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6篇
林业   5篇
农学   58篇
基础科学   1篇
  25篇
综合类   130篇
农作物   5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基施沼渣液替代化肥氮对葡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氮元素含量为定量指标,设计1个全施化肥处理和5个基施沼渣液替代化肥氮处理,以期为大面积生产葡萄园基肥施用沼渣液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基施沼渣液替代化肥氮比例的增加,葡萄产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100%NZY处理产量最高,为18197.03 kg/hm 2;粒重和穗重呈现同样的变化趋势。随着基施沼渣液替代化肥氮比例的增加,萌芽至成熟天数、叶片SPAD值、新梢节间长、粗度、百叶鲜重及单叶面积等生长指标都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以150%NZY处理最高,表现出成熟期延迟,贪青晚熟,从而影响产量。基施沼渣液替代化肥氮可改善葡萄果粒品质,以70%NZY和100%NZY处理较好。随着基施沼渣液替代化肥氮比例的增加,葡萄果粒重金属Cu、Zn和Pb含量均有所增加,Cr含量则有所下降,Cd和As含量无明显变化。各处理中葡萄果粒重金属含量均低于相应的污染物限量标准(GB 2762—2005)。因此,本研究认为,综合葡萄产量和品质指标,沼渣液替代100%化肥氮可作为葡萄园定量化基施沼渣液的参考。  相似文献   
62.
为了实现稻田消纳罗氏沼虾养殖尾水过程中水稻稳产及养分利用效率最大化,设置CK(空白对照)、BC(添加生物炭)、TG(添加土壤改良液)、BT(生物炭及土壤改良液分别减半)4个处理,依据养分运移状况及水稻生长指标的比较,筛选适宜材料类型。结果表明,BC、TG及BT的添加对表层土壤(0~10cm)TN累积、土壤(0~25cm)TP累积及养分损失,BC、TG对土壤(0~25cm)TN累积及养分损失均存在正面效应;TG显著促进表层土壤(0~10 cm)NO3 -累积(P<0.05);除BC外,其他材料的养分表聚作用均促使TN、TP向根部运移(P<0.05);BT处理中灌浆期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TG和CK(P<0.05),材料处理组在第一节间长度均显著低于CK(P<0.05),其余处理间的差异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处理的理论和实际产量间的差异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综上所述,相较于其他材料,有效截留NO3 -为主氮素养分,提高养殖尾水养分利用率,降低淋洗污染风险;显著控制水稻底部节间生长,降低倒伏风险;且其对水稻生长及产量性状并无显著抑制作用,因而将其作为水稻消纳罗氏沼虾养殖尾水中养分利用效率提升材料具有一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3.
小麦茎秆实心度对茎秆强度的影响及相关性状QTL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QTL水平上研究茎秆实心度与强度的遗传关系及实心度对茎秆强度的影响,为小麦抗倒伏育种提供依据。利用普通小麦宁麦18与实秆小麦种质"武云实秆"的F2群体和F2:3家系,对小麦茎秆强度、实心度及影响实心度的相关性状包括厚径比、壁厚、茎粗和髓腔直径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对茎秆强度相关性状QTL进行分子标记定位及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小麦茎秆强度与厚径比、壁厚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髓腔直径呈极显著负相关。基于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定位,检测到与茎秆强度、厚径比、壁厚、茎粗和髓腔直径相关QTL共23个,分布在1B、3B、4A、4B、5A上,表型贡献率3.5%~44.0%。在染色体3B、4A和5A上的标记区间gwm547–gwm247、wmc718–wmc468和gwm156–gwm443均检测到贡献率很高的茎秆实心度相关QTL,说明在这3条染色体上可能存在控制茎秆强度的主效QTL。用普通小麦宁麦13(N13)×武云实秆的24个F7家系检验分子标记gwm247的可靠性表明利用标记gwm247选育茎秆实心度优于宁麦13的概率较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精细定位相关主效QTL以及分子标记辅助改良小麦茎秆强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4.
李风童  陈秀兰  孙叶  刘春贵  王腾  马辉  张甜  包建忠 《园艺学报》2016,43(Z2):2807-2808
 德国鸢尾新品种‘Yangzhou Elegant Bride’和‘Yangzhou April Fireworks’属中等株高品种,‘Yangzhou Pink Memory’为标准矮生品种,花期均为4月底,花色分别为紫罗兰色、粉色和黄色,浓香,耐寒,耐旱,耐瘠薄,冬季在江苏地区常绿,可在江苏以及北方地区露地越冬。  相似文献   
65.
高产优质中籼稻扬稻6号“理想株型”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扬稻4号/3021的F1经60Co-γ辐射的后代为材料,运用"高生长量、高库容量、高充实度"的选择模式、个体植株"大、挺、疏、透、实、优、"及群体植株"足、强、秀、抗、立"的选择指标,对M1~M10连续选择,构建扬稻6号"理想株型".系统分析扬稻6号株型的库容、茎系、叶系、群体以及抗逆特征,并讨论了长江中下游中籼稻"理想株型"构建的模式和田间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66.
针对油菜优质育种初期优质与高产的矛盾,使用“结合株型结构理论、注重亲本选配、使用聚合杂交、低世代系谱选择、高世代集团选择”的育种方法和思路,“十五”期间选育出了一批产量、品质同步提高的优质常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这些新品种突出特性为:产量水平较高,各期营养生长旺盛,植株较高,产量结构协调,每株有效角果数较多,结角层为华盖式或近似华盖式结构;品质指标较优;抗逆性较强。实践证明,聚合杂交育种在常规甘蓝型油菜育种中的正确使用,有利于同步提高常规甘蓝型油菜的产量和品质,也证明了常规油菜产量水平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相似文献   
67.
低温弱光对西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西瓜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低温(10℃)和弱光[200μmol·(m2·s)-1]对幼苗有关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品种(系)的冷害指数、叶片主脉结构伤害程度、膜透性、MDA含量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光合速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而叶片SOD活性、CAT活性、SPAD值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先增加而后降低。综合评价各项生理指标,5个西瓜品种(系)耐低温弱光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鉴20、59046、扬9808、早春红玉、8424。  相似文献   
68.
综述了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在中国兰花育种与快繁技术等方面取得的进展,指出了中国兰花研究与产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中国兰花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9.
扬两优6号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广占63—4S与扬稻6号杂交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集优质、高产、多抗、适应性广于一体,先后通过江苏、贵州、河南、湖北等省和国家审定定名,已在南方稻区10多个省(市、区)推广应用,是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品种结构调优、推动优质杂交水稻种子和优质稻米产业化发展的主体品种。  相似文献   
70.
组建了Bt和乙酰甲胺磷两类不同性质、不同LT50 剂量母液配对的类群A和B(以下简称A群和B群),其配对母液LT50的大小,前者均为"乙酰甲胺磷<Bt",后者均为"乙酰甲胺磷>Bt"。以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为试虫对两类群的系列体积混配组合逐一进行室内毒力测定,按同一死亡率观察时段范围,计算每一LT-p线所涉及的梯形面积,并将该面积定义为药效,亦即药剂致死作用的时间动力强度;以该面积的大小作为量化指标,再引申出计算动力增强系数Ⅰ和Ⅱ,运用于试验结果的药效分析。同时与其他不同药效量化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①在配对性质不同的类群A和B中,不同配对系列混配组合筛选出的"优良配比"数目不同。如A群有关配对的9个混配组合中,属于"优良配比"的一般仅在2个以下,而在B群内一般可达4~7个,表明B群的配对优于A群。② 配对的优越性与母液间LT50值的合理搭配有关。如配对 67.3/792.5 和43.6/473.1,其LT50的差异明显较大,致使动力增强系数Ⅱ较小,仅为73.5和 90.4;而LT50差异明显较小、或较适宜的配对80.57/90.36和23.76/45.31,其动力增强系数Ⅱ则较大,分别达110.3和10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