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8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275篇
林业   166篇
农学   216篇
基础科学   67篇
  551篇
综合类   1163篇
农作物   222篇
水产渔业   108篇
畜牧兽医   278篇
园艺   81篇
植物保护   8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竹炭吸湿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用箱式电阻炉和土窑烧制的竹炭,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竹炭吸湿性变化的试验.结果表明:(1)500℃、600℃、800℃和土窑(二)的竹炭其吸湿性与温湿度有较显著关系;而700℃竹炭和土窑(一)竹炭的吸湿性与温湿度之间没有显著关系.在一定温湿度范围内,湿度对竹炭吸湿性的影响比温度显著.(2)不同炭化温度之间的竹炭其吸湿性不同.800℃的竹炭其吸湿性最大,其值为11.5%,500℃的竹炭最小,其值为8.6%;600℃的竹炭8.8%;700℃的竹炭为11.3%.(3)不同土窑的竹炭其吸湿性有显著差异.土窑(一)和土窑(二)的竹炭吸湿值分别为9.8%和6.4%.  相似文献   
62.
比较柠条锦鸡儿在MS、WPM、B5三种基本培养基中对P、K、Ca、Mg、Mn、Cu等主要矿质元素的吸收规律,用向量分析方法找出三种基本培养基中的限制因子.结果表明:矿质养分整体供应水平是影响柠条锦鸡儿组培苗吸收矿质元素的关键因子;除此之外,MS培养基的Ca、P水平偏低,WPM和B5培养基的主要限制因子分别为K、Mn和Ca、P、K.  相似文献   
63.
麦秸/聚氨酯复合人造板的工艺对其吸声系数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洋 《林产工业》2003,30(5):25-27
通过变化麦秸和聚氨酯的比例、麦秸/聚氨酯复合人造板的密度、以及发泡温度,研究了麦秸/聚氨酯复合人造板在不同的声波频率下的吸声系数。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声波频率下,发泡温度的高低对麦秸/聚氨酯复合人造板的吸声系数有不同的影响;麦秸/聚氨酯复合人造板的密度与其吸声系数的大小关系密切;在声波频率为250~4 000Hz区域内,麦秸和聚氨酯的比例对麦秸/聚氨酯复合人造板的吸声系数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4.
铅笔板高温热压改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高温烤板处理的缺点 ,进行了椴木铅笔板热压干燥基本规律及温度、时间与含水率的关系研究和热压干燥的铅笔板与烤板的吸湿性、脆性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高温热压可使木材进行热分解 ,热压干燥后的铅笔板的吸湿性和脆性能达到烤板的要求 ,并在质量稳定性方面优于烤板 ,更重要的是它解决了烤板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65.
以速生意大利杨为材料,对刨花进行预处理后制成脲醛胶刨花板,用未处理刨花制成酚醛胶刨花扳,并进行后期热处理,分别测试它们的尺寸稳定性,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较为有效地提高刨花板的尺寸稳定性,具可行性,通过合理选择适宜的预处理和后期处理的时间,可以使刨花板的性能达到预期要求。  相似文献   
66.
采用1%NaHCO_3水溶液对兴安落叶松(Larixgmelini)木材进行了处理,并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化学分析等方法对处理前后木材的尺寸稳定性、吸湿性、官能团和超微构造的变化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从而确定影响兴安落叶松木材尺寸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本究研为兴安落叶松木材的改性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7.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fate of glycerol entering the rumen, in particular whether glycerol could be absorbed across the rumen epithelium. Three non‐lactating rumen‐fistulated cows we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overall disappearance rate of glycerol in vivo and evaluate the rate of ruminal glycerol absorption. Rumen epithelial tissues isolated from sheep were used to characterise glycerol transport properties. The rate of rumen microbial degradation of glycerol was then studied in an in vitro system under anaerobic and thermo‐regulated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lycerol can be absorbed from the rumen in significant amounts. The fractional rate of absorption of glycerol was not affected by variations in glycerol concentration in the buffer solution in the in vivo study. The glycerol absorption apparently occurred largely by passive diffusion and was probably not facilitated by carriers. Glycerol also disappeared via microbial digestion and outflow from the rumen through the omasal orifice.  相似文献   
68.
利用Hyperion影像及盐碱地分布端元提取了鲁西北典型盐碱地光谱数据并对其特性进行了探析,以证实光谱信息对于该区盐碱地研究的可用性。利用生成的原始及包络线去除的光谱曲线,分别从土壤电导率、土壤盐分含量及一系列诊断性指标入手,借助诊断性吸收波段对本区盐碱地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盐碱地兼具其他地点盐碱地光谱吸收共性及自身特性,证实了基于遥感光谱信息的盐碱地特性分析是可行的,可用于区域盐碱地遥感监测。  相似文献   
69.
【目的】旨在筛选不同养分的高效利用型砧木,对12种砧木嫁接‘87-1’品种的氮、磷、钾、钙、镁养分吸收和利用效率进行研究,为葡萄生产中的砧木选择和肥料利用率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连续两年对12种砧木嫁接‘87-1’品种组合的苗木在萌芽期、始花期、末花期、种子发育期、果实转色期、果实成熟采收期和落叶期7个关键生育时期进行整株取样,测定植株氮、磷、钾、钙、镁矿质元素含量,计算各组合单株元素累积量、干物质生产效率、果实生产效率和收获指数,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差异,比较不同砧木对氮、磷、钾、钙、镁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中不同砧穗组合氮、磷、钾、钙、镁的单株累积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87-1/34EM组合的氮、磷、钾、钙、镁累积量最高。以干物质生产效率、果实生产效率为指标,评价养分生物及经济利用效率,结果表明,87-1/420A组合氮和钾的干物质生产效率最高,87-1/贝达和87-1/101-14组合磷和钙的干物质生产效率较高,而镁的干物质生产效率中则以87-1/5BB组合表现较好;钾果实生产效率以‘1103P’砧木表现最好,‘101-14’砧木氮、磷、钙和镁的果实生产效率最高。收获指数体现了果实中养分的吸收分配情况,不同砧木处理下,‘贝达’砧木磷和钾的收获指数最高,氮、钙和镁的收获指数分别以‘SO4’‘5BB’和‘华葡1号’砧木表现最高。【结论】本研究中不同砧木对氮、磷、钾、钙、镁的吸收情况差异显著,吸收能力与利用效率之间表现不一致。‘贝达’和‘101-14’砧木对磷和钙具有较高的生物及经济利用效率;‘1103P’砧木钾的生物及经济利用效率较高;氮和镁的生物利用效率分别以‘420A’和‘5BB’砧木表现最好,而经济利用效率则以‘101-14’砧木表现最好。另外,‘贝达’砧木促进了磷和钾向果实的分配,‘SO4’‘5BB’和‘华葡1号’砧木分别促进了氮、钙和镁向果实的分配。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究内生真菌对低磷胁迫下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幼苗磷元素吸收的影响,筛选出能够促进米老排幼苗生长和磷元素吸收的内生真菌。【方法】以米老排幼苗为研究对象,施浇菌液接种 10 种供试菌株(M1、M2、M3、M4、M5、M6、M7、M8、M9、M10),15 d 后进行磷胁迫试验,胁迫 60 d 后测定米老排幼苗的苗高、地径、地上部和根系的干质量及磷元素含量、叶片和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以及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结果】随着磷胁迫的增加,菌株 M9、M10 能够增加米老排幼苗苗高、地径以及根冠比,促进幼苗生长;在正常条件和重度磷胁迫下菌株 M6 能够有效提高米老排幼苗地上部磷含量,分别为 36.9%、41.1%,菌株 M9的效果随着磷胁迫程度加深更为突出,在重度磷胁迫下菌株 M4 能够显著增加米老排幼苗根系磷含量为 57.7%;菌株 M6 和 M9 均能显著提高米老排幼苗叶片和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除轻度磷胁迫外,菌株处理后的米老排幼苗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较 CK 均有显著提升。【结论】土壤磷胁迫下,接种内生真菌对米老排幼苗生长和磷元素吸收具有显著影响,在不同磷胁迫环境下,菌株 M6、M9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提高米老排幼苗磷含量以及酸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促进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