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1篇
  免费   274篇
  国内免费   273篇
林业   675篇
农学   333篇
基础科学   199篇
  650篇
综合类   1933篇
农作物   114篇
水产渔业   109篇
畜牧兽医   391篇
园艺   267篇
植物保护   177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91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339篇
  2011年   338篇
  2010年   266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同时,一批城市高档酒店迅速崛起,导致城市早期建成的知名酒店因更新步伐较慢,而逐渐失去竞争力。因此建设时间较早、已明显老化的酒店迎来了更急迫的发展挑战。如何优化酒店原有的生态价值和人居环境,提升酒店的服务体验与综合发展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以广州花园酒店为例,利用“道法自然”“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从优化酒店公共空间序列、完善景观层次、丰富植物种类及色彩、提升景观群落韵律等方面,提出酒店景观空间的优化、改造与再利用措施,力求提升酒店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2.
选取28日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36~39日龄中药组(Ⅲ、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猪康散",40日龄除阴性对照组(Ⅰ组)外均滴鼻接种PRRSV SCM株1.0mL。于40、45、50、55、60日龄每组选取4头仔猪,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2、IL-6、IFN-γ、TNF-α)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整个试验期间,除0.5%中药组40日龄仔猪血清中IL-2含量与阴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外(P0.05),0.5%和1.0%中药组仔猪血清中IL-2、IL-6、IFN-γ、TNF-α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P0.01或0.05);除两中药组40日龄仔猪血清中IL-6含量差异不显著外(P0.05),1.0%中药组仔猪血清中IL-2、IL-6、IFN-γ、TNF-α含量均显著高于0.5%中药组(P0.01或0.05)。结果表明,在断奶仔猪基础日粮中添加0.5%和1.0%质量分数的"猪康散"能明显提高人工感染PRRSV仔猪血清中IL-2、IL-6、IFN-γ、TNF-α的含量,从而提高仔猪机体免疫功能,达到抗PRRSV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3.
To investigate the pathogen of 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 (BRDC) of a dairy farm in Guangxi, a strain of Mycoplasma and a strain of gram-negative pathogenic bacterium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by the means of field surveys, clinic observation,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isolation studies and so on.Treatments were taken according to drug sensitivity test results.The Mycoplasma strain, growing on PPLO medium, formed typical "fried egg" colonies.A 448 bp of oppF fragment was amplified by PCR from the strain and had 98.4% nucleotide identity with Mycoplasma bovis reference isolate PG5 of USA.The biochemical features of the gram-negative bacterial isolate were same with Serratia marcescens.The PCR amplified 16S rDNA of the gram-negative pathogenic bacterium strain was 1 400 bp.It shared 99.0% nucleotide identity with other Serratia marcescens reference strains obtained from GenBank.Animal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gram-negative pathogenic bacterium isolate could cause the mice to die.The drug sensitivity tests showed all isolates were sensitive to spectinomycin, azithromycin, amikacin, gentamicin and neomycin.It was effective to treat with dexamethasone and spectinomycin.Pathogen analysis and drug treatment showed that the BRDC was caused by Mycoplasma bovis and Serratia marcescens.  相似文献   
144.
为了研究复合益生菌菌液对奶牛产奶量、乳品质量、牛群健康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择20头条件相近的健康奶牛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菌液与饲料混合的方法饲喂牛群,考察其对奶牛产奶量,肠道菌群乳品质量和牛群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食用复合益生菌液的每头牛比对照组平均每天可以多产2.9kg牛奶,提高产奶量14.8%,差异极显著(P0.01),经济效益显著;复合益生菌菌液可以促进肠道菌群调整,使有益菌-主要是乳酸菌成为优势菌群,并可以抑制霉菌和降解霉菌毒素,降低牛乳中体细胞数,预防隐性乳腺(房)炎。  相似文献   
145.
岭南水乡村落的公共活动是联系每个村民的纽带,营造良好的公共空间对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塑造和谐人居环境都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在当前的岭南水乡村落中,公共空间未受到应有的关注,而且由于受到城镇化的影响,一些传统公共空间及其承载的传统公共活动日渐式微。文章试图从分析岭南水乡村落的公共空间和公共活动的现状及特点入手,解析岭南水乡公共空间的特征及现存的问题,结合聚龙村改造的实例,尝试探讨岭南水乡村落的公共空间优化措施,为岭南水乡村落公共空间的更新与构建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6.
云南玉溪市老城中心面临着传统商业衰退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对中心商业区升级的矛盾,通过引入城市网络的概念,将原本集中布置的商业区延展为一个连续的商业网络,并设计穿越整个地块的开放绿地空间,将保留的历史建筑融合在绿地网络之中,以此保持和发展该地区原有的文化和经济氛围,并形成多元化的土地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47.
冀北山地杨桦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木兰林管局桃山林场选取面积为100 m×100 m的杨桦次生林样地,以每株林木树高、胸径和坐标为基础数据,运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等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了杨桦次生林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该林分中山杨Populus davidiana和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在株数和断面积比例上占优势,为林分内优势树种;(2)林分各混交类型的比例相差不大,林分整体呈中度混交状态;(3)林分优势木和亚优势木相对较多,基于胸径、树高得到的平均大小比数结果基本一致,均能客观反映林分的分化规律;(4)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504,属于随机分布,林下伴生树种以集聚分布为主,但优势树种的随机分布趋势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8.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模拟是土地科学的重要内容。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LUCC变化模拟已逐步深入到农作物空间。开展长时序农作物空间变化模拟有助于揭示农业生产过程中“人类-自然”综合体的复杂关系。然而目前农作物空间模拟研究较少,已有模型在空间映射关系,对象识别等尚存技术局限,模型应用也主要集中在粮食作物。本文构建了基于适宜概率的柑橘生产空间分配模型,对四川省柑橘生产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型较好地反映了1980—2015年柑橘统计特征,各时期统计面积和模拟面积的相对误差均<25%。在县域尺度上,统计面积和模拟面积的相关系数在0.987 6~0.999 9,呈现明显的线性相关,达到了极显著相关。1980—2015年间,四川省柑橘空间快速扩张,柑橘模拟面积的时序变化与统计面积一致。柑橘空间集中在川中丘陵区和成都平原区。空间格局从分散零星向区域集聚转变,大致形成了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3个柑橘集中区。SPAM-Citrus模型误差受空间分辨率、空间分配规则、土地覆被、作物分布点的共同影响。在应用中应尽量选择种植年限较长的采样点,同时面向研究对象和区域,选择合适分辨率和空间分配规则,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9.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系统识别与修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生态系统问题诊断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探索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识别与修复的方法路径。以武汉市蔡甸区为研究区域,从数量、质量、空间格局等3个方面系统诊断了生态系统的退化程度、退化类型及其空间分布。基于生态源地的识别,并以土地覆盖类型、距离水源距离、植被覆盖度、坡度、高程等5种因子构建生态阻力面,通过最小阻力模型识别潜在生态廊道,进而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在此基础上,综合生态系统问题诊断与生态安全格局需求,系统地辨识出了武汉市蔡甸区的生态保育区、自然修复区、人工修复区和生态廊道建设区。结果显示,共提取出1 901.52 hm2林地和水体作为生态源地,识别出18 168.12 m潜在生态廊道。从生态保育、自然修复、人工修复、生态廊道建设4个方面提出了对应的生态保护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150.
为研究人工组合复合菌系降解木质纤维素的效果以及降解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变化特征。首先对天然复合菌系PLC-8进行分离纯化,随后将筛选出的5株细菌和2株真菌进行组合,构建3 种简化的复合菌系,分别为F1、F2和F3。随后,设计秸秆降解试验,利用DGGE方法测定3种复合菌在分解纤维素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特征,并进行相关的理化分析。结果表明:人工组合复合菌系F3分解木质纤维素的能力最强,在分解木质纤维素30 d内秸秆平均减重率为39.80%,半纤维素下降52.64%,纤维素下降25.8%,木质素下降6.26%。在第15 天时纤维素内切酶、纤维素外切酶、滤纸酶、β-葡萄糖苷酶、木聚糖酶的活性已经达到整个分解过程的最高值,分别为0.09、0.08、0.09、0.07和0.11 U/mL。复合菌系F3能够自我调节pH,从而改变溶液的pH从微酸性至微碱性,F3的微生物群落呈现出真菌-细菌稳定共存的状态,并且能够长时间保持稳定。因此,人工组合复合菌系F3是稳定、高效的木质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