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55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9篇
  45篇
综合类   419篇
农作物   5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Ultrastructure of the hydrophobic gastric surfactant barrier in the do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S: To confirm the hydrophobicity of the luminal surface of the canine stomach and to elucidate the ultrastructure of the lining imparting that property. DESIGN AND PROCEDURES: Gastric and duodenal mucosal samples from eight dogs were collected immediately after euthanasia and subjected to contact angle measurement using a goniometer. Other samples were examined by electron microscopy following a fixation procedure known to preserve phospholipids and oligolamellar structures. RESULTS: Contact angles for the canine gastric mucosal surface (85.1 +/- 5.5)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P < 0.0001) than for the duodenum (24.0 +/- 1.7). Electron microscopy revealed the existence of surfactant as abundant osmiophilic phospholipid material within the gastric and duodenal mucosae. CONCLUSION: We have confirmed the hydrophobic nature of the canine gastric mucosa whereas the luminal surface of the duodenum is hydrophilic. We propose that the water-repellent nature of the canine gastric lining contributes to the 'gastric mucosal barrier' and is imparted by an oligolamellar layer of surface-active phospholipid ('gastric surfactant') adsorbed to the surface. Both gastric and duodenal mucosae may also utilise phospholipids as an intercellular defense mechanism in the event that tight junctions are breached by acid. It is tempting to speculate that a deficiency of gastric phospholipids may predispose dogs to ulcers. Further, exogenous administration of phospholipids may be useful in preventing gastric ulceration.  相似文献   
62.
太白洋参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太白洋参中的脂肪酸、有机酸及15种化学元素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太白洋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的76.82%,且主要由亚麻酸、亚油酸和油酸组成;太白洋参中富含酒石酸、苹果酸、乙酸和柠檬酸4种有机酸及Mg,Ca,Fe,Zn,P5种化学元素,这些化学成分在人体生命运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3.
憎水性红曲黄色素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乙酐处理水溶性红曲黄色素,得到了憎水性红曲黄色素,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90nm.由FTIR测定结果推测,在反应中可能产生酮与酸酐的缩合反应.反应后的红曲黄色素可以溶于多种较低极性的溶剂.在加热过程中,添加Al^3 的色素溶液稳定性较差,添加Sn^2 或Mg^2 的色素溶液比较稳定,而添加Fe^3 或Ca^2 后,色素溶液光密度则略有上升,色素溶液光密度随光照或水浴加热时间延长而呈接近线性下降.  相似文献   
64.
忍冬花蕾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硅胶柱层析、反相硅胶(ODS)柱层析,从忍冬花蕾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对照及波谱分析,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环烯醚萜苷类:马钱子素(1), 獐牙菜苷(2),7-epi-vogeloside (3),7-epi-loganin(4),secoxyloganin(5);有机酸类:咖啡酸(6),对 -羟基苯甲酸(7);植物甾醇类:β-谷甾醇(8),胡萝卜苷(9).化合物4、5、6、7为首次从忍冬花蕾中分离得到.经初步药理实验,发现化合物1、4、5具有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65.
为了研究7种黄檀属(Dalbergia L.)植物心材的挥发性成分及其抗菌活性,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檀属植物心材的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采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挥发性成分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两粤黄檀检出9种成分,占总含量的98.93%;斜叶黄檀检出6种成分,占总含量的91.80%;交趾黄檀检出13种成分,占总含量的86.23%;海南黄檀检出9种成分,占总含量的94.86%;降香黄檀检出8种成分,占总含量的97.38%;东京黄檀检出8种成分,占总含量的97.72%;白沙黄檀检出23种成分,占总含量的79.45%。两粤黄檀和斜叶黄檀相对百分含量最大的成分为榄香素,分别为83.38%和73.03%;交趾黄檀中相对百分含量最大的成分为美迪紫檀素,为27.72%;海南黄檀中相对百分含量最大的成分为亚油酸,为42.80%;降香黄檀和东京黄檀中相对百分含量最大的成分为(7R,10S)-2,6,10-三甲基-7,10-环氧-2,11-十二碳-6-醇及其同分异构体,二者之和分别为60.37%和53.23%;白沙黄檀中已鉴定出且相对百分含量较大的成分为榄香素,为7.81%。黄檀属植物心材挥发性成分主要有苯丙素类、倍半萜类、黄酮类、脂肪酸类和甾体等,黄檀属植物心材的挥发性成分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部分挥发油对不同的农业病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为黄檀属植物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6.
瑞香狼毒化学成分与杀虫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宁 《青海农林科技》2005,(3):23-24,27
瑞香狼毒为传统农药,主要含有二萜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及黄酮类化学成分。二萜及双黄酮具有较强的杀虫活性。本文对瑞香狼毒的化学成分与杀虫活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7.
杭白菊生物活性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沈伟桥  孙海燕  汪俏梅  马绍利 《茶叶》2006,32(3):141-144
杭白菊含有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绿原酸、维生素、氨基酸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保护心血管、降血脂、降血糖、抗菌等功能,因而近年来引起了人们对其生物活性物质、药理作用等方面的广泛研究。本文对杭白菊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8.
本研究旨在揭示山核桃水溶性成分的神经营养活性及活性因子。利用脱脂山核桃水溶性提取物处理SH-SY5Y细胞,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突触生长,用qPCR检测相关基因表达,使用HPLC 及LC-MS对山核桃水溶性成分神经营养活性因子进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山核桃的水溶性成分能够显著促进SH-SY5Y细胞的突触生长,并可以显著上调SH-SY5Y细胞NF160 基因的表达。HPLC及LCMS检测结果发现其水溶性成分主要组成为胞苷、尿苷、鸟苷、腺嘌呤、腺苷等。由此可知,山核桃水溶性成分通过上调NF160基因表达具有神经营养活性。  相似文献   
69.
研究了不同氮钾配比对吉林省蛟河晒红烟质体色素、碳氮代谢及化学成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烟叶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升高。在施氮量为90kg/hm 2、氮钾比为1∶2时,生长后期烟叶叶绿素和类胡萝卜含量仍然处于较高水平,阻碍烟叶碳氮正常代谢,不利于烟叶落黄成熟;而施氮量为75kg/hm 2、氮钾比为1∶3的处理碳氮代谢协调。从调制后烟叶化学成分来说,随着施氮量增加,含氮化合物含量增加,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随着施钾量增加,调制后烟叶钾含量明显升高。因此,在保证氮肥供应充足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植烟土壤钾肥比例,有利于提高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70.
对1株具有抗芒果炭疽病菌活性的海口湾海泥来源放线菌Streptomyces sp.HNWSW-49发酵液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以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从来源于海口湾海泥的放线菌Streptomyces sp.HNWSW-49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7个含氮化合物,分别为:环-(苯丙-丙)二肽(1),环-(亮-甘)二肽(2),环-(苯丙-缬)二肽(3),环-(羟脯-苯丙)二肽(4),N-(2-苯基)乙酰胺(5),β-腺苷(6),和2-哌啶酮(7)。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放线菌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6为首次从微生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