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79篇
  免费   740篇
  国内免费   1255篇
林业   443篇
农学   896篇
基础科学   619篇
  2478篇
综合类   4198篇
农作物   313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4889篇
园艺   476篇
植物保护   2027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396篇
  2022年   831篇
  2021年   691篇
  2020年   691篇
  2019年   734篇
  2018年   494篇
  2017年   455篇
  2016年   604篇
  2015年   591篇
  2014年   878篇
  2013年   1007篇
  2012年   1590篇
  2011年   1586篇
  2010年   1246篇
  2009年   1357篇
  2008年   474篇
  2007年   1029篇
  2006年   703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6篇
  1956年   9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宋燕华  施韶亭  姬超 《北方园艺》2011,(12):203-206
农村信息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对于欠发达的甘肃农村经济,近年来虽然取得很大进步,但总体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还很明显。在客观数据的基础上,基于因子分析方法建立了综合评价农村信息化水平的模型,直观的比较了各省市的农村信息化水平,认为信息资源的利用情况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差异是评价农村信息化水平的决定因素,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切实可行的推进甘肃农村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3.
Symbiotic N2 fixation by lucerne (Medicago sativa) has capacity to provide significant inputs of N to agro-ecosystems, and the species has also been shown to scavenge soil mineral N and thus act as a sink for excess reactive N. The balance between these two N cycle processes was investigated in an extensive irrigated lucerne growing region where nitrate contamination of groundwater has been reported. We sampled 18 permanent pure lucerne stands under irrigation for standing dry matter, total shoot N, and N2 fixation using 15N natural abundance along with activity of the inducible enzyme nitrate reductase as indicators of use of soil NO3 by lucerne. On average 65% of lucerne N was obtained from symbiotic N2 fixation. Converting standing dry matter estimates to annual N2 fixation amounts we calculated average N2 fixation of 311 kg N/ha, including N in roots and nodules. Uptake of N from soil by lucerne was calculated to be 181 kg N/ha/year. We were not able to identify the source of this soil mineral N, although nitrate reductase activity of lucern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non-N2 fixing species examined.  相似文献   
54.
山起超 《农业工程》2020,10(2):26-28
气候、资源和水土等地理信息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GIS技术分析复杂多变的地理信息,可以进行有效的信息管理、分辨和测试。阐述了GIS技术的概念及其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并对GIS技术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5.
岭南私家园林是中国私家园林的独特流派,有其显著的风格特点.选取岭南私家园林的代表佛山梁园、东莞可园、番禺余荫山房、顺德清晖园,对其造园历史、园主思想、园景特点和造园特色进行梳理探讨,总结精髓,以启发更深研究和借鉴运用.  相似文献   
56.
为了研究矿区生态修复过程中植物对不同保水措施的生理响应,以常用修复植物苏丹草为研究对象,利用CIRAS-2型(PP-Systems)光合仪测定苏丹草的光合指标,探讨高温下苏丹草对不同保水措施的生理响应,以期为矿区生态修复中的保水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保水处理下苏丹草的光合速率Pn和瞬间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均呈“W”型曲线,蒸腾速率Tr日变化呈“M”型曲线。苏丹草的Pn有“午休”现象存在,主要受非气孔因素的影响。影响苏丹草PnTr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大气CO2浓度Ca、大气温度Tc、大气相对湿度RH。在土壤上覆盖火烧石和添加粉煤灰均显著增大了苏丹草的PnWUE,增强了苏丹草适应高温环境的能力。从Pn的指标来看,土壤表面覆盖火烧石处理比土壤中添加粉煤灰处理的效果好,但两者同时作用效果略低于单独用火烧石处理,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7.
Due to the growing interest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on cropping of wheat in optional late autumn terms, called facultative, genetic research and field evaluation were taken on four spring cultivars: Tybalt (NL), Monsun (DE), Ostka Smolicka (PL) and Bombona (PL), currently being recommended by breeders. The PPD gene analyze, expression level of dehydrine genes (WCS120 and WDHN13) in cooling test, and qPCR for RNA isolation and analyses of WCS120 and WDHN13 gene expression at the BBCH12 stage of wheat were estimated. Molecular analysis of PPD-D1 gene confirmed the presence of photoperiod sensitive allele ppd-D1b in all tested genotypes. The highest level of NRE WCS120 gene was detected in cultivars Tybalt and Bombona. Two-year field experimental study assessed the growth,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vity of facultative and spring crops of studied cultivars. Based on our results from field experiments and result of molecular analysis of alleles of PPD-D1 gene, the tested genotypes can be considered as potentially facultative genotypes.  相似文献   
58.
聂世全  崔振兴  王伟峰 《油气储运》2011,30(6):468-471,391,392
针对油罐内浮盘密封失效问题逐渐凸显的现状,分析了内浮盘静、动密封与油气空间的关系,总结了油罐内浮盘密封失效的主要表现,静密封失效包括:内浮盘盖板搭接面间出现缝隙孔洞,密封胶囊或舌形密封带与内浮盘外边缘间的挟紧部位出现缝隙,防旋导管与内浮盘盖板间不密封,浮盘自动通气孔、人孔与盖板间不密封;动密封失效包括:密封胶囊或舌形密封带与罐内壁间密封性能差,量油导管与量油导管护筒盖间的密封性能差,浮盘人孔盖与人孔座间的密封性能差,防旋转钢丝绳松紧度不满足浮盘安全运行要求。基于设计、施工、使用、检修4个环节分析归纳了内浮盘密封失效的原因,提出了优化设计、控制施工质量、控制内浮盘制造安装质量、内浮盘定期检测与管理、规范检修作业等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9.
不同春小麦品种耐低磷性评价及种质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筛选磷高效作物是充分利用土壤磷素和减少磷肥施用量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162份春小麦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苗期的株高、总根长、根表面积等8个指标的耐低磷系数进行分析,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春小麦苗期的耐低磷特性,初步筛选耐低磷材料,并进一步进行成株期的耐低磷特性鉴定,筛选出耐低磷材料和磷敏感材料,分析其在低磷下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春小麦材料苗期和成株期的各性状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并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小麦生长受抑制程度增强。通过主成分分析将苗期8个指标转化成4个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为82.60%),将成株期的10个指标转化为3个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为83.23%);采用隶属函数法计算耐低磷综合评价值(D)值,对D值进行聚类分析,将苗期的162份春小麦种质资源划分为耐低磷型(10份)、较耐低磷型(26份)、低磷较敏感型(91份)、低磷敏感型(35份)4类。选取耐低磷型材料(5份)和低磷敏感型材料(4份),进一步进行成株期鉴定,最终筛选1份耐低磷材料wp-35和1份磷敏感材料wp-119。通过分析其酸性磷酸酶活性,发现在低磷胁迫下春小麦根系和叶片中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均升高,且耐低磷材料的酸性磷酸酶活性高于磷敏感材料。本研究结果可为解析春小麦耐低磷特性、培育耐低磷品种提供种质资源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0.
施磷对苜蓿光合产物在根茎叶的分配及抗蓟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施磷后紫花苜蓿根、茎、叶中光合产物分配与苜蓿抗蓟马能力的关系,本试验以紫花苜感虫品种‘甘农3号’和抗虫品种‘甘农9号’为材料,以北方苜蓿蓟马类优势害虫牛角花齿蓟马(Odontothripsloti)为研究对象,设0mg(P_2O_5)·kg~(-1)(土)、27mg(P_2O_5)·kg~(-1)(土)、54mg(P_2O_5)·kg~(-1)(土)、81mg(P_2O_5)·kg~(-1)(土)和108mg(P_2O_5)·kg~(-1)(土)5个磷水平,分别记为P0、P1、P2、P3和P4,在苜蓿6叶期,按3头·株~(-1)接入牛角花齿蓟马,分别于苜蓿持续受害7 d、14 d和21 d时,评价苜蓿的受害指数,测量单株叶、茎、根生物量和根、茎、叶中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施磷水平的升高,‘甘农3号’和‘甘农9号’苜蓿的受害指数降低,总体以P3水平下最低;受害7 d时,两个苜蓿品种受害指数均下降但不显著;受害14 d和21 d时受害指数下降显著(P0.05)。施磷后苜蓿根、茎和叶生物量均显著增加,在蓟马为害前期(7d)和中期(14d)苜蓿受害较轻时,生物量向叶中分配较多;在受到持续较重的为害后(21d),苜蓿的生物量更多向根系分配,相应分配到叶部的生物量有所下降,茎秆中的生物量分配比例变化不显著。相对于‘甘农3号’,各施磷水平下‘甘农9号’分配到叶中的生物量更多。施磷后苜蓿根、茎和叶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显著增加,随着受害时间的持续,苜蓿根、茎和叶中的淀粉含量总体下降,而可溶性糖含量持续增加;在受害14 d和21 d时,‘甘农9号’的叶和根中的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明显高于‘甘农3号’。总之,施磷可有效增强苜蓿对蓟马的耐害性,在虫害压力适中时,施磷促进了苜蓿地上部分的补偿生长,虫害压力较大时,施磷保证根系的生长以维持其生存。随着受害时间的持续,苜蓿存贮型碳水化合物淀粉的含量趋向减少,根、茎和叶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升高,使较多的资源用于苜蓿光合器官和贮藏器官的构建。P3水平[81 mg(P_2O_5)·kg~(-1)(土)]为本试验中苜蓿最佳施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