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0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63篇
林业   60篇
农学   106篇
基础科学   4篇
  34篇
综合类   808篇
农作物   89篇
水产渔业   49篇
畜牧兽医   176篇
园艺   117篇
植物保护   1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酶活性抑制测定农药残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根据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两类农药的毒理机制,利用离体乙酰胆碱酯酶AChE(从敏感品系的家蝇头部提取)与食品中微量的农药残留作用,用比色法确定AChE受抑制的程度,据此计算出农药残留的相当量。该项检测技术不需昂贵的仪器设备,方法快速、准确,能满足测定农药残留量的要求,适合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2.
光肩星天牛与黄斑星天牛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清楚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ulsky, 1853)和黄斑星天牛A.nobilis (Ganglbauer, 1889)的分类问题,采用垂直板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其成虫酯酶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天牛(包括其过渡型)不同个体的酶谱柱中清晰显示的酶带均处于同一位置,且在颜色、宽窄和相对迁移率上均基本相同,即在酯酶酶带上差异甚微,因而这两种天牛应归属为同一种:光肩星天牛,而黄斑星天牛为其同物异名.  相似文献   
73.
家蚕血液酯酶同功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了24个家蚕品种及杂交种从三龄到后蛹不同发育时期的血液酯酶同功酶酶谱.结果表明:家蚕血液中存在着丰富的酯酶同功酶酶带类型,整个试验可观察到22条酶带,根据其迁移率及染色特点可分为A、B、C、D、E五大染色区.在不同发育阶段中共有13条酶带经常显现,后蛹期主要同功酶酶带活性降低,但非主带A-1区酶带却清楚地显示出来.在幼虫阶段,酶带的数目及活性防着食下量的增多而增人.并观察到A-2-b带与B-2带的表现最为突出,推测A-2-b带可能是家蚕血液部酶同功酶的基本酶带.进一步分析表明,A-2-b带活性与大多数经济性状间呈高度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4.
75.
白灵菇品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兵  姚璐晔  朱婧  冀宏 《北方园艺》2015,(6):147-151
以"白灵0号"、"白灵1号"、"白灵2号"3种白灵菇孢子为试材,采用杂交育种及紫外诱变育种技术,在致死率75%条件下进行紫外线诱变处理;以其为亲本,采用单孢杂交(两点法)进行单核菌丝体交配后,观测菌丝的"锁状联合"、拮抗试验(三点法)和酯酶同工酶谱鉴定杂交子。通过杂交子与亲本的菌丝体生长速度、色泽及菌丝体密度对比,筛选出优势菌株26株,选育白灵菇新品种。结果表明:经过诱变处理的白灵菇孢子具有较高杂交亲和性,且杂交子呈现正向变异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76.
以白灵菇2个品种"中农1号"和"中农翅鲍"为亲本,采用镜检、拮抗、酯酶同工酶及原基诱导等方法,研究了150对杂交组合菌株特性。结果表明:150对杂交组合菌株中,99个菌株生长较快,有锁状联合,75个与2个亲本有明显拮抗线,且具与2个亲本菌株的典型酯酶同工酶条带,确定是杂交菌株,其中50个杂交子具有出菇能力。  相似文献   
77.
胡麻枯萎病病原尖孢镰刀菌生态生物型的划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酯酶同工酶技术将来自中国主要胡麻产区内蒙古、山西、河北、甘肃的17个枯萎病菌株划分4个酯酶型,同时对部分菌株采用人工室内接种同一胡麻材料后的病情进行分析,考察菌株问的致病性。结果表明:同一地区的菌株属于同一酯酶型,同一地区的菌株间的致病性差异不显著,不同地区菌株问的致病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8.
普通小麦和华山新麦草及其属间杂种F_1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刘芳  孙根楼 《作物学报》1992,18(3):169-175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普通小麦和华山新麦草及其属间杂种 F_1的三叶期叶片、拔节期叶片、剑叶、幼穗和幼根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器官及同一器官的不同发育时期酯酶同工酶酶谱表型有明显差异。普通小麦和华山新麦草就同一器官、同一发育时期相比,酶谱差异较大,佐证了普通小麦和华山新麦草间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79.
棉蚜羧酸酯酶同工酶cDNA片段的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飞  韩召军  王荫长 《棉花学报》2002,14(6):336-339
采用简并引物和降落PCR技术,克隆了棉蚜2个羧酸酯酶同工酶基因的cDNA片段,分别命名为Ag.est1和Ag.est2。其中Ag.est1为479bp,编码160个氨基酸;Ag.est2为476bp,编码159个氨基酸。序列同源分析表明,PCR扩增获得的Ag.est1和Ag.est2基因与其他昆虫的羧酸酯酶具有较高的相似性。2个羧酸酯酶同工酶基因cDNA片段的GeneBank登录号分别为:AF502083、AF502084。  相似文献   
80.
籼粳两亚种在醋酶同工酶上的主要差异在于籼稻有6A而无7A,粳稻则相反。酯酶同工酶分析表明,位于西亚(如伊朗、阿富汗)的典型镰刀谷类型简单,多属于粳稻;而分布于南亚印、巴的非典型镰刀谷类型复杂,有籼亦有粳,还有许多既无6A又无7A的籼粳中间型。在栽培稻(如镰刀形谷)从南亚到西亚的传播途中,可能发生过从籼到粳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