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64篇
农学   112篇
基础科学   98篇
  135篇
综合类   144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性信息素加病毒诱芯技术的风洞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赵博光  杨秀莲 《林业科学》1996,32(2):182-187
性信息素加病毒诱芯技术的风洞试验赵博光,杨秀莲,柯立明(南京林业大学南京210037)关键词自传播技术,性信息素,核型多角体病毒,风洞,大袋蛾Ignoffo将有目的地利用昆虫本身传播昆虫病原生物以控制害虫种群的方法,定义为自传播法或自传播技术[1]。...  相似文献   
22.
林带阻力与透风系数关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廷曜  金昌杰 《林业科学》1992,28(6):486-492
利用多年的疏透度、透风系数的野外观测和风洞试验资料,给出了立体结构林带和平面结构模型林带疏透度和透风系数的关系式分别为α=β~(0.4)及α=β~(0.95)。利用台式天平测定了7种风洞模型林带的阻力,以透风系数表示林带结构,阻力为C_α=16.3(1-α)~(0.55),以疏透度表示林带结构,阻力系数为C_β=14.0。  相似文献   
23.
为了适应厂家的需要,设计了小型单板干燥机。特别注重对大门、材车的特殊设计以保证干燥机的保温、密闭及单板在干燥过程中的平整。实践表明,采用该单板干燥机,与原有的设备相比,提高装载量1倍,干燥周期缩短近1/3。  相似文献   
24.
木材干燥工艺温度控制系统目前多采用传统的PID控制方法.本文介绍了模糊控制在木材干燥工艺中的应用.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方法比传统的PID控制系统精度高、速度快,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
分析了我国当前木材干燥生产中常规干燥室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干燥室的改进措施,提出了合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6.
研究不同时期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根内球囊菌(Glomus intraradices,GI)对大棚土壤栽培黄瓜植株生长、产量及营
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不同时期接种GI 对其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与不接菌的对照相比,播种时接菌和移栽时接菌处理使黄瓜的单株产量分别提高54%、34%;播种时接菌处理的黄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显著提高了14.7%~17.7%;播种时接菌和移栽时接菌的黄瓜硝酸盐含量较对照分别下降了9.4% 和15.0%,总糖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9% 和7.1%;移栽时接菌处理的黄瓜粗蛋白含量比对照提高了4.6%;播种时接菌和移栽时接菌显著提高了黄瓜VC 含量。表明接种GI 对黄瓜生长和产量品质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研究库布齐沙漠中段沙区光伏阵列扰动下地表形态变化规律及其与风环境的关系,为科学制定沙区光伏电站次生风沙危害防治技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运用风洞试验方法,分析光伏阵列与风向之间夹角为0°,45°,90°,135°和180°时光伏阵列地表蚀积空间分布规律和地表形态剖面特征。[结果] 夹角为±90°时,迎风侧前两排电板区域地表蚀积变化表现为风蚀以中度和重度为主,堆积以轻度为主。第3—5排电板区域在前两排电板的遮蔽作用下风沙活动强度大幅降低。夹角为±45°时所有电板区域蚀积变化规律较为相似;45°时蚀积变化表现为风蚀以中度和重度为主,堆积以中度和轻度为主,小范围出现重度堆积现象;-45°时风蚀和堆积均表现为以轻度和中度为主。以8 m/s风速条件为例,不同夹角条件光伏阵列地表蚀积强度表现为:45°>90°>-45°>-90°>0°。夹角为0°时最小,蚀积变化极差仅为1.265 cm。夹角为45°时最大,蚀积变化极差可达5.429 cm。夹角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风况条件下,夹角为正值相较负值时光伏阵列地表风沙活动更为强烈。夹角为45°时蚀积强度是夹角为-45°时的1.566倍,夹角为90°时则是夹角为-90°时的1.269倍。[结论] 沙区光伏阵列次生风沙危害的防治技术方案设计应充分考虑区域主害风向条件。  相似文献   
28.
针对风洞6自由度并联支撑机器人,利用单支链D-H参数方法和摄动法建立了其运动误差模型,编写了误差模型仿真程序。根据风洞实验所需的6种典型运动模式,分析了不同模式下并联支撑机器人输出运动位姿的误差,得到了典型运动模式的误差变化规律。在风洞并联支撑机器人的构件设计和装配过程进行了针对性的误差控制,使设计和制造的并联支撑机器人精度达到了风洞实验的要求,并通过在风洞实验中嵌入与运动误差仿真类似的误差估算程序,再对风洞实验中被试模型的位姿误差进行补偿,实验证明这种方法提高了风洞实验数据的精度。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大棚番茄与大蒜(青蒜)连续套种3年对作物的生物效应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方法】2010-08-2011-07,在塑料大棚内以番茄单作为对照,设番茄套作大蒜和番茄套作青蒜2个处理,在秋茬番茄行间套种大蒜或青蒜,大蒜(青蒜)生长持续到春季,此时定植春茬番茄,分析比较不同模式连续种植第3年时的作物生物效应和土壤养分含量。【结果】与番茄单作相比,套蒜处理对秋茬番茄生长和产量有一定促进作用,并能显著提高其主要品质指标,但套蒜处理对春茬番茄生长和产量有显著的竞争性抑制作用。套作大蒜和青蒜对番茄根结线虫有一定抑制作用,其防病效果在秋茬番茄上分别为54.9%和60.0%,在春茬番茄上分别为34.3%和39.4%。套蒜处理可明显提高秋茬和春茬番茄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但对土壤速效钾含量影响效果不同。不同套作模式的年产值不同,套作大蒜和青蒜处理分别较番茄单作增值11.0%和11.9%。【结论】连续套蒜可消减大棚番茄根结线虫病,提高年产值。  相似文献   
30.
数值风洞模拟要想获得理想的计算精度,依赖计算人员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具体操作中对各种重要因素的选择.针对这个问题,本文采用一个CUBE建筑模型的风洞试验的试验结果作为比较标准,比较了各种不同条件下的建筑数值风洞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着重分析了网格划分、计算区域、湍流模型和对流项的差分格式等因素对建筑数值风洞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各种影响因素中,计算区域的影响相对较小,而网格划分、湍流模型的影响相对较大.最后给出如何对上述各种因素作出合理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