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5篇
园艺   5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1.
刘忠 《北京农业》2003,(6):13-13
红菇,学名Russula lepida.Fr.又名美丽红菇,鳞盖红菇。属于弹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是一种野生稀有珍贵的菇品,分布于辽宁、江苏、福建、四川和云南等地,每年夏季群生或单生于林中腐植地上。红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且有药用功效。在福建闽南地区孕妇分娩,必食红菇补充营养;在广州、香港及东南亚国家很受欢迎。我国食用菌科研部门摸索它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理化条件,  相似文献   
12.
红菇是藤县的特产之一,是珍贵的食用和药用菌。多年来,由于野生大红菇自然生长,缺乏科学的管理和指导,农民对其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持续开发意识淡薄,采菇时急功近利,采收后加工技术落后,导致了部分地方野生大红菇产量和  相似文献   
13.
通过正交实验法优化了红菇子实体多糖热水浸提法的条件为水料比30,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3h.在此提取条件下,提取率为4.33%.粗多糖经过DEAE-纤维素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得到D1、D2、D3和D4四个组分.研究了红菇粗多糖及其各组分的还原能力、对·OH的清除作用以及清除NO2-的作用,以此来评价该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红菇多糖具有一定的还原力,对·OH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在体外模拟胃液条件下对NO2-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正红菇(Russula griseocarnosa)菌根围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提取土壤基因组DNA,以通用引物扩增真菌18S rRNA基因V1+V2区,将PCR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获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DNA特征指纹图谱,并对图谱中的优势条带回收测序,通过Blast进行同源性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而分析正红菇菌根围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在回收测序的19条DGGE条带中,4条为非真菌真核生物序列,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全部序列可以分为4类菌群,GroupⅠ主要为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真菌,GroupⅡ主要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真菌,GroupⅢ为未知真菌,GroupⅣ主要为节肢动物门生物(Arthropoda)。  相似文献   
15.
以昆明、曲靖、楚雄、玉溪、昭通、临沧、大理等7个变绿红菇地理居群的30个子实体样本为试验材料,基于ITS序列和LSU序列,对其分子变异、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分化进行分析。结果:30个样品中,基于ITS序列检测到18个单倍型,基于LSU序列检测到10个单倍型;基于ITS序列和LSU序列分别构建的单倍型系统发育树及30个样品的系统发育树显示,各地理居群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没有形成对应关系,二者无明显相关性。基于两个序列的分析结果均显示,各地理居群内单倍型多样性较丰富,而核苷酸多样性低。表明变绿红菇在不同的地理居群中的适应能力强,遗传多样性较低,绝大部分遗传分化来自于个体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大田县丁板村盛产红菇,是当地村民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文章简要介绍村民对高产的红菇林分的精心经营管理经验和保护方法,以期对其它地方生长红菇的林分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红菇提取液抗运动性疲劳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红菇抗运动性疲劳的功效。方法:以容县红菇子实体为材料,昆明小鼠为试验对象,采用不同剂量的红菇子实体提取液对试验组小鼠连续灌胃21d后,对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小鼠游泳力竭时间、乳酸脱氢酶、肝糖原含量等指标进行检测,研究容县野生红菇子实体提取液抗运动性疲劳作用。结果:经21d连续灌胃红菇子实体提取液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延长;肝糖原含量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乳酸脱氢酶活力比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红菇提取液均能增强机体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抵抗疲劳的产生和加速疲劳的消除,具有一定的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8种主要分子标记技术在红菇分类鉴定、遗传多样性及进化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IGS、ITS、LSU区域的标记技术以及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片段多态性分析(RAPD)、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微卫星序列(SSR)和微卫星间隔序列(ISSR)等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红菇娘为野生绿色食品资源,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红菇娘为野生药食两用作物,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和保健功能,能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深受广大用户欢迎,有一定的市场价值。在红菇娘的种植过程中,农田杂草会影响产量和品质。杂草是农作物的天敌,与作物争水、争肥、争光、争生存空间,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与发育。所以在使用药剂防治中,应正确施用  相似文献   
20.
红菇的分离及其培养特征观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