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9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409篇
林业   1016篇
农学   567篇
基础科学   261篇
  336篇
综合类   3095篇
农作物   559篇
水产渔业   241篇
畜牧兽医   650篇
园艺   565篇
植物保护   124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203篇
  2016年   276篇
  2015年   260篇
  2014年   322篇
  2013年   356篇
  2012年   434篇
  2011年   405篇
  2010年   373篇
  2009年   383篇
  2008年   401篇
  2007年   342篇
  2006年   320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166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01.
光胁迫对沙冬青叶绿素荧光特征和光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LI-6400测定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的沙冬青在不同光合有效辐射下的叶绿素荧光特征和光呼吸变化,进而研究其光破坏防御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可作为衡量沙冬青光胁迫程度大小指标,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总光合速率(Pt)、非光化学猝灭(qN)、光呼吸速率(Rp)和Rp/Pt等指标的光进程曲线临界点值和临界点光强度与Fv/Fm的关系都具有明显的规律性。随着Fv/Fm降低,光胁迫程度增加,导致沙冬青光胁迫的最小光合有效辐射降低。可见,沙冬青光破坏防御的一种策略是在胁迫程度较小时通过提高热耗散和光呼吸相对比值(Rp/Pt)来消耗过剩能量,而在胁迫程度较大时可通过增加抑制热耗散和光呼吸的光合有效辐射实现对过剩光能的消耗。  相似文献   
102.
4种文心兰的光合作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科技》2015,(16):166-167
以自主选育品种玉香、金香和引进品种白力士、光华为材料,对其叶片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并通过CI-34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光响应曲线,研究其光合作用。结果表明:玉香的叶绿度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表明其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4个品种的文心兰基本表现出2个类型,相对于白力士和光华而言,玉香和金香具有较高的光补偿点、较低的饱和点和最大光合速率,表明其对光强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较低,也就是对栽培环境的光条件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03.
毕节分布有结实良好、干形通直圆满、抗寒能力强的成片光皮桦林分,可为贵州光皮桦人工造林提供优质种子.因此在毕节采用“五株优势木对比法”,开展了光皮桦优树选择,并应用Fuzzy线性加权变换模型,对桦木优树及苗木进行分级评定,评选出形质特征表现为优的优树3株,具有良好表现的优树22株,一般表现的14株;Ⅰ级桦木苗1个,Ⅱ级桦木苗19个,Ⅲ级苗21个.  相似文献   
104.
105.
为研究花绒寄甲对黄斑性天牛的控制作用以及在林间大规模防治的技术和方法,分别在室内和林间进行了试验。在室内试验中,花绒寄甲成虫和卵分别按比例被释放在含有黄斑性天牛的木段上;林间试验则将花绒寄甲成虫和卵释放在危害较严重的有虫木上。结果表明:在室内试验中,释放花绒寄甲成虫数量与侵入孔数量比例为1∶1时,防治效果为96.4%。在林间试验中,释放花绒寄甲成虫数量与侵入孔数量比例为1∶3时,防治效果为70.7%。花绒寄甲是黄斑性天牛的高效天敌,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都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6.
为深入研究干旱胁迫对山葡萄影响的生理机理和指导干旱地区山葡萄的生产栽培,以左山二的当年生扦插苗为试材.利用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分析技术研究了干旱胁迫下山葡萄幼苗叶片的光系统活性。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F_0上升,F/Fm、PI_ARS及山。降低。JIP—test分析发现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叶绿素荧光诱导动...  相似文献   
107.
为丰富福建葡萄品种资源结构,2014年起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福州综合试验站引进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选育的‘春光’、‘蜜光’、‘宝光’、‘峰光’等4份优良鲜食葡萄品种,对其植物学特性、物候期、果实性状、生长结果习性及抗病性等进行观察,总结其在福建的综合表现。结果表明:4个欧美杂交葡萄品种较现有主栽品种巨峰具有坐果稳定、着色成熟一致、果肉硬脆耐储等优势,适宜在福建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8.
以‘Micro-Tom’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为试材,种子发芽后30d移入人工气候室,分别进行红/蓝光组合(1:1、3:1、5:1、7:1)处理,以白光处理为对照。在番茄果实绿熟期、转色期、成熟期取样,测定果实挥发性物质含量及蛋白组数据。结果表明,在转色期和成熟期,对番茄风味有积极作用的己醛、反式–2–己烯醛、β–紫罗兰酮、牻牛儿丙酮、6–甲基–5–庚烯–2–酮、2–苯乙醇、愈伤木酚的含量在红/蓝光3︰1组合处理中最高,而对风味有消极作用的水杨酸甲酯的含量较低,并且在成熟期为0。进一步分析了红/蓝光3︰1组合处理与对照相比的差异蛋白,在成熟过程中番茄果实共鉴定到12个与挥发性物质产生有关的差异蛋白,其中8个上调表达,4个下调表达。通过对12个差异蛋白进行mRNA水平的验证发现,只有转色期的苯丙酮酸互变异构酶(MIF)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表达不一致,其他11个蛋白在两个水平表达均一致。  相似文献   
109.
本文回顾了近30年针对新疆棉区热量不足.采用“向温要棉”一“密、早、矮、膜”技术路线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局限性,提出了超高产条件下“向光要棉”一构建高光效群体.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0.
为明确不同增稠剂对以矿物油为分散介质的油悬浮体系稳定性的影响,以12.5%丙炔·吡嘧(丙炔噁草酮·吡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为对象,通过流变学和多重光散射方法,研究了有机膨润土、有机高分子和气相二氧化硅3类增稠剂单独使用及有机膨润土和其他两类增稠剂分别搭配使用对可分散油悬浮剂物理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样品的流动特性指数(n)均小于1,为假塑性流体,具有触变性。除有机膨润土和高分子增稠剂Atlox Rheostrux100组合使用时体系更符合Casson方程外,其余样品均更符合Herschel-Bulkley方程。单独使用时,有机膨润土对保证体系稳定的效果相对较好;Atlox Rheostrux 100和Atlox Rheostrux200两种高分子增稠剂的效果差别较大,其中Atlox Rheostrux 100效果更好,这可能是由分子结构差异造成;两种气相二氧化硅类增稠剂由于不能有效形成氢键,效果较差。将有机膨润土和有机高分子增稠剂组合使用时,体系的稳定性有所提升,其中有机膨润土869和Atlox Rheostrux 100组合使用效果更好,体系具有较高的黏度,且具有良好的触变性,物理稳定性优异;有机膨润土869和疏水气相二氧化硅R974组合使用时则效果没有明显的提升。研究表明,流变学和多重光散射两种方法均能较好地表征可分散油悬浮剂的物理稳定性;新型高分子增稠剂和有机膨润土具有协同作用,将二者合理组合添加能大幅提升可分散油悬浮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