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7篇
林业   69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29篇
  36篇
综合类   295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292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恢复系4761及其配组I优4761的耐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高海拔地区自然低温胁迫条件对三系杂稻恢复系4761及其配组组合I优4761的自交结实率的分析,探讨了4761及其配组组合I优4761在扬花授粉期的耐寒特性,讨论了中高海拔地区推广种植耐寒性组合,有利于降低异常低温年份导致水稻减产的风险,从而保证水稻高产稳产,稻农增产增收,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2.
将来自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kurstaki的Bt CRy I A(c) 杀虫基因通过综合质粒载体pBC601,整合到棉花(Gossypium hirsutum)优势内生细菌Bacillus cereus(Bc9002)的染色体上,得到的工程菌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b.)有杀虫活性。此综合质粒含有能在营养期表达Bt cry I A(c) 基因的强启动子,cry I A(c)杀虫基因,四环素抗性标记基因tet^r 8.0kb的EcoR I-Nco I B.cereus染色体片段。将综合质粒通过电击导入B.cereus(Bc9002)中,综合质粒因含B.cereus染色体片段,可与B.cereus染色体发生同源重组,从而将Bt cry I A(c)基因整合到B.cereus的染色体上。通过对转化子的DNA酶切分析,PCR扩增,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ELISA检测,电镜观察,毒力测定。结果表明Bt cry I A(c)基因已经整合到内生细胞Bc9002的染色体上,并可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73.
甘蓝型油菜埃芥二体附加系92I1096附加染色体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细胞学方法,对甘蓝型油菜埃塞俄比亚芥二体附加系92I1096(B.napu-carinata,AACC BⅡ,2n=40)与甘蓝型油菜品种宁油10号(B.napus L.,AACC,2n=38)的杂种F2群体中附加染色体的遗传进行了分析,并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92I1096、埃塞俄比亚芥品种Doddola(B. carinata A.,BBCC,2n=34)、宁油10号和92I1096×宁油10号的F2群体SRAP标记进行了筛选.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杂种植株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39,F2群体单株间体细胞染色体数有2n=38、2n=39、2n=40共3种类型.观察的91个单株中,体细胞染色体数2n=40的有8个单株,占8.79%;2n=39的有24个单株,占24.37%;2n=38的有59个单株,占64.83%.说明附加染色体能够在后代中以单体或二体的方式传递.筛选出2个与该附加系的附加染色体连锁的特异SRAP标记,即me19~em51795 和me24~em56350,可用于检测该附加系的附加染色体.  相似文献   
74.
为进一步阐明鸟类视觉通路的结构特征,试验采用Golgi-Cox法,灌流固定后尼氏体(Nissl bodies)染色和羰花青荧光染料DiI(1,1-’dioctadecyl-3,3,3’,3-t’etramethylindocarbo-cyanine perchlorate)逆向神经标记技术,对雏鸡视顶盖I层的厚度和该层的细胞形态、大小进行了观察研究和数理统计。结果表明,I层细胞多数呈梭形,还有少数呈圆形、椭圆形、锥形、三角形和不规则形状等。I层外侧部较背侧部和腹侧部厚。按照胞体面积大小将细胞分为4类:巨细胞、大细胞、中细胞和小细胞,I层背侧、腹侧和外侧以巨细胞最少,其中背侧、腹侧以小细胞为主,外侧以中细胞数量最多。I细胞具有2~6个主树突,其中有2个主树突的细胞最多(60.7%,n=128)。  相似文献   
75.
本文提出了测定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新方法,此适用于两配体竞争同一金属离子反应。通过测定以下两体系及其它体系的稳定常数进行验证,(1)偶氮胂I与EGTA竞争Mg(Ⅱ)体系,(2)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与EDTA竞争Co(Ⅱ)体系等,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6.
本文描述了一种构建与PCR产物直接连接的克隆载体的方法。以高拷贝克隆载体 pUC118为骨架载体,在 pUC118质粒Ampr 基因的Eam110 5I酶切位点上,以点突变的方式封闭Eam110 5I酶切位点。经转化大肠杆菌JM 10 9证实,该改造过的pUC118质粒,可使宿主细胞具有氨苄抗性,仍可作为氨苄选择标记的克隆载体。将一人工合成的具有两个Eam110 5I酶切位点的互补寡聚核苷酸链(两端具有BamHI接头)插入已封闭Eam110 5I酶切位点的pUC118 载体的BamHI位点,构成新的克隆载体,此质粒命名为pUC118E。该载体经Eam110 5I酶切后,可产生 3 端突出一个T碱基的T -vector,能与PCR产物直接连接。  相似文献   
77.
本研究以pAHCl7、pCD29A质粒为基础,分别构建了玉米泛蛋白(Ubi)启动子调控的纤维素酶基因(BGLI、CBHII)与rd29A启动子调控的DREBlA基因的双价植物表达载体pBDB,pBDC。其植物选择标记基因为乙酰CoA转移酶基因(BAR),该载体适用于单子叶植物的遗传转化。并通过冻融法将重组质粒导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中,为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BGLI,CBHlI和DREBlA基因对单子叶植物的基因工程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非缺血性心脏病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清心肌钙蛋白 I(c Tn I)水平的变化 ,以指导非缺血性心脏病并 CHF的治疗和判断预后。方法 :随机调查 40例非缺血性心脏病并 CHF患者 ,分别于入院第 2天和心衰稳定 5~ 7天各抽血 2 m L,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 c Tn 水平。结果 :CHF组血清 c Tn I水平为 (1.16± 0 .77) 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0 .2 0± 0 .0 8) μg/ L(P<0 .0 0 1) ;CHF组阳性者治疗前 c Tn I水平为 (1.38± 0 .75 ) μg/ L,治疗后 c Tn I水平降低为 (0 .35± 0 .11) μg/ L,P<0 .0 0 1;血清 c Tn I水平随心力衰竭的程度加重而升高 ,血清 c Tn I持续阳性者 ,其预后不佳。结论 :非缺血性心脏病并 CHF患者存在心肌细胞损伤或坏死 ,血清 c Tn I水平是反映非缺血性心脏病并 CHF严重程度的一个可靠指标 ,同时可识别其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79.
柑桔黄龙病的常规PCR及荧光定量PCR检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为柑桔黄龙病的早期诊断和寄主体内病原菌的动态监测提供一种稳定、可靠的检验检疫技术。【方法】利用亚洲韧皮杆菌核糖体蛋白基因rplJ/rplL设计了2对PCR引物CQULA03F/CQULA03R、CQULA04F/CQULA04R和1条TaqMan探针CQULAP1,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常规PCR和TaqMan探针法、SYBR Green I荧光染料法两种荧光定量PCR(共3种)反应体系;确定了3种体系各自的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据此对3种体系进行了比较;从2004年7月到2005年5月还利用常规PCR和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体系完成了对柑桔黄龙病病原菌在寄主体内的周年变化的动态监测。【结果】两种荧光定量PCR方法的灵敏度比常规PCR高出至少2~3个数量级,而TaqMan探针法由于使用了杂交探针,其特异性尤其可靠,另外两种定量PCR较小的产物片段使得它们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加上荧光定量PCR方法本身受污染可能性小、操作简便等固有优势,使得前者更适合于柑桔黄龙病的检测。【结论】本研究建立的2种荧光定量PCR方法可以为柑桔黄龙病的病害早期诊断以及柑桔黄龙病病原菌近缘种的甄别提供准确、灵敏、快速的检验检疫技术。  相似文献   
80.
根据转基因油菜RT73品系转入的外源基因质粒图谱,设计品系鉴定的特异性引物,进行SYBR!Green I实时PCR检测,建立转基因油菜品系鉴定的SYBR Green I实时PCR方法。同时针对油菜FatA基因设计出内源基因。结果表明:应用实时PCR技术,利用SYBR Green I染料能选择性结合双链DNA的特点,可检测到RT73品系特异性靶序列扩增所产生的荧光信号,且通过溶解曲线确定其熔点值为80.2(±0.5)。SYBR Green I实时PCR能通过溶解曲线有效地区分特异性产物、非特异性产物以及引物二聚体,是鉴定转基因油菜RT73品系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