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7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12篇
  22篇
综合类   301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65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81.
再谈猪场霉菌毒素中毒的防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遂如 《养猪》2012,(4):92-94
霉菌是丝状真菌,意即"发霉的真菌"。霉菌毒素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产毒真菌所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动物吃进污染真菌毒素的饲料及某些青干饲草所引起的疾病,称为动物真菌毒素中毒病(mycotoxicosis)。本病的发生与饲料相关,具有地区性、  相似文献   
82.
高产红曲色素菌株的复合诱变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曲霉MAC-8(Monascus anka)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UV)、亚硝基胍(NTG)和60Co多重复合诱变,选育到一株生产特性有明显改善的变异菌株MACF6.发酵试验表明,菌株MACF6发酵液色阶平均达到242 U·mL-1,菌丝体色阶达1.09ⅹ104 U·g-1,分别比出发菌株MAC-8提高了22.8%和19.8%.连续传代试验表明该菌株在遗传上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83.
为提高豆渣的可利用价值,本研究以米曲霉发酵豆渣与未发酵豆渣为试材,对豆渣中的总脂肪和可溶性总糖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豆渣的总脂肪含量由19.10%降低至18.77%(以干基计),其各脂肪酸含量变化不同;可溶性总糖由7.46%增至9.79%;氨基酸态氮由0.04%增至0.266%;小肽含量由1.615%增至5.741%,蛋白酶活力达345Ug/mL。米曲霉发酵豆渣可显著改变其营养和功能性成分,改善其加工特性。  相似文献   
84.
以红树林植物来源内生真菌构巢曲霉MA143为研究对象,对其ICI培养基发酵粗提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以期从红树林植物中分离得到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新化合物,用于如抗肿瘤、抗真菌等医药用途。采用萃取法、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RP-18反相柱层析等技术从中分离纯化得到了3个化合物。结合碳谱(13C-NMR)、氢谱(1HNMR)、质谱(ESI-MS)等波谱学技术及相关数据库检索鉴定出这3个化合物分别为:sterigmatocystin、Versicolorin A、Averufanin。红树林植物开发新型生物活性物质的潜能不可低估,开发其药物价值,发挥其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促进海岸居民对其加以保护和种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5.
为了优化玉米固态发酵生产红曲红色素的主要补加营养物,采用析因试验设计确定了紫红曲霉M144固态发酵红曲红色素的主要影响因子为葡萄糖、硫酸镁和酵母膏添加量,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优化分析确定了补加营养物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葡萄糖0.26%(w/w),硫酸镁0.43%(w/w),酵母膏0.25%(w/w),在此条件下红曲红色素红色价为2335.17U/g,色调为1.69,比未补加营养物时分别提高了55.67%和64.08%。通过对玉米固态发酵过程中补加营养物质的系统研究,提高了红曲红色素的产量和质量,可为玉米固态发酵红曲红色素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6.
曲霉毒素A(Ochratoxins,OTA)主要污染谷物,人畜食用被OTA污染的谷物后会发生中毒,OTA不但危害肾脏,而且侵害动物肝脏与胆囊,大量的毒素还会引起动物的肠黏膜发炎和坏死。本文就OTA中毒导致的仔猪步态不稳症状及其对肝脏和肾脏的毒害症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防制措施,希望人们在养殖过程中能有效预防OTA,加强对OTA的认知,将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87.
采用模拟饲料标准及高温高湿贮存条件的方法,比较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含量的变化.将饲料在设定条件下存放8周,利用国标检测方法每周检测1次,结果表明,肥育猪用浓缩料在相对湿度<67%和温度(22±2)℃的标准贮存条件下,2个月内霉茵毒素含量变化较小,饲料在相对湿度为(80±2)%和温度为(30±2)℃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存放35 d,黄曲霉毒素BJ含量为20.8 μg/kg,超过浓缩料毒素限量标准20μg/kg;存放56 d,赭曲霉毒素A含量为52.1 μg/kg,未超过标准限量100 μg/kg,因为赭曲霉增长速度比黄曲霉增长速度快,所以只要有一种霉菌毒素含量超过国家规定的限量标准,此饲料就禁止使用.  相似文献   
88.
米曲霉中性蛋白酶钝化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消除大豆饼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抗营养作用,提高大豆蛋白的利用效率,本文主要从中性蛋白酶加重、酶解温度、Na2SO3加量、不同金属离子和酶解时间等方面考察了米曲霉ZW-06所产中性蛋白酶对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剂的钝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豆粕中添加1∶500(质量比)的蛋白酶就能钝化豆粕中40%的胰蛋白酶抑制剂.温度对蛋白酶钝化胰蛋白酶抑制荆的影响很小,金属离子的加入普遍抑制蛋白酶对胰蛋白酶抑制荆的降解,酶解时间在30 min就能达到最大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89.
霉菌毒素是霉菌生长产生的次级代谢物,其高毒性和强致癌性严重威胁动物生产性能和人类健康,给畜牧业和食品工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研究霉菌毒素的毒性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霉菌毒素引起机体氧化应激,继而引发细胞毒性作用,如细胞凋亡、DNA损伤等。本文综述了主要的几种霉菌毒素吸收与代谢,重点阐述了由氧化应激介导的毒性作用,以期对霉菌毒素毒性机制有更加全面认识,为从缓解氧化应激的角度解决畜禽生产中霉菌毒素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0.
该文对米曲霉固态发酵豆粕生产大豆肽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的发酵原料(由豆粕和麸皮组成)中豆粕含量为95%,发酵温度35℃,初始pH为6.8,发酵时间102h。在此条件下,发酵得到的大豆肽转化率达62.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