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52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146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膏桐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激素配比诱导膏桐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为利用愈伤组织进行离体快繁和膏桐转基因及生物工程育种奠定基础。结果表明:诱导膏桐子叶产生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是MS+2,4-D 2.0mg/L和 MS+6-BA 2.0mg/L+NAA 2.0 mg/L;诱导愈伤组织形成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5 mg/L+IBA 0.1mg/L;根的形成不需添加任何激素。适当的激素配比可有效诱导膏桐子叶产生愈伤组织并形成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62.
利用桐花树对重金属污染的红树林系统进行植物修复是生态恢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特殊生境下的重金属元素沉积、固定、毒害及耐性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综述了桐花树在重金属胁迫下的吸收、积累及乓机理响应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基础上,得出桐花树具有很强的重金属耐性.  相似文献   
63.
何承忠  李旦  龙娇  江涛  李贾林  胥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659-4660
[目的]研究膏桐自毒化感作用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采用膏桐嫩叶和枯叶的水浸提液(1∶50 w/v)作床,分别浇灌清水和浸提液,测定膏桐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1∶50浓度的膏桐嫩叶和枯叶水浸提液均可以促进膏桐种子的萌发,且嫩叶浸提液的效果优于枯叶浸提液,尤其以嫩叶浸提液作床后浇灌蒸馏水的处理方式最佳。[结论]在1∶50浓度时,膏桐嫩叶和枯叶水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4.
总结了密花树的采种及播育技术,并开展移植技术的研究,比较不同移植时间和种植密度对密花树存活率、苗高、叶片的影响,且针对试验结果对密花树的实际生产提出了一定建议。  相似文献   
65.
[目的]调查广州市植物种类组成、外貌、群落结构。[方法]采用样方调查法,对广州市火炉山千年桐+黧蒴锥+山油柑群落的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在1 200 m2样地中有维管植物共73种,隶属43科64属。群落外貌常绿,生活型以矮高位芽为主(占34.24%)。整个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Margalef指数为10.035 4,Simpson指数为0.951 6,Shannon-Wiener指数为3.443 6,均匀度指数为0.807 9,该群落的层次格局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藤本层。4个不同地区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比较结果显示,千年桐+黧蒴锥+山油柑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高于深圳大鹏香蒲桃群落和佛山大浩湖山黄麻群落,但比澳门黑沙水库群落低。[结论]该研究可为保护当地的植被和防护林建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根据样方调查,对澳门青洲山血桐(Macaranga tanarius)群落的种类组成、外貌、群落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澳门青洲山血桐群落属于南亚热带次生性常绿阔叶林,在700 m2的样地中有维管束植物66种,隶属于39科62属,其中以热带成分占绝对优势。群落优势种为血桐,重要值为119.25,优势科为大戟科、茜草科等。群落终年常绿,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2亚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层间植物丰富,3个层次多样性格局基本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对优势种群的年龄结构分析表明,该群落处于增长状态。群落频度分布规律为A级〉B级〉C级〉D级〈E级,与Raunkiaer的L形频度定律曲线相一致。与其他邻近地区进行比较,群落物种丰富度较高。澳门青洲山血桐群落是迄今在澳门发现的保护得最好的血桐群落,因此,建议对青洲山的植被进行适当的保护。  相似文献   
67.
血桐提取液浓度对圣女果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苏敏  李晶  朱玲  史载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172-8174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血桐提取液对圣女果的保鲜效果。[方法]以圣女果为材料,分别将其在室温条件下自然存放、保鲜膜密封存放和不同浓度血桐提取液(0.5%、1.0%、1.5%、2.0%、5.0%)浸泡5min后自然晾干存放,存放过程中观察其表观变化,并测定其pH值、Vc和总糖含量及失重的变化。[结果]存放过程中,自然存放组好果率呈下降趋势,存放6d时好果率为92.4%,存放14d时好果率为72.3%。血桐提取液处理组的好果率均高于自然存放组,其中2.0%血桐提取液处理组好果率最高,存放14d时好果率仍为89.8%,高于其他处理;同时,该处理组圣女果的其他测定值随时间的变化均较小。[结论]2.0%血桐提取液对圣女果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68.
采用样方收获法和回归分析法,对云南红河流域膏桐(Jatropha curcas)人工幼龄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 a生膏桐人工幼龄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为26.025 t.hm-2,年平均净初级生产力为10.827 t.hm-2.a-1;生物量的结构表现为:灌木、草本层>干枝>枯落物>果实>根>叶。对膏桐人工幼龄林各器官生物量进行了回归分析,以地径平方乘株高(D2H)因子与叶、干枝、根和全株生物量相关关系最显著。  相似文献   
69.
初步介绍了云南省双江县及膏桐(Jatropha curcas L.)种植区植被概况,并且对膏桐林混交物种选择、混交模式确定以及混农林业模式等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双江县自然植被可以划分为6个植被型,8个植被亚型,10个群系和13个群落;双江县膏桐种植区主要植被类型有热性灌丛、热性稀树灌木草丛、暖温性稀树灌木草丛和农地。并建议在双江县及相似地区造林中应采用适当的混交物种和混交模式,在农地上可以采用混农林业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70.
铅胁迫对桐花树幼苗根叶蛋白质及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蔡建秀  王慧云  王春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2903-2905,2926
[目的]研究桐花树抗重金属铅(Pb2+)污染的特性。[方法]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0.1、0.5、1.0、2.0、3.0 mmol/L)外源重金属铅(Pb2+)胁迫对桐花树幼苗根和叶蛋白质及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桐花树幼苗在受胁迫过程中受到时间和铅浓度的双重影响。根和叶的蛋白质含量随着铅浓度的升高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根和叶的蛋白质含量总体也趋于减少,除胁迫15 d,根在1.0 mmol/L左右、叶在1.0~3.0 mmol/L高于胁迫3d的。随着铅浓度的升高,POD和SOD活性总体表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低浓度组和对照组POD和SOD活性呈逐渐升高的趋势,高浓度组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结论]桐花树对重金属铅污染有一定的抗性,但当浓度大于2.0 mmol/L时,桐花树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