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0篇
  免费   549篇
  国内免费   815篇
林业   57篇
农学   234篇
基础科学   193篇
  607篇
综合类   2081篇
农作物   125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604篇
园艺   94篇
植物保护   19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434篇
  2011年   468篇
  2010年   340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280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2019~2020年以陕单 650(中熟)和东单 60(晚熟)为材料,设置 4个种植密度 6.0×104、 7.5×104、 9.0×104和10.5×104株/hm2,研究密度对玉米产量及子粒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密可以提高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的产量,陕单 650在密度为 9.0×104株/hm2时最优产量为 18 083.5 kg/hm2,东单 60在密度 7.5×104株/hm2时最优产量为17 472.9 kg/hm2。两个品种粒重及子粒含水率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陕单 650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天数、平均灌浆速率较东单 60均早 4 d和高 0.06 g/d;陕单 650和东单 60子粒平均脱水速率为 0.98%/d和 0.93%/d,陕单 650在生理成熟 4 d后子粒含水率迅速降至 25%。当密度为 9.0×104株/hm2时,陕单 650的叶片干物质转运率明显高于东单 60。通过适度增密提高产量、缩短生育期降低子粒水分的技术途径,协同实现陕西春玉米密植高产机械子粒收获生产。  相似文献   
92.
吕杰  闫振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446-8447
网络GIS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重要课程.结合当前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分析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研究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改革,以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3.
针对香菇初加工工艺繁琐劳动强度大,香菇初加工机械自动化程度低,剪切工艺不统一等问题,研制开发出一款自动化香菇初加工机械。该设备能够实现香菇的上料、定位、清洗、剪切、除杂、分离和回收连续化操作。由于香菇的生长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致使香菇的大小形态各异,因此香菇的定位一直是技术难点。该设备结合香菇的密度特性和其大致形状均呈雨伞状的特点,运用流体浮力的特性实现香菇的随行定位,由带式擒纵机构将其从流动水域内打捞进入剪切机构,分别进行香菇的菌柄、菌帽和杂质的分离处理,最终完成香菇初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94.
郝晓玲  索瑞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4,(14):4455-4457,4462
农机总动力是反映和评价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机总动力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指数模型、GM(1,1)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3种预测模型,其次,应用基于离异系数法、二次规划法、Shapley值权重分配法分别构建组合预测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各种组合预测模型优于各单一模型.最后应用基于Shapley值权重分配法对黑龙江省农机总动力进行组合预测,为制定农机动力发展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5.
李春明  王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278+9297
细辛属植物是园艺界的新兴的关注焦点。我国是细辛属植物分布中心。巴山细辛(Asarum bashanense Z.L.Yang)为陕西省新记录种。该研究对其早期有关的形态描述进行了增补,并且提供了核型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96.
以商洛市为例,介绍了"三品一标"产业的发展现状,讨论了存在的认证效益低、品种多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监管责任落不实、认证难度大、政策推动不够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优化技术服务、提升认证效率、提高认证质量、强化认证监管、争取政策扶持等建议。  相似文献   
97.
【目的】从土壤中筛选有机磷降解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和生长特性研究,为研制具有降解土壤有机磷功效的生物有机肥提供高效稳定的菌种。【方法】用解磷圈法和液体摇瓶培养法,分别以植酸钙和卵磷脂为惟一磷源,从采自陕西杨凌的农药厂排污渠、棉花地、果园、菜地等不同生态类型土壤中分离筛选有机磷降解菌,对其进行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确定其最适生长温度和初始pH值。【结果】从采集的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壤中共初筛分离出了25株有机磷降解菌,复筛选出解磷率较高的Z2-3、Z3-5、Z3-8、Z4-1 4株植酸钙降解菌和L5-2、L7-1 2株卵磷脂降解菌。其中Z2-3、Z3-5、Z3-8和Z4-1在植酸钙液体培养基中的解磷率分别达到64.2%,71.5%,67.2%和58.1%,L5-2和L7-1在卵磷脂液体培养基中的解磷率分别为76.7%和84.1%。生理生化特征测定结果和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表明,Z2-3、Z3-5、Z3-8、Z4-1、L5-2、L7-1株菌依次为变形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lecoglossicida)、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和土壤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agri)。植酸钙降解菌和卵磷脂降解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28~35和28℃,最适初始pH值分别为8.0~8.5和7.5。【结论】分离、筛选、鉴定出了解磷率较高的6株有机磷降解菌,获得了其最适生长温度和最适初始pH值。  相似文献   
98.
本研究通过PCR方法从小鼠(Mus musculus)基因组中扩增出Oct4启动子的CR4区和CR1区,将其克隆到真核报告载体pEGFP-1,构建了携带Dct4启动子片段的小鼠生殖细胞特异性报告载体CR1,4-pEGFP-1.用该载体转染多种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EGFP)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同时以半定量RT-PCR检测转染细胞中Oct4及其它生殖细胞特异性基因的转录情况.结果显示,GFP在小鼠胚胎干细胞、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和C2C12细胞中均不表达,而在P19细胞和睾丸细胞中表达.RT-PCR结果显示,Oct4在P19、睾丸细胞和生殖干细胞中特异性转录.这表明所构建的绿色荧光蛋白报告载体只在生殖细胞和多能生殖干细胞中内表达,该质粒可作为示踪生殖细胞的工具,同时也可以作为生殖干细胞多能性状态的一个监测标记.  相似文献   
99.
本研究通过牛(Bos taurus)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不同时间(0和10 h),剥除卵母细胞外周的颗粒细胞后继续培养,观察其与不脱颗粒细胞正常体外成熟培养卵母细胞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成熟培养0脱颗粒细胞的卵母细胞,与正常成熟培养的卵母细胞在成熟率(19.51%vs.80.14%,P<0.05)、卵裂率(27.08%vs.82.61%,P<0.05)和孤雌激活胚胎囊胚率(7.69%vs.21.71%,P<0.05)差异显著;成熟培养10 h后脱颗粒细胞的牛卵母细胞,与正常体外成熟培养的卵母细胞相比,在成熟率(82.71%vs.80.14%,P>0.05)、卵裂率(83.01%vs.82.61%,P>0.05)和孤雌激活胚胎囊胚率(19.30%vs.21.71%,P>0.05)无显著差异.向成熟培养10h脱颗粒细胞的卵母细胞内注射pVenus-Hlfoo mRNA,pVenus,pDsRed1-N1和重组质粒pDsRedl-Hle都能够得到表达.非功能标记基因显微注射组与对照组在卵母细胞成熟率(81.42%vs.82.03%,P>0.05)、卵裂率(75.24%vs.78.15%,P>0.05)和孤雌激活胚胎囊胚率(17.42%vs.18.82%,P>0.05)上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提示:在成熟培养10 h,剥离颗粒细胞不会影响牛卵母细胞的发育潜能,这一技术平台可以用于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分子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0.
刘冬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814-9816
以陕西省榆林市红石峡迎宾服务区的规划设计为例,借鉴九寨沟、武当山及华山华麓三大景区迎宾服务区的成功模式,归纳了红石峡旅游景区门户空间营造的设计原则,使门户空间规划设计符合其在整个景区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满足其在景区中所具有的功能及所提供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