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8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154篇
林业   34篇
农学   77篇
基础科学   39篇
  67篇
综合类   642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351篇
畜牧兽医   1044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3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81.
赤眼蜂在林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眼蜂属是分布广泛的昆虫卵寄生蜂,三十年来吉林省坚持应用赤眼蜂防治落叶松毛虫,分月扇舟蛾等,防治效果在60%~70%。本文介绍了吉林省分布的9种赤眼蜂和18种常见林木害虫寄生的赤眼蜂种型。  相似文献   
82.
枣镰翅小卷蛾性诱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陕北清涧县张家畔枣林内,进行枣镰翅小卷蛾性诱试验。发现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高,是一理想的测报手段。试验得出诱捕器布设间距以25m 为宜,悬挂高度不应低于2m,诱捕器口径以20cm 较好。第二代卵孵化盛期为8月8日至15日,此时也是进行化学农药和生物制剂防治的大好时机。  相似文献   
83.
主要探讨了连续温度及波动温度对中华稻蝗卵维持和消除滞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低温处理的中华稻蝗卵,在20、25℃的温度条件下,62%左右的卵进入了滞育,而在30℃的温度条件下,虽然累计孵化率达74%,但孵化断断续续很不整齐;低温对中华稻蝗卵滞育的消除效果明显,消除滞育的低温处理期间需40 d以上;从低温转移到高温条件后,高温有降低中华稻蝗卵滞育强度、促进中华稻蝗卵滞育消除的作用;8、2 5℃交替温度处理,中华稻蝗卵滞育的强度出现可逆变化,这种可逆性变化,对于卵块维持滞育、抑制秋季或冬季的发育、保证越冬卵的安全越冬具有重要的适应意义.  相似文献   
84.
利用来自不同地域的淡紫拟青霉的13个菌株,分别用其孢子液处理南方根结线虫分散卵粒、菌丝处理分散卵粒、孢子液处理卵囊以评价淡紫拟青霉对南方根结线虫的寄生性。在被试所有菌株中,同一菌株三种不同方法对根结线虫卵的寄生率相比,孢子液处理卵囊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处理。不同菌株对南方根结线虫卵的寄生率有很大的差异。三种处理方法结果显示618号菌株寄生率均为最高。菌株对卵的寄生率与菌株地理来源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5.
方惠兰  童普元 《林业科学》1995,31(3):233-238
1986-1990年的研究得知:松毛虫赤眼蜂在浙江于3月下旬开始活动,10月上旬至11月陆续以蛹在马尾松毛虫、云南松毛虫等虫卵中越冬在林中常年都可见到该蜂的活动,其种群数量出现的高峰期与松毛虫卵期相一致,林中昆虫卵的多少、蜜源植物的有无、温度的高低、是影响松毛虫赤眼蜂林间种群消长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86.
饲料因素对鸡蛋风味的影响及其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产品供应日益充裕,人们对畜产品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其安全性、营养性及风味等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形成鸡蛋风味的前体物质、影响鸡蛋风味的饲料因素及改善鸡蛋风味的措施,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鸡蛋是最好的动物源蛋白之一,其蛋白中的卵黏蛋白(3.5%)对浓蛋白凝胶性、哈夫单位起主要作用,鸡蛋中卵黏蛋白含量及存在形式是影响鸡蛋蛋白品质的主要因素,从而影响鸡蛋的可接受性。本文简要综述了卵黏蛋白的结构组成、理化性质、在浓蛋白液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以及营养调控途径,为调控鸡蛋蛋白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采用单因子实验设计,将饲粮粗蛋白质设为3个水平,分别为18%、20%、22%,将鹌鹑分为6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鹌鹑,实验阶段为33~40周龄,研究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对产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第2组鹌鹑的产蛋量显著高于第1、3组(P<0.05),产蛋率显著高于第1、3组(P<0.05),第3组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第1、2组(P<0.05);第2组的料蛋比显著低于第1、3组(P<0.01).说明饲料蛋白质水平为20%时,产蛋性能是最佳的,提高蛋白质水平并没有促进鹌鹑的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89.
《Veterinary parasitology》2015,207(3-4):346-349
Resistance to currently available anthelmintics is a serious phenomenon which is prevalent globally. Cyathostomins are one of the major parasites, and are of primary concern in donkeys. There have been reports of emerging resistance to pyrantel, but the status of pyrantel resistance in donkey populations in the UK is largely unknown. This report investigates pyrantel resistance in two geographically isolated donkey herds in the South West of England. The first herd had suspected pyrantel resistance, with already established resistance to other anthelmintics. In the second herd the efficacy of pyrantel was not suspected at the time the study took place. Faecal Egg Count Reduction Test (FECRT) was carried out, revealing large scale resistance. Eighty one percent of the first herd and 73% of the second herd had a FEC of less than 95% after treatment, and anthelmintic resistance was confirmed using the World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Veterinary Parasitology guidelines.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anthelmintic resistance to pyrantel exists in both tested donkey populations and illustrate the continuing development of resistance through different classes of chemotherapeutics.  相似文献   
90.
《Veterinary parasitology》2015,207(3-4):342-345
Faecal egg counts (FECs) are used for detecting and quantifying nematode infections and are the basis for determining drug efficacy and anthelmintic resistance in faecal egg count reduction tests (FECRTs). Currently, several FEC techniques are available for detecting and quantifying eggs of sheep nematodes. A comparison of the egg counts from the FECPAK (with a minimum detection limit of 30 eggs per gram (epg)) and Mini-FLOTAC (with a minimum detection limit of 5 epg) showed better diagnostic performance with Mini-FLOTAC in terms of measurement error (level of over- or under-estimation of FEC) and precision (variability in FEC). A tendency to under-estimate FEC was observed with the FECPAK particularly at egg densities of less than 500 epg. It is concluded that Mini-FLOTAC is a reliable diagnostic tool offering reduced measurement error and a higher level of preci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