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5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曾艳 《北京农业》2011,(9):184-185
在野外实地调查、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在对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境内已知的野生木兰科植物进行记述,分析资源状况并提出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2.
木兰科叶绿体基因组的密码子使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木兰科植物是具有重要经济、药用和观赏等价值的原始被子植物,密码子是基因编码区蛋白翻译的核心元件,分析基因组编码区密码子的使用特征,对基因功能和系统进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木兰科植物已有29个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被成功解析和注释。收集已有的木兰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系统解析叶绿体基因组编码区的密码子使用特征,并阐释了木兰科植物间的亲缘进化关系。结果表明,29种木兰科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编码区的同义密码子和最优密码子使用偏好相同,均以A/U结尾,自然选择是叶绿体编码区密码子偏好形成的主要原因。此外,基于29种木兰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CDS序列以及密码子偏好特征RSCU值分别构建了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基于密码子偏好特征的物种间进化关系明显不同于前两者,而叶绿体基因组和CDS序列构建的进化关系更接近物种的真实分类,该结果也进一步支持了位点突变特征和非编码区序列在生物体的进化过程中往往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在研究樟科与木兰科21种珍稀植物在迁栖地武汉植物园生长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珍稀植物叶片中的微量元素质量分数与其生长的土壤中微量元素质量分数。结果表明,酸性土壤中6种微量元素的质量分数顺序为Fe>Mn>Cu>Zn>B>Mo,其质量分数均值大小和全国均值相差不大。21种珍稀植物叶片微量元素分析显示,其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Fe>Mn(或Mn>Fe)>B>Zn(或Zn>B)>Cu>Mo。与植物正常生长地的微量元素质量分数范围相比较,21种珍稀植物中,Mn质量分数偏高,部分植物Fe质量分数较大,Cu、Zn、B质量分数较为正常,Mo质量分数偏低。生物吸收系数顺序则为Zn>Fe>Mn>B>Cu。  相似文献   
24.
乐昌市木兰科植物的引种及保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乐昌市现有木兰科植物7属37种,其中乐昌市天然分布有5属14种,引种有6属23种。该研究总结了乐昌市引种的木兰科植物生长表现及保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5.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华木莲Sinomanglietia glauca,木莲Manglietia fordiana,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lotungensis,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和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等6种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鲜叶精油,并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6种木兰科植物精油中共鉴定出44种化合物,多属单萜类和倍半萜类;6种植物精油中都能检测到石竹烯、-桉叶醇和萜烯醇,不同植物种类的精油主要化学成分与特有成分有明显差异。对6种木兰科植物精油成分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与传统的分类学观点明显不同,利用精油成分差异对木兰科植物进行分类不一定可靠。6种木兰科植物叶片精油中分离出的多种成分在香料和医药领域均有很高的价值。图1表1参18  相似文献   
26.
贵州4种木兰科植物幼苗的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贵州4种木兰科植物经过不同低温胁迫后的半致死温度、MDA含量及SOD酶活性变化进行研究,以探讨该4种木兰科植物的抗寒性,结果表明:各树种的半致死温度各不相同,乐东拟单性木兰最低(-17.07 ℃),观光木最高(-6.38 ℃);不同树种鲜叶中MDA含量出现的第1个峰值均在各自半致死温度之前,且出现最早的是观光木,最晚的是乐东拟单性木兰;与5 ℃相比,观光木SOD酶活性在-4 ℃时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但在-4 ℃之后SOD酶活性逐渐降低,其余3个树种SOD酶活性变化幅度较小。根据上述指标千种木兰科植物的抗寒能力排序为:乐东拟单性木兰﹥乐昌含笑﹥紫花含笑﹥观光木。  相似文献   
27.
湖南木兰科植物有 6 属 34 种 2 变种,分布于 48 个县,多生长于海拔 500~1500 m 的山地阔叶林中.依据湖南木兰科植物的地理分布,结合系统分类和植物区系资料,经分析和推论得知:(1)湖南木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丰富,以中国特有成分为主,它们与毗邻省(区)的种类关系密切;(2)湖南木兰科植物区系表现为多种区系成分的过渡与汇集,即华中、华东、华南和滇黔桂4 个区系成分的交汇、混杂和过渡;(3)湖南木兰科植物的多数种类是从湖南西北至西南以外地区迁移扩散而来,少数种类是在本省西北至西南地区及其周边省区分化形成;(4)湘西北至湘西南地区是湖南木兰科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与现代分化中心.另外,还编排了湖南木兰科植物分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   
28.
木兰科华木莲属木材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次报道我国特有单种属植物华木莲SinomanglietiaglaucaZ.X.YuetQ.Y.Zheng木材的主要解剖特征:散孔材;管孔通常48~168个/mm2;管孔单独或由2~3个稀6个成径列复管孔,间或出现管孔团;管孔略具棱角;主要为单管孔稀为梯状穿孔,具2~13个横闩,通常3~8个。管间纹孔式梯状或梯状-对列;螺纹加厚缺如。导管分子长547~973μm,通常长775μm。木射线异形ⅡA及ⅡB型,少数Ⅰ型,具1~2有时3~4列细胞;单列射线高3~11(偶至18)个细胞,99~337cm;多列射线宽2~3(~4)个细胞或33.00~40.33μm,高4~59(通常21~40)个细胞或109~1550(通常547~1034)μm;无油细胞;纤维管胞长886~1763μm,通常长1305μm;木薄壁组织轮界状,通常宽2~4有时可达5个细胞。本研究支持华木莲属的建立。  相似文献   
29.
林木研究中常采用的分子标记技术主要包括RFLP、RAPD、AFLP、SSR及ISSR等。本文综述了这些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归纳总结了分子标记在木兰科植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1)利用RAPD、RFLP、cpDNA基因系列测定(psbA-trnH、atpB-rbcL、matK、ndhF)等分子标记在分子水平上对一些群体、个体进行了亲缘关系和分类研究;(2)利用RAPD、SSR和ISSR标记对一些群体、个体进行了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研究;(3)采用DAF和RAPD获得了厚朴的DNA指纹图谱。分子标记在木兰科植物的其它方面的应用还很少。今后,除了继续对上述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外,还应充分运用分子标记技术,开展木兰科植物的分子遗传图谱、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保育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0.
21种迁地保护植物微量元素与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生态相似性”的迁地保护理论的指导下,研究了武汉植物园迁地保护植物樟科和木兰科21种珍稀植物的营养状况,及其所生长土壤的营养条件.结果表明。酸性土壤中Fe、Mn、Cu、Zn、B、Mo6种微量元素的有效态含量顺序为Fe〉Mn〉Cu〉Zn〉B〉Mo.其平均值大小与全国平均值相差不大;植物叶片中微量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Fe〉Mn(或Mn〉Fe)〉B〉Zn(或Zn〉B)〉Cu〉Mo;与正常古量范围相比,所有植物Mn含量偏高,部分植物Fe含量较大.Cu、Zn、B含量较为正常,Mo含量偏低,生物吸收系数大小顺序为Zn〉Fe〉Mn〉B〉C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