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5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259篇
林业   274篇
农学   338篇
基础科学   196篇
  651篇
综合类   1587篇
农作物   125篇
水产渔业   46篇
畜牧兽医   215篇
园艺   165篇
植物保护   12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连续模拟降雨下岩溶区含砾石堆积体坡面径流产沙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明确砾石含量对岩溶区石灰土质堆积体坡面径流产沙特征的影响,以土质坡面为对照,采用室内模拟降雨试验方法,研究了递增型降雨(0.5,1.0,2.0,2.5,3.0 mm/min)条件下偏土质(砾石含量30%)和偏石质(砾石含量70%)石灰土坡面的径流特性及侵蚀特征。结果表明:(1)随雨强增大,各坡面径流率呈稳定增长—波动的变化趋势,且土质坡面径流率整体小于2种含砾石坡面;偏土质、偏石质坡面累计产流量较土质坡面增加了0.49,0.37倍;(2)1.0~3.0 mm/min雨强下,土质坡面侵蚀速率在0.16~5.4 g/(m^2·s)范围内波动,整体呈稳定—波动增加的变化趋势;偏土质和偏石质坡面分别为0.16~5.4,0.06~0.74 g/(m^2·s),前者侵蚀速率变化范围大且波动剧烈,后者变化范围小且稳定;随砾石含量的增加,各坡面累计侵蚀量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偏土质坡面侵蚀量较土质坡面增加2.5倍,偏石质坡面较其减少了0.9倍;(3)土质、偏土质和偏石质坡面的侵蚀速率与径流率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幂函数、线性函数和线性函数关系。研究结果可为桂西北岩溶区弃渣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2.
目的 结合传统与现代农业病虫害监测的优缺点,探索通过无人机高光谱遥感技术检测出患病的柑橘植株、通过人工田间调查方式判断其患病种类及患病程度的病虫害监测方法。方法 使用无人机获取原始高光谱图像,经过光谱预处理和特征工程后,采用连续投影算法提取对柑橘患病植株分类贡献值最大的特征波长组合,基于全波段使用BP神经网络和XgBoost算法、基于特征波段使用逻辑回归和支持向量机算法,建立分类模型。结果 基于全波段的BP神经网络和XgBoost算法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83 0和0.912 0,分类准确率均超过95%;提取出698和762 nm的特征波长组合,基于特征波长使用逻辑回归和支持向量机算法建立的分类模型召回率分别达到了93.00%和96.00%。结论 基于特征波长建模在患病样本分类中表现出很高的准确率,证明了特征波长组合的有效性。本研究结果可为柑橘种植园的病虫害监测提供一定的数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3.
Intravenous (i.v.) bolus administration of xylazine (XYL) (0.5 mg/kg) immediately followed by a continuous rate infusion (CRI) of 1 mg kg−1 hr−1 for 2, 4, and 6 hr produced immediate sedation, which lasted throughout the duration of the CRI. Heart rate decreased and blood pressu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5) in all horses during the first 15 min of infusion, both returned to and then remained at baseline during the duration of the infusion. Compartmental model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XYL administration. Plasma concentration–time curves following bolus and CRI were best described by a one-compartment model. No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pharmacokinetic estimates of the CRIs for the fractional elimination rate constant (Ke), half-life (t1/2e), volume of distribution (Vd), and clearance (Cl). Median and range were 0.42 (0.15–0.97)/hr, 1.68 (0.87–4.52) hr, 5.85 (2.10–19.34) L/kg, and 28.7 (19.6–39.5) ml min−1 kg−1, respectiv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seen for area under the curve ( ) (p < .0002) and maximum concentration (Cmax) (p < .04). This indicates that with increasing duration of infusion, XYL may not accumulate in a clinically relevant way and hence no adjustments are required in a longer XYL CRI to maintain a constant level of sedation and a rapid recovery.  相似文献   
34.
为保证机床夹具设计的可靠性,定位误差的计算是机床夹具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为此从定位误差的产生机理出发,介绍了定位误差的概念、产生原因,并给出计算公式,有助于快速实现定位误差的求解。  相似文献   
35.
改性尿素硝酸铵溶液调控氮素挥发和淋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以尿素硝酸铵溶液为原料、聚氨酸为保护剂,复合抑制剂NBPT(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和DMPP(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为材料,开发出改性尿素硝酸铵溶液(YUL1和YUL2),研究其对华北平原夏玉米追肥过程中的氨挥发和淋溶损失的调控效果。田间试验设置6个处理:不施氮肥(CK)、农民习惯追施尿素(CN)、优化追施尿素(CNU)、优化追施尿素硝酸铵溶液(UAN)、优化追施改性尿素硝酸铵溶液(YUL1)和优化追施改性尿素硝酸铵溶液(YUL2)。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相关指标变化,在夏玉米喇叭口期追施氮肥后15d内进行田间原位连续动态观测氨挥发和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变化,并在玉米成熟期测定产量,计算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改性尿素硝酸铵溶液清澈无杂质,流延后成膜表面光滑、致密,抑制剂在膜表面分布均匀;能谱测试膜层表面磷硫含量增高,证明复合抑制剂与尿素硝酸铵溶液达到有效融合。在同等优化施氮量下:与CNU相比, YUL1氨挥发总量显著降低19.3%, YUL2增加9.6%;与UAN相比, YUL1、YUL2分别显著降低57.3%和42.0%。与其他施氮处理相比, YUL1和YUL2夏玉米季生长中后期0~20 cm土层依然保持相对较高的氮素含量水平,夏玉米收获后土壤硝态氮含量分别比CNU高46.0%和43.4%,比UAN高45.6%和44.7%;180~200cm土层硝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在保证产量和净收益的同时,改性尿素硝酸铵肥料显著降低了氮素的氨挥发和淋溶损失浓度,尿酶抑制剂含量相对较高的YUL1抑制氨挥发的效果更好,硝化抑制剂含量相对高的YUL2硝态氮向下淋失的风险更小。  相似文献   
36.
37.
众所周知,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发展海洋经济将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南海作为中国海域面积最大、资源最丰富的外海,也将成为我国打造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核心海域。而因其独特的区位因素和丰富的油气资源,引起了东南亚沿岸各国间的相互争夺,从而形成了"六国七方"的混乱局面。本文从主权争议,岛屿归属,南海资源开发(渔业资源开发,油气开采)等方面出发,研究我国南海资源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并借鉴美、英、日、韩等国经验,寻求一种综合性解决南海资源开发的办法。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 salisb)连作土壤水浸液对自身幼苗生长的障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设置蒸馏水(CK)及正茬、连作2年、连作4年兰州百合根际土壤水浸液各50,100,200,300 mg/mL,共13个处理,以兰州百合种球为受试对象,测定不同条件下兰州百合幼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及细胞膜透性的变化,并利用GC-MS技术分析各处理土壤中存在的主要自毒物质。【结果】正茬、连作2年及连作4年兰州百合根际土壤水浸液对兰州百合幼苗的生长均存在"低促高抑"现象,且抑制作用随连作年限的延长而增强。随水浸液质量浓度的增加,兰州百合幼苗CAT和SOD活性逐渐升高,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MDA含量、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呈不断上升趋势,当水浸液质量浓度上升至300 mg/mL时,3个处理中各指标的上升或下降程度与对照相比均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兰州百合正茬、连作2年及连作4年根际土壤中分别鉴定出9,15和17种化合物,主要包括2,3-丁二醇、1,2,3-三甲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抗氧剂2246等化合物,其中大部分为自毒物质。【结论】兰州百合正茬、连作2年及连作4年根际土壤水浸液质量浓度达到300 mg/mL时,对其幼苗的生长会产生显著抑制作用。连作土壤中存在的自毒物质可以改变兰州百合植株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破坏细胞膜结构和功能,抑制兰州百合植株的生长,是导致兰州百合连作障碍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持续被动运动(CPM)和补充一氧化氮(NO)供体——硝酸甘油(NG)对兔骨关节炎(OA)模型中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MMP-13表达以及NO含量的影响,探讨CPM下调MMPs的可能机制。方法:30只3~4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其中6只进行假手术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另外24只建立膝关节OA模型,术后随机分为4组,即OA对照组(OA组)、OA硝酸甘油给药组(NG组)、OA持续被动运动组(CPM组)、OA持续被动运动+硝酸甘油给药组(CPM+NG组),每组各6只。NC组和OA组不作处理,NG组给予NG软膏膝关节局部涂抹,CMP组在CPM训练仪上进行膝关节持续被动运动,CMP+NG组即在运动干预的同时给予NG局部涂抹。4周后取各组软骨组织,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含量,HE染色观察软骨形态学变化并进行Mankin''s评分,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检测MMP-1和MMP-13 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MMP-1和MMP-13蛋白表达量。结果:NO含量、Mankin''s评分以及MMP-1和MMP-13 mRNA和蛋白水平在OA组明显高于NC组(P<0.01),NG组高于OA组(P<0.01),CPM组低于OA组和NG组(P<0.01),CPM+NG组低于NG组(P<0.01),但高于CPM组(P<0.01)。结论:CPM通过抑制软骨细胞NO合成下调MMP-1和MMP-13表达,进而对软骨细胞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0.
以海南广藿香为试验材料,采用GC-MS对连作障碍下广藿香(连作组)和正常生长广藿香(对照组)在发育过程中的挥发油和百秋李醇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连作组和对照组广藿香挥发油含量均随植株生长期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在210 d达到最高;生长150 d后,连作组广藿香的挥发油含量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连作组和对照组广藿香挥发油中百秋李醇积累模式相似,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第210天含量达到最高。在广藿香的不同生长期,连作组广藿香油有效成分百秋李醇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广藿香,质量更次。连作广藿香的挥发油含量和百秋李醇含量明显下降,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