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试验采用单增李斯特菌感染Be Wo细胞建立实验模型,利用MTT方法检测漆黄素细胞毒性,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试验分别验证了漆黄素抑制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以及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结果发现:漆黄素显著减弱了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同时抑制了NF-κB的激活,这说明漆黄素对单增李斯特菌致Be Wo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52.
【目的】在氧化应激条件下,研究海带岩藻聚糖及其级分对肉鸡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海带岩藻聚糖及其级分的免疫调节功能与抗氧化作用的关系。【方法】以叔丁基过氧化氢(tBOOH)为活性氧诱导剂,加入肉鸡腹腔巨噬细胞培养液中,测定细胞培养液中抗氧化酶的变化,巨噬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以及细胞因子IL-1和TFN-α等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用tBOOH处理后的巨噬细胞,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乳酸脱氢酶(LDH)和丙二醛(MDA)显著升高(P<0.05),SOD和GSH-Px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显著降低(P<0.05),NO、iNOS和呼吸爆发显著降低(P<0.05),细胞因子IL-1分泌量显著下降(P<0.05),表明细胞出现明显的氧化损伤。在培养液中加入海带岩藻聚糖及其级分,能够缓解细胞的氧化应激,使得细胞存活率上升,LDH和MDA降低,SOD和GSH-Px升高,免疫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海带岩藻聚糖及其级分具有抗氧化活性,不同级分的抗氧化活性存在差异,其中级分Ⅲ、级分Ⅳ的作用较强。海带岩藻聚糖对巨噬细胞的免疫促进作用与其抗氧化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53.
对超声辅助有机溶剂法提取鲜铜藻Sargassum horneri中岩藻黄素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岩藻黄素含量,以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提取溶剂、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对岩藻黄素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90%,超声时间18 min,料液比1 g∶5 mL,提取温度45℃,提取2次。此条件下岩藻黄素提取率达到0.292 5 mg/g鲜重(1.460 3 mg/g干重)。鲜铜藻中岩藻黄素的含量十分丰富,超声辅助乙醇提取岩藻黄素提取效率高、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54.
为研究水体重金属污染对经济海藻的生长和品质造成的严重影响,以经济褐藻铜藻Sargassum horneri为研究对象,在温度为15℃的条件下,研究了由Cd Cl2·2.5H2O配制不同浓度(0、0.1、0.5、1.0、5.0 mg/L)的重金属镉胁迫对铜藻生长、光合色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生理生化指标,以及对生物活性成分(岩藻黄素、褐藻胶和褐藻多酚)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藻体的特定生长率(SGR)在15 d内持续升高,0.1、0.5 mg/L Cd处理组的SGR在试验前10 d内逐渐升高,然后保持稳定至第15天,1.0 mg/L处理组的SGR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呈波动变化状态,而5.0 mg/L处理组的SGR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藻体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随胁迫时间呈不同的变化趋势,但在试验第15天时,各胁迫组藻体的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可溶性糖含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铜藻的岩藻黄素和褐藻多酚含量在不同浓度的Cd胁迫下均有极大程度的下降,且Cd胁迫浓度越高,降幅越大,而褐藻胶含量在Cd浓度≤0.5 mg/L胁迫下未有显著变化(P0.05),在Cd≥1.0mg/L时显著下降(P0.05)。研究表明,在铜藻产业化开发应用过程中,其养殖海域的重金属污染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5.
荧光假单胞菌岩藻多糖酶的生产和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康静  张品品  冯冲  陈红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400-9401
[目的]研究了荧光假单胞菌HNTO1液态发酵产岩藻多糖酶的条件,并对酶学性质进行初步探索。[方法]采用单因子试验。[结果]HNT01产酶的最适培养基组成为:海带粉2%、尿素2%、葡萄糖0.06%、磷酸氢二钾0.1%,发酵起始pH值6.0,250 ml三角瓶装液量为100 ml,30℃、160 r/min条件下培养76 h。该菌所产岩藻多糖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值为6.0。[结论]为进一步开发高附加值的褐藻类保健食品和医药产品提供必要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56.
金雀异黄素和环鸟苷酸调控离体葡萄果实花青苷积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离体‘巨峰’葡萄为材料,观察到金雀异黄素(GNT)对果皮花青苷积累的促进效应,而且证明GNT的诱导过程(约10 ~ 12 h)不需要光照,但其后的花青苷积累却依赖于光照。如果在GNT预处理后6 h内用环鸟苷酸(cGMP)处理,可以明显抑制GNT的促进效应,但在GNT预处理后12 h再用cGMP处理,则抑制效应消失。半定量RT-PCR检测表明,光和GNT诱导葡萄果皮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PAL、CHS和UFGT表达量上调,而对LDOX表达量无明显影响;cGMP处理抑制了GNT诱导的PAL和CHS等基因表达的促进作用,说明GNT和cGMP相互拮抗,共同调控葡萄果皮花青苷积累。  相似文献   
57.
大豆异黄酮是一类具有特殊生理活性物质.研究并建立了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籽粒中黄豆苷、黄豆黄素苷和染料木苷3种异黄酮成分含量的检测方法.同时,运用统计学原理对建立的大豆异黄酮测定方法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黄豆苷、黄豆黄素苷和染料木苷线性范围分别为1.25-20.0 μg·mL-1、0.625-10.0 μg·mL-1和1.25-20.0 μg·mL-1;回收率范围为97.1%-99.5%;重复性测定的相对相差均低于5%;不同实验室对黄豆苷、黄豆黄素苷和染料木苷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15%-3.42%、2.44%-4.84%和1.43%-3.06%.上述结果说明该方法的线性、准确度、精密度、同一实验室重复性和多家实验室的再现性评价结果优良,适合作为国家农业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相似文献   
58.
玉山 《花卉》2022,(3):37-39
迎春花是传统的盆景植物,清代苏灵在《盆玩偶录》一书中将其与"金雀、黄杨、绒针柏"并列为盆景四大家.迎春花为木犀科素馨属植物,在其家族中还有探春花、黄素馨等几个形态相似,名字相近的物种.其中的迎春花、黄素馨都有"金腰带"的别名,黄素馨还被称为野迎春、南迎春、大花迎春,而探春花的一个亚种也叫黄素馨(别名毛叶探春).  相似文献   
59.
2''-岩藻糖基乳糖( 2''-Fucosyllactose, 2''-FL)是一种岩藻糖化人乳低聚糖,具有预防肠道疾病、提高免疫力、促进大脑发育等重要生理功能。基于基因组水平,通过敲除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2''-FL合成前体物质相关代谢基因,如β-半乳糖苷酶基因(β-galactosidase, lacZ)、UDP-葡萄糖脂质载体转移酶基因(undecaprenyl-phosphate glucose-1-phosphate transferase, wcaJ)和GDP-甘露糖基水解酶基因(GDP-mannose mannosyl hydrolase, nudD),构建2''-FL合成底盘细胞;在此基础上,将外源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α-1,2-Fucosyltransferase, wbgL)和磷酸甘露糖变位酶基因(phosphomannomutase, manB)、甘露糖-1-磷酸鸟苷转移酶基因(annose-1-phosphate guanylyltransferas, manC)、GDP-D-甘露糖-4, 6-脱水酶基因(GDP-mannose 4, 6-dehydratase, gmd)和GDP-岩藻糖合酶基因(GDP-L-fucose synthase, wcaG)引入到大肠杆菌基因组中,探究在基因组水平过表达2''-FL合成基因对2''-FL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FL在所构建菌株B-05的摇瓶含量达到了1.99 g·L-1。进一步通过摇瓶发酵优化确定了最优发酵条件:IPTG诱导浓度为0.4 mmol·L-1、诱导时OD600为2.4,诱导温度为28 ℃。在此条件下,摇瓶中2''-FL合成量达到了3.92 g·L-1。最后在5 L发酵罐中,2''-FL含量达到了43.48 g·L-1。研究表明通过将外源2''-FL相关合成基因导入基因组中进行过表达,实现了2''-FL高效合成,为构建整合型2''-FL菌株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0.
岩藻黄质分布于褐藻、金藻、定鞭藻、硅藻、海洋浮游植物,以及牡蛎、蛤蚌等海洋资源中,研究表明其在减肥、抗肿瘤、抗氧化、调节血糖等多个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就岩藻黄质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