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8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284篇
林业   216篇
农学   254篇
基础科学   136篇
  550篇
综合类   3044篇
农作物   157篇
水产渔业   136篇
畜牧兽医   1339篇
园艺   182篇
植物保护   194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209篇
  2019年   209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265篇
  2014年   297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401篇
  2011年   422篇
  2010年   383篇
  2009年   392篇
  2008年   368篇
  2007年   325篇
  2006年   271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秸秆堆肥降解过程中的微生物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每年产生大量的农作物秸秆,然而这些秸秆并没有被合理应用,甚至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利用微生物对秸秆进行堆肥降解是秸秆科学再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具有无污染、成本低、条件温和、改善土壤有机质、提升土壤肥力等特点。堆肥条件下微生物群落的演替和酶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堆肥的效率,对秸秆堆肥降解过程中的微生物变化及堆肥条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提高秸秆堆肥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63.
<正>多年来,随着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化学肥料的产量不断提高,农业上施用化肥的面积和数量不断增加,对促进生产农业生产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正因为这个作用而影响到不少干部和群众对传统的有机肥在作物高产稳产中的重要性有所忽视,单纯的依靠化肥而不积造、不施用有机肥的倾向越来越突出。据土肥部门多年来的调查,全县麦田真正施用有机肥作底肥的面积近几年与九十年代初期相比,由80%左右下降到20%左右,而且  相似文献   
64.
65.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粗蛋白(CP)及瘤胃非降解蛋白(RUP)的日粮对奶牛瘤胃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18头健康、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每组3头。采用2×3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其中CP设7.5%(低)、9.0%(中)、10.5%(高)3个水平,RUP设45%CP(低)、55%CP(高)2个水平,共6个处理组,饲喂相同基础日粮,精粗比为3∶7,预饲期10d,饲喂后2、4、8、12、24h从食道采集瘤胃液2d,测定瘤胃液pH值,NH3-N、微生物蛋白质(BCP)、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结果表明,日粮CP水平对瘤胃液NH3-N浓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BCP及VFA的含量影响较小,总体而言,9.0%CP水平组对奶牛的瘤胃发酵略好于其他两组;日粮中高RUP(55%CP)可以显著降低瘤胃pH值且有降低NH3-N浓度的趋势,同时,对瘤胃BCP及VFA的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该试验条件下,日粮中CP(9.0%)和RUP(55%CP)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瘤胃代谢。  相似文献   
66.
为了阐述质体色素及其降解物与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品质的密切关系,综述了质体色素在烟叶生长成熟、调制及醇化过程中的含量变化、降解机制、质体色素及其降解物与烟叶品质的关系,旨在为生产优质烟叶提供理论依据,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应放在调控色素在各个不同时期的最佳含量方面,形成系统完整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67.
本试验旨在研究玉米青贮与花生秧配比对奶牛瘤胃中花生秧降解特性的影响。选择4头体重、生理状态、生产性能相近,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分别饲喂含有玉米青贮与花生秧不同配比的全混合日粮(TMR),3种TMR中玉米青贮与花生秧的干物质(DM)配比分别为3.9∶1.0(A组)、1.2∶1.0(B组)、0.4∶1.0(C组)。试验分3期进行,依次进行A、B、C组试验。每期预试15 d,采样期4 d;共57 d。采用尼龙袋瘤胃降解技术测定花生秧在奶牛瘤胃中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72 h瘤胃降解率,并求得目标养分的动态降解参数及有效降解率。结果表明:1)花生秧的DM在瘤胃中有效降解率为56.49%~59.62%,CP为40.45%~47.36%,NDF为33.26%~35.20%,ADF为36.31%~37.45%。2)B组DM的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C组(P0.05),极显著高于A组(P0.01);B、C组的CP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A组(P0.05)。3)B、C组的NDF快速降解部分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3种TMR对花生秧粗NDF和ADF有效降解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花生秧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本试验条件下,玉米青贮与花生秧DM配比为1.2∶1.0时,可有效提高花生秧DM和CP的瘤胃降解率。  相似文献   
68.
体外发酵法评定不同茬次和生长年限苜蓿的营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瘤胃体外发酵技术比较研究了不同茬次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及体外发酵特性。试验以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为瘤胃液供体,称量1 g苜蓿样品于含有10 mL瘤胃液和90 mL培养基的发酵瓶内,39℃体外发酵96 h,分别于24、48、72及96 h冰浴终止发酵,采样。结果显示:茬次、生长年限对苜蓿体外发酵产气量、氨态氮(NH3-N)和菌体蛋白(MCP)浓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茬次对苜蓿体外发酵营养物质降解率有显著影响(P0.05),且茬次与生长在苜蓿体外发酵产气量、营养物质降解率上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发酵结束后,苜蓿的产气量,营养物质降解率及挥发性脂肪酸(VFA)、NH3-N和MCP浓度在第3茬最高。产气量、营养物质降解率、NH3-N浓度在1和4年龄较高,3年龄较低。综上,以1年龄第3茬和4年龄第3茬苜蓿营养价值较高,3年龄第2茬较低。  相似文献   
69.
对已有研究的沼气工程技术、相关的基本工艺,包括厌氧降解的过程、影响反应进行的因素进行总结并加以分析;选取黄瓜藤的污泥负荷率作为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原料,在可行性和适用性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0.
通过不同类型的降解膜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的小区对比试验,研究降解膜技术对玉米生产的影响,为博乐市科学合理使用及有效治理玉米农田残膜污染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