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0篇
林业   23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32篇
  81篇
综合类   156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不同温度处理对红芸豆蛋白热稳定性及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究加热过程中红芸豆分离蛋白(Red Kidney Bean Protein Isolate, KPI)溶解特性和结构特性变化及评估不同温度(50~95 ℃)处理对KPI溶液热聚集特性的影响。该研究以不同温度处理KPI溶液为研究对象,采用热力学和光谱学对其热聚集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处理温度升高,红芸豆蛋白溶解度呈先升后降趋势,70 ℃时蛋白溶解度达到最高值82.68%,温度升高至95℃时,溶解度下降至65.63%;电泳结果显示,90 ℃处理蛋白上清液电泳图谱中出现一条分子量约为135 kDa的新条带。随温度升高,总巯基数量则呈下降趋势,游离巯基呈先升后降趋势。随温度上升,加热造成蛋白α-螺旋结构占比呈下降趋势,不规则结构占比呈上升趋势,β-折叠和β-转角变化幅度不大,而KPI内源荧光的最大发射波长呈红移趋势。研究结果为实践生产热处理过程中红芸豆蛋白结构和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和红芸豆食品热加工工艺优化和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2.
The increased prevalence of smaller-bodied species under warmer conditions (community downsizing) is hypothesized as an ecologically critical consequence of climate change, leading to changes in trophic transfer efficiency, and rates of nutrient and energy flux within ecosystems. This study used 100 intact peat-soil mescosms to measure changes in belowground biodiversity under three manipulated climate variables: elevated temperature, elevated CO2, and altered water table. Changes in species richness, abundance,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body size spectra were u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climate change factors led to community downsizing, and elucidate any underlying mechanisms. Warming was the primary driver of compositional shifts in belowground fauna communities with the strongest effect among the smaller-bodied, non-sexually reproducing species. Increases in abundance driven by enhanced reproduction in small-bodied species rather than an increased extinction-rate among large-bodied predators was the basis of the observed downsizing. The overall consequences of warming-induced changes in belowground systems on ecosystem function are still unclear. However, as body size is intricately linked to metabolism, observed community downsizing suggests reductions in food web trophic transfer efficiency with consequences for nutrient and energy dynamics in belowground systems.  相似文献   
103.
王宏军  蒋红  张玲  朱诗语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289-19289,19385
[目的]建立贵州产五味子(GuizhouFructus Schizandrae)的紫外线组图谱,确定其归属。[方法]将贵州五味子及南五味子(Fructus Schisandrea Sphenantherae)和北五味子(Fructus Schisandrea Chinensis)对照药材分别用石油醚、氯仿、甲醇和水为溶剂,进行超声波提取,提取物进行紫外光谱测定。[结果]3种药材均具有很好的光谱特征,根据其紫外谱线组图谱可以鉴别南、北五味子,且贵州五味子的紫外谱线组图谱与南五味子对照药材更相近。[结论]该研究中的五味子可能属南五味子属。  相似文献   
104.
基于叶绿素荧光光谱分析的光能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为研究对象,利用叶绿素荧光光谱对水稻叶片的光能利用效率进行分析。研究中,采集水稻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光谱,同步测定净光合速率和光合有效辐射,并进行光能利用效率的计算。以红光区F685和远红光区F732为光谱特征参数的分析显示,F685、F732及参数组合F685/F732与光能利用效率显著线性相关,因此分别以F685、F732和以F685/F732为模型输入建立了光能利用效率预测模型并进行对比,发现基于F685/F732的预测模型精度更高。由于CO2的同化过程受气孔导度的影响,而叶片温度是气孔导度的信号,且光能利用效率受叶片温度影响显著,为提高模型预测精度,也将叶片温度作为模型输入,建立了基于F685/F732和叶片温度的光能利用效率预测模型,决定系数为0.885。  相似文献   
105.
为了对辣椒品种识别、生产及产量监测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手段,分析了4个辣椒品种盛果期冠层反射光谱数据的差异及其与叶片全氮、叶片 SPAD 和地上干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盛果期的可见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冠层光谱反射率能容易地区别4个辣椒品种;叶片全氮含量敏感波段8819线椒为753 nm,黔春201为698 nm 和764 nm,日本三樱椒为494 nm,遵义朝天椒为767 nm;叶片 SPAD 敏感波段8819线椒为720 nm,黔春201为726 nm,日本三樱椒为548 nm,遵义朝天椒为718 nm;地上干生物量的敏感波段8819线椒为728 nm 和1345 nm,黔春201为727 nm 和1145nm,日本三樱椒为690 nm,遵义朝天椒为767 nm。  相似文献   
106.
卟啉类试剂质子化常数的测定对于研究其显色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用光度法测得两种四苯基卟啉衍生物的表观质子化常数,探讨了取代基的电子效应与空间位阻效应对表观质子化常数的影响。取代基三氟甲基的间位引入降低了两种四苯基卟啉衍生物的表观质子化常数,与四苯基卟啉相比其显色灵敏度稍微降低,但增强了其空间位阻效应,在显色研究中有望提高其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7.
热处理过程中杉木压缩木材的材色及红外光谱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为了探讨热处理过程中杉木压缩木材的材色变化规律 ,以及材色和木材化学主成分变化之间的关系 ,该研究测定了空气介质和真空中热处理杉木压缩木材 (热处理温度范围 140~ 2 2 0℃ ,时间范围 0~ 36h)的明度 (L )、色差 (ΔE )以及红外光谱 .同时测定了杉木压缩木材的回复率 ,无压缩对照试材的重量损失率和抗收缩率 .该研究的结论为 :①在相同条件下 ,随着热处理时间延长 ,木材明度减小 ,色差增大 ;空气介质中热处理和真空中热处理相比 ,在处理温度和时间相同的情况下 ,前一种方法处理后的木材明度更小 ,色差更大 .②就热处理过程中木材明度、色差与回复率之间的关系而言 ,两种热处理方式之间的差异不大 ;热处理中木材变定的固定程度与木材颜色的变化程度有关 .③就热处理过程中杉木压缩木材的明度、色差与对照试材的重量损失率、抗收缩率之间的关系而言 ,重量损失率或抗收缩率越大 ,对应的杉木压缩木材的明度越小 ,色差越大 .④红外吸收光谱表明 ,在热处理过程中波数在 1743,16 6 0和 16 0 5cm-1附近的羰基 (C =O)峰的变化趋势最为明显 ,说明在热处理固定杉木压缩木材的过程中 ,至少半纤维素 ,甚至木素发生了化学变化 .  相似文献   
108.
用sdgIBM1的组态混合波函数和玻色子表面δ相互作用研究三玻色子核的能谱,理论计算结果令人满意,能拟合比sdgIBM1多得多的能级,误差还更小,说明g玻色子起着重要的作用,进一步证明这种模型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在利用紫外光谱法对橄榄品种鉴定的基础上,对泸州合江产的橄榄酒进行了紫外-可见光谱法分析,希望能够有效鉴定所分析的橄榄酒,进而对其质量进行评价,从而为泸州橄榄酒的质量控制奠定基础。[方法]以自制橄榄酒和青果无水乙醇、丙酮提取液的紫外光谱为对比,采用无水乙醇作溶剂,分别把3种橄榄酒适当稀释并且定容,用紫外光谱法分别在波长为190~1000 nm和190~400nm范围测定。[结果]自制橄榄酒和3种橄榄酒紫外、可见吸收峰的数目、形状、强度和位置有所不同。[结论]利用紫外光谱法可准确鉴别3种橄榄酒。  相似文献   
110.
记录并研究了来自中国黄土高原的4个根瘤菌新种群的中心菌株和代表菌株的菌体红外光谱,发现它们有羰基型和非羰基型两种光谱类型,二者可以根据有无1725cm ̄(-1)带而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