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5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30篇
林业   136篇
农学   116篇
基础科学   64篇
  235篇
综合类   590篇
农作物   61篇
水产渔业   84篇
畜牧兽医   63篇
园艺   194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播种基质与催芽方法对迎红杜鹃出苗率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迎红杜鹃种子为材料,采用双因素4次重复随机排列试验设计进行了不同播种基质和不同催芽方法对播种出苗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与不同催芽方法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迎红杜鹃播种出苗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以播种基质为腐殖土与沙混合,比例为2∶1,上面再铺一层1 cm厚粉碎的旱苔藓,催芽方法为播种前10d混湿沙,种沙比为1∶6,置于温室或小拱棚内摊开,每天翻动2次并适时喷水这个组合出苗率最高.  相似文献   
92.
有机栽培基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艳伟  吴景贵 《北方园艺》2011,(10):172-176
对有机栽培基质的材料、基质的养分配方,不同基质配方对作物育苗、生长发育及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基质的消毒等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提出了有机栽培基质存在着关键技术不达标、易二次污染和缺少专用栽培基质等问题,展望了有机基质栽培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3.
应用滇池淤泥作为基质种植一串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以土壤作对照,研究滇池淤泥和蛭石不同体积配比对一串红生长和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在促进一串红株高、株冠、花串生长和花期等方面差异较明显,使用纯滇池淤泥种植一串红的长势和开花状况最佳,其它不同淤泥与蛭石配比种植一串红的生长和开花状况都要比单独用淤泥种植的效果差。其长势和开花状况分别为淤泥∶蛭石=4∶0>淤泥∶蛭石=2∶1>淤泥∶蛭石=1∶1>淤泥∶蛭石=1∶3>土壤,单独用土壤种植的一串红其生长和开花状况比其它所有处理差。因此,可以直接应用滇池淤泥种植一串红等花卉。  相似文献   
94.
不同基质配方对辣椒穴盘育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室条件下,以泥炭土和珍珠岩为主要原料,按照不同的比例配合,对不同基质配方对辣椒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辣椒幼苗在珍珠岩含量为25%的复合基质(泥炭土:珍珠岩=3:1)中表现最好,幼苗生长简单指标和复合指标均高于用其它3种配方;珍珠岩含量为50%的复合基质(泥炭土:珍珠岩=1:1)对辣椒幼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综合分析表明,泥炭土与珍珠岩按照3:1配比作为辣椒穴盘育苗基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5.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网纹甜瓜干物质分配和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研究了4种氮素形态配比(NO3--N∶NH4 -N分别为100∶0,75∶25,50∶50和25∶75)对基质栽培网纹甜瓜(品种为“春丽”和“蜜玲珑”)干物质积累和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影响了植株各器官干重占全株干重的百分比。随氮素形态中氨态氮比例的增加,叶片中硝酸还原酶、硝酸盐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而游离氨基酸含量则在NO3--N∶NH4 -N为50∶50的处理中最高。  相似文献   
96.
循环式海绵基质培是根据世界无土栽培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具体国情进行试验设计、研制而成的新型无土栽培设备.其主要特点是1)基质用量少,成本低;2)供排液分开,避免根际病害传播;3)配套营养液生物过滤装置,提高系统安全稳定性;4)营养液供给自动控制.循环式海绵基质培由贮液池、农用海绵基质(黑白双色膜包被)、双层槽式集液系统、营养液滴灌系统及自控设备、营养液生物过滤系统等组成.循环式海绵基质培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一年量达10000 kg以上,亩产值1.5万元以上,适合农业示范园区内的大型温室应用.  相似文献   
97.
固定化纤维素酶催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固定化纤维素酶反应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席勒模数、产物竞争性抑制、体系宏观底物浓度等因素对球形载体内部底物分布的影响,并讨论了各因素对固定化纤维素酶效率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席勒模数增大使载体内底物浓度降低,效率因子减小;产物竞争性抑制增大使载体内底物浓度升高,对效率因子的影响与席勒模数和体系宏观底物浓度有关,共存的产物竞争性抑制和内扩散限制之间存在相互减弱对方影响的效应;体系宏观底物浓度增大使载体内底物浓度升高,效率因子增大,可以减弱席勒模数与产物竞争性抑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oil contamination on the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soil microbiota entails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a mixture of hydrocarbons at the community level in a complex environmental matrix. One approach to this difficult problem is to ally a community-level fingerprinting approach with bioassays that have a physiological or functional implication. Two contrasting refined oils (paraffin and motor oil) were used to contaminate soil microcosms, and a simulated bioremediation treatment with nutrient-addition was applied. The indigenous microorganisms were monitored over 103 d using complementary community-level techniques (carbon source physiological profiling using Biolog® microplates, and phospholipid fatty acid (PLFA) profiling). Changes in the toxicity of the applied oils were monitored using luminescent bacterial bioassays, including Vibrio fischeri and a hydrocarbon-degrading Pseudomonas putida strain. Distinct shifts in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 source utilization profiles were observed as a result of oil contamination. There was some evidence that bioremediated soils were returning to control values by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This was supported by the bioassay results which showed an initial increase in toxicity as a result of the oil addition which had then decreased by the conclusion of the experiment. The two oils exhibited markedly different toxicity towards the bioassay organisms, with species-specific differences in response. This oil-specific difference was also found in the PLFA profiles which showed the two oil types selected different microbial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99.
温室有机土栽培番茄营养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以腐熟玉米秸、麦秸、菇渣或锯末等农产废弃物及有机肥为有机化栽培的有机原料,添加土壤后配成有机土进行了番茄栽培试验,研究了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特性。结果表明,不同配方下番茄对氮磷钾的单株吸收量、养分利用率以及养分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配不同。全生育期N∶P2O5∶K2O=1∶0.194~0.375∶0.903~1.412。根据番茄产量计算出每生产100kg番茄果实的养分需要量为:N136.7~201.4g,P2O539.9~60.0g,K2O156.7~235.7g。综合不同有机土配比对番茄养分利用率、产量品质的影响,以大粪干+玉米秸+锯沫或菇渣(1∶2∶1)的配方较好。  相似文献   
100.
基质配比对野生花卉状元红扦插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不同插穗基质对状元红[Clerodendrum japonicum(Thunb.)Sweet]扦插生长的影响,采用黄泥和腐殖质混合配比对野生花卉状元红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7种不同基质的扦插苗生根率、生根个数、根长、新梢长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高比例腐殖质混合基质扦插苗生根效果最佳,黄泥∶腐殖质=1∶3(V∶V)的混合基质最适合状元红插穗的生长,因此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