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2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99篇
林业   131篇
农学   146篇
基础科学   520篇
  239篇
综合类   738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86篇
畜牧兽医   83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5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旅游与文化具有共同的融合基因,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与融合路径是指导两者融合的重要理论基础。从产业融合的推力、拉力、支持力和阻力四个层面构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动力模型,并依照旅游和文化双方经营主体在跨界资源重组中的角色与融合深度,提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四种路径:整合融合、吸纳融合、渗透融合和重组融合。  相似文献   
12.
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滚筒长度限制了其脱粒分离能力,仅被应用于中小型联合收割机。为研究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脱粒滚筒转速、喂入量、脱粒间隙等因素对脱粒分离性能的影响,优化装置结构,利用概率学理论建立了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的未脱净率和夹带损失率数学模型。对模型正确性验证试验表明,模型对未脱净率的预测相对误差为8.23%,对夹带损失率的预测相对误差为2.90%。仿真分析和试验表明,该模型可反映籽粒轴向分布和脱粒滚筒转速、喂入量、脱粒间隙等参数对脱粒分离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讨论粘性Cahn-Hilliard方程的高精度线性化差分方法.利用降阶法对粘性Cahn-Hilliard方程建立三层线性化紧差分格式.用离散能量分析法证明差分格式的唯一可解性及在L_∞-范数下的收敛性,其收敛阶为时间方向二阶、空间方向四阶.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差分格式的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开发一种适应于以固态水溶肥为原料的自动施肥系统,测试分析自动施肥系统性能。方法 主控机采用ARM9电路控制模块可实现对轮灌编组、预搅拌时长、施肥开始与结束时间、施肥持续时长、施肥量等参数的设置;选择以蠕动泵为注肥装置,通过变频器控制注肥泵电机功率的方式控制注肥速率,控制施肥量。对装置核心部件搅拌器额定功率、计量方式、溶肥搅拌参数、排肥速度及固液相比例等主要参数等进行设计与测试。结果 电感脉冲计量方式标准误差最大值1.26%,误差小、性价比好,确定其为本装置采用的计量方式;搅拌器以1.5 Kw额定功率、38 r/min转速搅拌、肥液浓度在1.1~1.3 g/mL、预搅拌时间30 min时,罐内各液位输出肥液浓度值差异不显著(P< 0.05),达到对肥料浓度均匀性的设计要求。结论 将施肥开始前的预搅拌时间设为30 min、搅拌转速设为38 r/min、肥液浓度不高于1.3 g/mL,输出肥液浓度有较好的均匀性,实现精准施肥。  相似文献   
15.
北京农科城驱动产业融合发展实践与成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融合是产业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新范式,本文作者基于产业融合理论,构建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驱动模型,并以北京农科城驱动产业融合发展实践为例,剖析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与成效。研究发现北京农科城建设有效驱动了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具体实践具有代表性,对我国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Groundnut rosette virus disease (GRVD) is the major constraint to groundnut (Arachis hypogaea) production in Uganda. It is principally transmitted by the groundnut aphid (Aphis craccivora Koch). The disease is known to cause total crop failure in cases where susceptible varieties are used. During any particular season, GRVD displays variations in incidence and severity in different agro-ecologies within the country, but the reasons for the varying disease patterns remain unclear. This study was aimed at establishing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occurrence of GRVD in Uganda. Trials were established for three seasons in four groundnut growing locations situated in different agro-ecologies in Uganda. Four groundnut genotypes were used as treatments in a 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 design with four replications. Disease progress and aphid populations were assessed at 4, 8 and 12 weeks after planting. Data on environmental factors; particularly rainfall, temperature and wind speed were obtained from standard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located at/near the study sites. Soil samples and yield data were also obtained in each season.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disease incidence; severity and groundnut yields we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season, location and genotype. The same applied to their three way interactions. Levels of disease infection were found to be majorly influenced by rainfall and wind speed. Disease incidence and severity were generally higher in conditions with less rainfall and low wind speeds. The Pearson's two tailed correlation between total rainfall and disease incidence for all trial sites was negative and highly significant (r = −0.280, P ≤ 0.01). The same was true for wind speed and disease incidence (r = −0.476, P ≤ 0.01). However, there was no conclusive trend between temperature and disease incidence with the Pearson's two tailed correlation showing significantly positive and negative trends depending on location.  相似文献   
17.
江彬  左停 《湖北农业科学》2016,(17):4612-4618
通过对湖南省新化县和陕西省柞水县的实地调查,探讨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对接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探究其问题的原因及影响,从而提出相关建议。研究主要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问卷调查、访谈法、参与式农村评估法、观察法等方法进行实地数据的收集。对两项政策的定位问题在功能方面、目标人群方面与信息方面进行梳理与探讨,分析其主要作用,剖析两项政策衔接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存在问题,从而为两项政策最终实现实质性对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砂光机导向辊动态性能的临界转速分别进行传统计算和有限元分析验证,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别以及产生误差的原因,从而对导向辊的设计及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提高赛马竞技成绩的有益微生物,试验比较现役纯血速度赛马粪便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丰度差异。选择休赛一周的现役纯血马9匹,按比赛成绩分为A(16.8 m/s)、B(16.4 m/s)、C(16.3 m/s)3组。收集新鲜粪便样本,提取粪便样本菌群DNA,对微生物16S rDNA的V3~V4区序列Illumina测序。结果表明,A组与C组粪便微生物菌群之间在纲、种的分类菌群数上差异显著(P<0.05)。LDA效应分析A组马粪微生物标志物种为Bacteria、Firmicutes、Clostridia、Clostridiales、Veillonellaceae、Anaerovibrio,以上微生物标志物种在3组中的相对丰度分布为A组>B组>C组。A组的厌氧弧菌属(Anaerovibrio)、C组的根瘤菌目(Rhizobiales)的LDA效应值显著(P<0.05)。按马粪中微生物丰度,纲、目、科、属中分别有4、3、5、9、14组微生物差异(P<0.05)。研究表明,可以按微生物群落差异筛选出提高赛马成绩的消化道微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20.
青核桃在去皮方面不断进取的同时,存在着共同的问题是去掉的青皮被打成泥状,对核桃和环境都造成再次污染。为此,将通过模拟青核桃去皮过程的受力进行试验,分别从青核桃的尺寸、加载方向及加载速度等可能影响青核桃去皮过程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为使青皮脱掉后不会被打成泥状,而是呈块状脱出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