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113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82篇
  90篇
综合类   204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王臻  吴连喜  苏伟  孙崇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089-14093
为了有效提取树冠边界、树冠顶点和树高信息,提出了一种考虑下层木高度的树高查找模型。该模型通过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分水岭方法分割滤波处理后的LiDAR数据和Quickbird影像获取树冠边界;取树冠内最高点作为树冠顶点,提取树高;并利用W eibull函数预测下层木高度。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自动有效地提取树冠边界,树高信息与野外实测的高度信息的R2=0.93,W eibull函数预测R2=0.93,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82.
王红玲  郑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995+16998-16995,16998
基于生鲜农产品具有保鲜时间短、易变质等特点,对生鲜农产品物流中心的选址进行优化,可缩短其流通时间并提高农产品保鲜率。以最低的生鲜农产品配送成本为目标,构建了选址优化模型,提出了相应的求解算法,并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3.
杨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336-16338,16341
通过综述前人观点,介绍了农业产业集群式供应链的内涵及特征。构建了由核心网络和支撑网络所组成的农业产业集群式供应链,并简述了这种供应链的3种运作模式: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的模式;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的模式;以连锁零售企业为核心的模式。并对农业产业集群式供应链的竞争力进行了研究,表明农业产业集群式供应链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能使得农业产业集群企业具有更强的创新和知识共享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敏捷的市场适应能力、独特价值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84.
曾益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3):2736-2739
针对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RFID(Radio fren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框架,讨论了几种不同的数据加密方法,通过编译RFID标签上的数据并进行哈希处理产品质量信息数据,设计了一种包含产品信息和公钥的RFID标签。最后,设计了一种基于网格技术的质量追踪分布式模型,该模型通过网格服务解决不同供应商之间的质量信息追踪问题,并通过一个实例来描述产品从加工到流通环节信息追溯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5.
鲁秀国  饶婷  张攀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270-272,276
采用农业废弃物核桃壳粉时Mn2+浓度为2 mg/L的模拟水样进行了静态吸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Mn2+浓度为2mg/L的50mL模拟水样,采用产地为新疆的核桃粉为吸附剂,当吸附荆粒径为1.0~1.6mm、用量为2.0 g、介质pH值为7.0、吸附时间为300min时,锰的去除率可以达到89.74%.随着体系温度的升高,...  相似文献   
86.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果园环境实时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燕德  吴滔 《湖北农业科学》2011,(21):4469-4472
针对传统果园环境状况的监测过程复杂、实时性差等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传感网络的果园实时监控管理系统,可对果园温度、CO2浓度、光照强度、土壤湿度进行动态监测。该系统利用无线传感器节点把采集的果园数据通过Zigbee技术传输到控制系统,然后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最后将结果直观反映给管理者。还实现了基于远程监控的多传感器融合系统。硬件设计包括单片机(MSP430F149)、传感器的设计及射频芯片(CC2420)组网实现远程通讯,试验证明该系统稳定,能够达到预期目的。该系统还能扩展更多参数指标,满足果园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87.
并购可以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能力,是扩张、发展规模经济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是企业获得发展重要战略。投资银行是我国资本市场中一个非常重要中介型机构,拥有着并购等方面专业的金融知识,又可提供专业的并购知识方面服务。  相似文献   
88.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黑龙江地区热量资源显著增加。从生态适宜度的角度分析了黑龙江地区改一熟制为大麦-荞麦二熟制的可行性。首先基于作物生育期特点及前人研究成果,利用温度、降水、日照和生态适宜度模型计算适宜度值,并通过生态适宜度与相对气象产量的相关分析确定作物减产临界值,以减产率为0、15%和30%作为作物适宜度划分阈值,进一步利用ArcGIS进行栅格叠加产生大麦-荞麦二熟制生态适宜度分布图,发现黑龙江部分地区已具备发展二熟制的生态条件。大麦-荞麦二熟制与传统种植模式对比,显示出明显的经济效益,即使灌溉一次仍有一定优势;最后从经济效益和劳动力需求两方面分析大麦-荞麦社会效益,表明大麦-荞麦模式具有较高推广度。  相似文献   
89.
将秸秆粉用氨基淀粉黏合剂均相包覆,并掺杂纳米二氧化硅(nano SiO_2),采用原位发泡、炭化处理技术制备成纳米SiO_2/氨基淀粉黏合剂秸秆炭(掺杂纳米SiO_2秸秆多孔颗粒炭,nano SiO_2/AR-biochar)。通过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热稳定性(thermogravimetry,TG)、扫描电镜-能谱扫描(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SEM-EDS)、比表面积与孔分析(Brunauer,Emmett and Teller,BET)、氮气吸附和压缩测试等技术手段对nano SiO_2/AR-biochar的孔结构特征、比表面积、微观形貌及压应力进行系统表征,并研究了nano SiO_2/AR-biochar对磷酸根吸附过程等温线及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掺杂nano SiO_2/AR-biochar孔结构分布匀称、比表面积大幅改善;TEM和SEM发现,掺杂nano SiO_2秸秆多孔颗粒炭材料的表面可形成类似海绵絮状结构,为炭材料提供较高的吸附位点;掺杂nano SiO_2可显著提高炭材料的机械压缩性能,当掺杂量为秸秆粉质量的6%时,压缩强度由3.89 MPa增加到7.96 MPa,增幅达104.6%。由于纳米SiO_2的掺杂,nano SiO_2/AR-biochar具有了更强除磷效果,且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在短时间内(5 min)其吸附率可高达18.42 mg/g,体现了该掺杂纳米二氧化硅秸秆多孔颗粒炭具有良好的除磷特性。  相似文献   
90.
裘雪梅  谢少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870-5871
[目的]研究广昌白莲蛋白的提取工艺,找出最佳的提取条件。[方法]分别采用直接提取、酸化提取和碱化提取3种不同的方法对广昌白莲蛋白进行提取,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来确定其最佳的料液比、pH值和浸提时间。[结果]广昌白莲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料液比1∶15、pH值7、浸提时间20h,此时的蛋白提取率为5.79%。[结论]该研究为广昌白莲活性成份的提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