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55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76篇
  42篇
综合类   365篇
农作物   58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146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91.
基于不同分析方法研究磷酸根在矿物表面吸附机制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磷素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也是联系生态系统中生物与非生物作用的关键元素。对磷酸根在矿物表面吸附反应机制的深入认识,有助于了解其在陆地和水环境中的形态、迁移、转化和生物有效性。本文主要综述了磷酸根在常见(土壤)矿物表面吸附机制的研究进展。各种分析技术或方法,如OH–释放量分析、Zeta电位分析(电泳迁移率测试)、等温滴定量热法、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X射线吸收光谱、表面络合模型、量子化学计算等,均以不同方式揭示磷酸根在不同矿物体系的吸附机制。磷酸根在矿物(尤其是铁、铝氧化物)表面的吸附通常伴随着水基和羟基的交换。一般认为磷酸根在矿物表面主要形成双齿双核、单齿单核内圈络合物,且受pH的影响较大。pH以及磷酸根在矿物表面的吸附密度影响内圈络合物的质子化状态。在低pH、高磷浓度、较高反应温度、较长吸附时间,以及弱晶质矿物吸附等条件下矿物表面吸附的磷可在矿物表面转化形成含磷的表面沉淀,造成矿物溶解转化以及磷生物有效性的进一步降低。最后展望了磷酸盐在矿物-水界面吸附有关的研究热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92.
本试验采用水煮醇沉淀法研究了影响茶叶多糖(TPS)提取的因素,并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通过控制和改变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沉淀体积倍数研究这些因素对提取结果的影响,并比较了Sevag法与三氯乙酸(TCA)法除蛋白质的效果,再利用凝胶柱层析法时TPS进行初步纯化.结果表明.TPS最佳提取的条件为100℃、4 h、2.5倍体积乙醇沉淀效果最佳.粗糖提取率为9.1624%,相对含量为44.6%.TCA法除蛋白质效果较好,经凝胶柱层析,确定本方法所提取的茶叶多糖为一种糖蛋白.  相似文献   
93.
从1985年开始,我们从美国、西欧及国内小麦主产区进行了引种筛选工作,通过几年的试验,明确了以下几个冬小麦品种可以作为优质小麦的亲本。1.忻79-2060 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用达西亚/忻冬矮1号杂交选育而成的冬性、长  相似文献   
94.
由内蒙古农科院作物所引进并保存的235份国外小麦种质资源,参加了全国小麦资源主要品质特性的统一鉴定,从中筛选出蛋白质含量18.00%以上的高蛋白材料79份,赖氨酸含量0.50%以上的高赖氨酸材料129份,沉淀值40ml以上的材料45份,硬度测定值在15s以下的材料31份,兼具3种优异性状的材料35份,4项指标均优的材料1份  相似文献   
95.
品种信息     
《作物杂志》1985,1(3):26
晋麦23号 晋麦23号是山西省农科院棉花所用钴60辐射(丰产2号×碧蚂4号)×南大2419二代后,由早熟突变系71E3-3选育而成。1979~1981年参加全省南部冬麦区试,平均亩产758.8斤,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产。1983年在运城地区生产示范,平均亩产502.7斤,比对照晋麦11号增产13.8%。 该品种蛋白质含量高达17.66%,干面筋含量达13.84%,沉淀值达30%左右,是……  相似文献   
96.
Dick,J.W等(1983)介绍了一种测定硬粒小麦杂种早代各品系面筋强度的微量S.D.S沉淀值测定法。只用1克面粉试样,方法非常简便。本文在其基础上,综合了Mcdermott,E.E等常量S.D.S沉淀值法某些步骤,研究了0.5克面粉S.D.S沉淀值测  相似文献   
97.
在安徽某市境内选产奶牛62头,育成牛30头,犊牛21头作为调查对象,从每头牛的直肠内采集粪便 50~60 g。将粪样放入烧杯中,加水、搅匀,经粪筛过滤于锥形量杯中,加水稀释,自然沉淀60 min,弃上清液,留下粪渣。将粪渣(内含少量水分)加入离心管中,离心10 min(3000 r·min~(-1)),弃去上清液,留下管底粪渣。加饱和白糖液于离心管中,搅动管底沉渣,再离心10 min(3000 r·min~(-1)),粪渣下沉,卵囊即漂浮于表面。用自制的铁丝环醮取液膜,置400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测量卵囊并进行摄影。  相似文献   
98.
1995~1997年对陕西省11个县(市、区)的养鸡场(户)进行了MD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13个品种588个鸡群中有199群发生了MD,发病鸡群占33.8%;MD临床表现与鸡的品系有明显相关性;199个发病鸡群死淘率18.9%(26397/139700),其中肉仔鸡群死淘率明显低于蛋用鸡;血清学检查表明,蛋用鸡MD抗体阳性率为15.6%~58.3%,MD抗原阳性率为74.1%~84.4%,而肉仔鸡MD抗体阳性率为4.2%~6.0%,MD抗原阳性率为68.1%~79.2%.经HVT疫苗免疫鸡群仍有39.7%发生了MD.  相似文献   
99.
小麦沉淀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淀值是评价小麦面筋强度和烘烤品质的重要指标。本文综述了沉淀值在小麦不同品种间的变异、遗传力、杂种优势和配合力方面的研究概况;分析了沉淀值与重要农艺性状(抽穗期、株高、产量因素等)、品质性状和HMW麦谷蛋白亚基组成的相关关系,认为沉淀值作为早代选择指标,既简便有效,又有利于协调产量与品质以及品质性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0.
覆膜对不同小麦品种的品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小麦品种覆膜后,籽粒容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蛋白质含量比同期晚播提高 1.8%,与正常播种差异不显著。与正常露地播种比,覆膜对不同品种的于、湿面筋和沉淀值没有影响,但品种间的容重、于面筋、湿面筋和沉淀值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