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5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149篇
水产渔业   693篇
畜牧兽医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进行了地下水养殖池与净化地下水养殖池对比、纯净化地下水养殖池与自然海水混合净化地下水养殖池对比,牙鲆放养密度对比等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黄河三角洲地区工厂化养殖和滨海工厂化牙鲆养殖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842.
牙鲆人工育苗期间的几种病害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婧  徐志明 《水产科学》1991,10(3):16-19
本文报导了1990—1991年大连地区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人工育苗期间的几种常见鱼病及防治方法。其中细菌性鱼病2种,寄生纤毛虫病2种,其它鱼病2种。  相似文献   
843.
高杨 《河北渔业》2020,(7):22-23,27
2020年丹东东港市某养殖厂养殖1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突发病害,表现为腹水病症状。取患病的5尾养殖牙鲆的鳃、肝、脾、肠道、腹水为材料进行细菌分离及纯培养,选择优势菌株通过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纯培养的14株菌(DS200401-DS200414)共鉴定出2种,其中1种为该病的致病菌:弧菌属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随后进行人工感染试验和药敏试验。用12种抗菌药物对3种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在不同菌株间无明显的敏感与耐药性差异。  相似文献   
844.
于2006年5月对舟山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进行了人工育苗,获得的60万粒受精卵孵化出仔鱼50万尾,孵化率为83.3%。在育苗海水盐度为28;pH为8.0~8.2;水温为18~22℃条件下经过36d共培育出平均体长3.1cm幼鱼16万尾,成活率为32%。  相似文献   
845.
我们于2003~2004年在罗源湾开展牙鲆海上网箱养殖的小规模试验,采用秋放春收模式,既克服了牙鲆养殖的渡夏困难,又降低养殖成本。一、海区选择养殖区选择在不易受台风袭击、风浪较小、潮流平缓的内湾;无大量淡水注入,海水盐度28~32;水深4米以上,春、秋季的最高水温低于28℃,10  相似文献   
846.
饥饿对漠斑牙鲆前期仔鱼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饥饿对漠斑牙鲆前期仔鱼生长发育的影响,并计算了仔鱼的饥饿不可逆点。结果表明,仔鱼3日龄开口,卵黄于5日龄消耗完毕,油球于6日龄消耗完毕,混合营养期为3~6日龄,饥饿对仔鱼卵黄和油球的吸收速度影响不显著。摄食仔鱼生长呈线性增加,饥饿仔鱼则在饥饿开始一段时间后呈现负增长的趋势。10日龄饥饿仔鱼出现较为明显的饥饿特征,如胸角凸出,消化道萎缩等。在18~20℃培育水温下,仔鱼饥饿不可逆点出现在7日龄和8日龄之间。  相似文献   
847.
牙鲆鱼属冷温性底栖鱼类,冬季在水温2℃时仍能存活,但不耐高温,生长适温8~24℃,因此特别适合作为我国北方工厂化养殖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848.
盾纤类纤毛虫病是一种对大菱鲆与牙鲆危害很大的寄生虫性的疾病,2000~2002年山东省文登市的几家养殖场先后发生过此病,引起苗种及商品鱼大量死亡,死亡率高达70%以上,危害很大。现将我们掌握的情况介绍如下。一、病原喙突拟梭虫(Paralembusrostratus)是盾纤类纤毛虫(Scuticociliatidciliate)的一种,为兼性寄生纤毛虫,以细菌和有机碎屑为食,在水中自由生活,亦可侵入寄主体内营寄生生活,虫体为葵花籽状,体被均匀一致的纤毛,大小20~40微米。二、症状患病鱼摄食量减少,在育苗池或养殖池中分布散乱,且常有不安地狂动、狂游。患病的大菱鲆商品鱼…  相似文献   
849.
防治盾纤毛虫病药物筛选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春光  袁春营  陈福杰 《水利渔业》2007,27(4):101-101,108
对目前我国牙鲆、大菱鲆养殖过程中普遍发生的一种重要疾病——盾纤毛虫病的防治药物进行了筛选及临床实验。实验表明,甲醛(400 mg/L以上)和硫酸铜(淡水条件下)有较好杀除效果,而淡水浸泡、双氧水、高锰酸钾等则无效。  相似文献   
850.
牙鲆为比目鱼类,在分类上属鲽形目,鲆科,牙鲆属是一种名贵鱼类,其生长迅速,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较高.随着牙鲆鱼高密度工厂化人工养殖的发展,牙鲆疾病日趋严重,已成为制约养殖生产发展的重大障碍,各地养殖场每年都因疾病的发生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通过近几年对我省牙鲆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牙鲆的腹水病发病率高达26%,仅次于盾纤毛虫疾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我省牙鲆腹水病进行了病原学及防治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