
试验旨在研究氯前列醇钠、产前背膘厚、便秘对后备母猪同期分娩集中度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母猪同期分娩的最优方案。选取后备母猪共295头,根据妊娠期110 d时P2点处的背膘厚,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ON组:0.9%生理盐水)、低剂量氯前列醇钠组(LPG组:0.1 mg氯前列醇钠)、高剂量氯前列醇钠组(HPG组:0.2 mg氯前列醇钠),于妊娠期114 d进行阴户部注射诱导分娩。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低剂量氯前列醇钠均可显著缩短母猪从注射到分娩的时间间隔(P<0.05),且两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LPG组后备母猪在注射氯前列醇钠后48 h内的分娩率高达95%,并且白天分娩率达75.7%。此外,LPG组后备母猪的产仔间隔也显著短于CON组(P<0.05)。同时本研究发现,背膘厚在16~20 mm范围内的后备母猪从注射到分娩的时间间隔显著短于背膘厚≤15 mm的后备母猪(P<0.05);便秘指数0~1.0组后备母猪的产程和产仔间隔均显著大于便秘指数1.1~2.0组及2.1~3.0组的后备母猪(P<0.05)。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母猪背膘厚分别与产程、总产仔数、活仔数存在极显著线性相关(P<0.01),母猪便秘指数分别与产程、产仔间隔、总产仔数、活仔数存在极显著线性相关(P<0.01)。综上所述,在妊娠期114 d对后备母猪阴户部注射0.1 mg氯前列醇钠诱导分娩,不仅可显著加快母猪分娩的进程,而且还可大大节约药物成本。此外,母猪产前背膘厚和便秘均会影响母猪同期分娩的效果,应使母猪分娩前保持最佳的背膘厚(16~20 mm),且避免母猪便秘,方可保证同期分娩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7.
2019年10月3日,在湖南省长沙市烈士公园(112°59′55.74″E,28°12′48.08″N)内一池塘周边的阔叶林中观察并拍摄到一种鹟科鸟类。经查阅文献,对比该鸟的形态特征后,鉴定为绿背姬鹟(Ficedula elisae),为湖南省新纪录鸟种。  相似文献   
48.
文章旨在研究产仔月份及背膘厚度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四川某猪场2~5胎次经产长大二元母猪1581头为研究对象,从产仔月份与母猪繁殖性能、背膘厚度与母猪繁殖性能两个方面进行生产数据统计分析。一方面收集不同产仔月份母猪窝产健子数、断奶7 d发情率、母猪死亡率|另一方面对妊娠30、75、105 d的母猪进行背膘测定,同时收集相应母猪的窝产仔数、活仔数、健仔数、弱仔数等数据。结果分析表明,母猪产仔窝均健仔数在3、4、5、6月份较高,在1、7、11、12月份较低|7、8月份母猪死亡率较高|断奶7 d发情配种率在3、4、5、6月份较高,1、11月较低|母猪妊娠30 d时妊娠母猪最佳背膘厚为15~16 mm,妊娠中期母猪最佳背膘厚为17~18 mm,妊娠后期母猪最佳背膘厚为19~20 mm。产仔月份、背膘厚度对母猪繁殖性能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产仔月份|背膘厚度|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49.
本研究旨在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鉴定松辽黑猪背最长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找出与猪脂肪沉积相关的潜在候选基因。通过对松辽黑猪进行活体背膘厚测定,选择具有极端背膘厚的3对个体(高、低各3头)为研究对象。取背最长肌组织提取RNA,并对其进行双末端转录组测序,然后,基于edgeR包的配对方法筛选差异基因,并进行生物学功能富集分析。结果鉴定出59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88个基因在高背膘厚组猪背最长肌组织中高表达,402个基因在低背膘厚组猪背最长肌组织中高表达。通过生物学功能分析发现,有42条显著富集通路,鉴定出的与脂肪沉积相关的通路有脂肪酸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以及PPAR信号通路等,筛选出FABP3、FADS1、FADS2、OLR1、ACSL1、LIPA和PLIN2为脂肪沉积性状的候选基因。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松辽黑猪肌内脂肪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