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朱春阳 《畜禽业》2010,(7):80-81
<正>猪呼吸道综合征(PRDC)又称多因子呼吸道病,是1998年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的世界猪兽医大会上提出的一个描述猪严重呼吸道疾病的名词。2000年以后,世界范围接受这一综合征概念。该病的病因复杂,包括传染因素和非传染因素。本病时有发生,常给大小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  相似文献   
3.
<正>1确发酵床养猪的优点1.1发酵床养猪可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不需要对猪粪采用清扫排放,也不会形成大量的冲圈污水,从而没有任何废弃物、排泄物排出养猪场,基本上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标准,大大  相似文献   
4.
农田景观虫害控制植被缓冲带布局、 模式和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植被缓冲带因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病虫害控制、水土保持等诸多功能,在欧美等国家被广泛的运用到农田景观建设中。笔者以北京市顺义区去碑营村的农田为例进行了作物虫害控制植被缓冲带的研究。基于原有的沟路边坡和田埂现状,在总体布局上,从景观连通性着眼,提出了3级缓冲带体系,连接农田景观中的半自然生境斑块,并形成廊道网络系统。每条缓冲带考虑现有的立地条件,注重利用和保护乡土植被,同时提升植物多样性,选择具有吸引天敌昆虫的植被组合,共提出了21条侧重不同功能、理念、立地条件和特有植物组合的缓冲带植被组合模式,并着重介绍了这些植物吸引的天敌和防治的害虫。从缓冲带类型和植物的多样性上,丰富天敌昆虫的栖息环境和食物资源,同时强调了种植和后期的低强度干扰管理。研究为农田的病虫害控制和农田景观沟路边坡和田埂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城市沿河不同垂直结构绿带四季温湿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鹏  朱春阳  李树华 《草地学报》2012,20(3):456-463
选择北京北五环清河两侧不同垂直结构类型的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小尺度定量测定技术方法,分析城市河流廊道绿地不同垂直结构绿地的温湿效应,为河流廊道绿带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春、夏、秋3季具有降温增湿效应,其中夏季降温增湿效应最强,春、秋2季降温增湿效应差别不大;绿地的降温增湿能力与环境温度相关,3季日间降温增湿效应最强时段均在环境温度最高时段的14:00-16:00。春、夏、秋3季不同结构绿地类型降温增湿幅度排序为乔-灌-草>乔-草>灌-草>草地,而冬季绿地除草地外,其余3种绿地均具有保温降湿效应,其中乔-灌-草绿地保温降湿效应最强,乔-草和灌-草型绿地差别不大;草地在冬季表现为降温增湿效应。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降低河口城市滨水区因气候变化引起的洪涝灾害风险,提高城市抗洪能力,基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关于风险的定义,按照危险性、脆弱性、暴露度构建洪水风险指数评估模型,选取11个评价指标,采用场景模拟与GIS空间叠加的方法计算洪水风险指数。选取上海市黄浦江滨水空间为研究区,并分别以2030年、2050年及2100年为时间节点进行情景模拟,进一步按照人口密度单因子进行叠加评价,通过情景模拟识别黄浦江滨水空间景观,更新“三区三策”。结果显示:根据黄浦江滨水区气候变化目标下洪水风险的空间格局,显示风险度等级逐年提高;在2050及2100年的场景模拟中,黄浦江上、下游两部分均显示了高洪涝风险段。采取抵抗(抗洪)策略的岸线逐年增长,对城市高密度人口区等区域威胁日益增大;采取疏散策略的岸线逐年增长,水岸的宜居性降低;采取共处(承洪)策略的岸线逐年减少,需要采取更多抵抗策略与疏散策略。根据气候变化视角下黄浦江滨水区洪涝风险分区分策,泛洪区位于宝山区以东及浦东新区西北角,黄浦江滨水空间需要采取后退疏散策略,实施人口疏散,规划“河口保护计划”,以及在中游松江区内进行生态湿地建设;抗洪区位于中心城区,滨水空间需要继续采取抵抗洪水策略,且风险日益扩大;承洪区位于大部分黄浦江滨水空间,可采取与洪共处策略,但潜力日益缩小。  相似文献   
7.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系统识别与修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生态系统问题诊断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探索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识别与修复的方法路径。以武汉市蔡甸区为研究区域,从数量、质量、空间格局等3个方面系统诊断了生态系统的退化程度、退化类型及其空间分布。基于生态源地的识别,并以土地覆盖类型、距离水源距离、植被覆盖度、坡度、高程等5种因子构建生态阻力面,通过最小阻力模型识别潜在生态廊道,进而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在此基础上,综合生态系统问题诊断与生态安全格局需求,系统地辨识出了武汉市蔡甸区的生态保育区、自然修复区、人工修复区和生态廊道建设区。结果显示,共提取出1 901.52 hm2林地和水体作为生态源地,识别出18 168.12 m潜在生态廊道。从生态保育、自然修复、人工修复、生态廊道建设4个方面提出了对应的生态保护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液限土路基修筑中面临的压实性差、失水收缩开裂、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了相关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9.
王刚  朱春阳 《甘肃农业》2005,(12):186-186
《紫堤村志》是清代纂修乡镇志大盛时代的产物。本文以1961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的《紫堤村志》为例,主要分析清代江南社会的奢侈之风、好鬼崇巫、迎神赛会、乡村娱乐等社会风尚。并说明乡镇志在清代江南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之婧  朱春阳  冯艺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729-12730,12756
"原风景"是指人们在20岁之前的生活环境中,在内心深处留下深刻印象的风景。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作者结合对被调查者的访谈和半开放式问卷调查,编制出了"原风景对景观感知影响"的标准化量表式问卷。问卷以李克特量表为主体,在感知、态度、行为3个维度上分析了原风景对景观感知的影响。为了得到科学合理的量表问卷,作者对量表的逻辑效度、结构效度、同性质信度和分半信度等分别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理论构想和信效度指标,能够较有效和可靠地评价人们心中的原风景对景观感知各方面的影响程度。因此,该问卷可作为评价原风景对景观感知影响定量化的研究工具,作为原风景在景观营造中的重要程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