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7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415篇
林业   114篇
农学   536篇
基础科学   5篇
  189篇
综合类   1747篇
农作物   280篇
水产渔业   229篇
畜牧兽医   1564篇
园艺   240篇
植物保护   138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364篇
  2022年   282篇
  2021年   248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296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哺乳动物附植前胚胎的基因表达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哺乳动物胚胎附植前期包括:合子的形成,胚胎基因组的激活和细胞分化的开始。在这个时期,发育由母源物质控制转为合子基因控制,在此过程,同时形成染色质介导的转录抑制时期,要解除抑制必须经过胚胎基因组的激活。通过对体内、外附植前胚胎的mRNA的表达特点以及它们与成功发育联系的研究,可以筛选出最佳的体外培养条件,设计最佳的核移植方案。  相似文献   
32.
South-Westerm blot mapping是一种结合Western blotting和Southern blotting某些特点的方法.本文介绍用其成功地观察到锥虫核蛋白中DNA结合蛋白的情况,并对一个分子量在40000左右、于较严谨条件下与DNA结合的核蛋白进行了特性鉴定.该蛋白等量地存在于锥虫的前循环期和血液期,对双链DNA有较大的亲和力,并能与酵母菌复制起始片段结合.本文还介绍了锥虫细胞核的提取技术和核蛋白的制备技术.  相似文献   
33.
科学家正在研究天然的健康食品——乳。乳的 —有益作用很多,包括对细菌疾病的治疗。乳能够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促进有益细菌的繁殖。乳还可改善免疫机能,降低血压和加快难吸收营养物质(如铁)的吸收,并可能在体重的控制上也起作用。一旦科学家发现乳的作用机理,人类就可以将其有益的作用应用于其它食品,使其营养更完善。加利弗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BruceG erm an 教授正在组织一次国际合作。该项研究的资金来源于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新西兰和瑞士,用于研究编码乳产生的乳基因组,比较不同物种的基因如何产生乳,特别是人类…  相似文献   
34.
摘要:选用BamH Ⅰ、Kpn Ⅰ、Pst Ⅰ、EcoR Ⅰ、Xba Ⅰ、HindⅢ等6种限制性内切酶对EDS两病毒内蒙古地区分离株(N3、B4)和参考株(AV-127)病毒基因组DNA进行酶切分析,均产生4,5,9,4,2和10条DNA片段,而且N3、B4株与参考株病毒基因组DNA之间的酶切图形、片段大小也十分相似,从分子水平上证实N3、B4株是EDS两病毒,同时也说明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法是检测EDS76病毒的一种简便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35.
苹果基因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姚玉新  翟衡 《果树学报》2004,21(6):586-591
借助分子标记手段苹果基因组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涉及苹果的抗性、生长发育、果实品质等各方面基因,综合有关文献,将其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已发现的主要苹果遗传标记、已构建的苹果遗传连锁图谱及苹果的转基因研究进行综述,并对目前苹果基因组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苹果遗传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缺失变异株的基因组特征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1  
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分离株HB2(sh)/2002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定与分析。该毒株基因组全长为15373nt(不包括PolyA尾),与国内外美洲型PRRSV分离株全序列相似性介于88.7%~95.1%之间。序列分析表明,该毒株是1个天然存在缺失的变异毒株,其ORFla的Nsp2存在编码12个氨基酸的连续36个核苷酸的缺失,ORF、3存在编码1个氨基酸的3个核苷酸的缺失。这是国内外首次发现PRRSV存在缺失变异现象,研究结果补充和丰富了PRRSV毒株的基因组信息数据,为深入研究该毒株的遗传与变异及其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7.
猪附红细胞体16S rRNA基因的序列测定和系统进化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从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的猪场,无菌采集血样,抽提猪附红细胞体基因组DNA,采用真细菌的通用引物进行16S rRNA基因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从3个地理位置不同的猪场均成功地扩增出长度为1469bp的核苷酸序列。系统进化分析表明,3个猪场样品所测序列一致性达99.52%以上,具有相同的基因型,但与国外报道的猪附红细胞体Illinois株同源性为95%,属于同一基因群,但基因型不同;所有种类的附红细胞体和血巴尔通氏体组成同一进化分支,这类血营养菌与支原体科,支原体属的病原最靠近(75%),而与立克次氏体目的病原较远(70%)。上述研究证实,广东所流行的猪附红细胞体是一种新基因型的猪附红细胞体,建议命名为猪附红细胞体广东株型;为反映进化关系,猪附红细胞体和其它血营养菌应划归于支原体科的支原体属。  相似文献   
38.
综合论述了DNA甲基化与基因组印记的最新研究进展,论述了它们的生物学意义,并阐述了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39.
鹅细小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主要引起1月龄雏鹅和雏番鸭的细小病毒病,称小鹅瘟或Derzsy’s病。该病是一种传播快、死亡率高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10日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在易感群中的致死率高达70%。该病以渗出性肠炎、小肠粘膜表层大片坏死脱落、肠道栓塞为特征性病变,是目前危害养鹅业的主要疾病之一。鹅细小病毒病最早是由我国学者方定一于1956年在扬州发现,并于1961年用鹅胚分离到该病毒。近年来,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广泛发生于中国、欧洲各国、以色列、越南和日本的家鹅和番鸭。  相似文献   
40.
马动脉炎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报道的马动脉炎病毒基因组保守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引物,通过对影响PCR扩增因素的筛选,成功地从病毒感染的细胞中扩增出约200bp的片段,与理论设计值(204bp)大小一致。而正常的RK-13、BHK-21和Vero细胞和同为动脉炎病毒科的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PRRSV)作为对照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检测出10^-4个TCID50的病毒含量,说明具有较好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