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8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篇
  11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9株鸡杆菌进行了血清分型,并应用8条随机引物对该9株鸡杆菌和3个参考菌株(1株巴氏杆菌、1株大肠杆菌和1株链球菌)共12株细菌做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型研究。结果显示,9株鸡杆菌分别属于血清Ⅰ型(1/9)、血清Ⅱ型(3/9)和血清Ⅳ型(5/9)。所用8条随机引物中有3条呈现良好的多态性和稳定性,可产生差异显著的指纹图谱。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了不同菌株间的遗传距离,并依此绘制出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树状图。12株细菌共分为4个聚类群,其中9株鸡杆菌位于同一聚类群中,且又可分为4个聚类亚群。3个参考菌株各自形成一个独立的聚类群。不同血清型的鸡杆菌菌株具有相似的指纹图,同一血清型的菌株指纹图存在差异。结果表明,RAPD基因分型是目前鸡杆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分离鉴定比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2.
针对黄河三门峡湿地自然保护区建立,对其生态旅游资源进行预测评价,以期为今后保护区旅游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卡口法分析了环境容量、客源和市场等问题,对发展旅游业的前景进行了预测,提出了生态旅游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43.
豫西烟区烤烟生育期35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豫西烟区(包括三门峡市和洛阳市)10个气象基准站1971-2005年烤烟生育期(5-9月)逐旬日照时数资料,分析了该区域烤烟生育期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趋势,同时利用累计距平法和滑动t检验法进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35a内豫西烟区日照时数变幅较大,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其趋势系数为-25.4h/10a;整个生育期内5月和6月的日照时数最多,9月最少;伸根期日照时数的下降趋势显著(P0.05),其趋势系数(-11.5h/10a)成熟期(-11.3h/10a)旺长期(-2.6h/10a)。三门峡地区烤烟生育期的日照时数大于洛阳地区。突变分析表明,豫西烟区烤烟生育期的日照时数在1981年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44.
中华松针蚧Sonsaucoccus sinensis Chen雌雄异型,1a发生1代,雌虫2龄,终生被蜡质蚧壳,不爬出壳外。雄虫3龄,3龄若虫爬出壳外化蛹,进而羽化成虫。滞育期在6月下旬至8月中旬,滞育期解除后1龄寄生若虫蜕变为2龄无肢若虫,继续危害至10月份,并以2龄无肢若虫越冬。各虫态出现期因海拔和气温变化而有差异。海拔高、气温低发育迟,反之发育早。该虫主要是通过风、雨和人为活动等途径传播。化学防治的有利时机在初孵若虫期。  相似文献   
45.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使乡村成为资本青睐和占用的空间,并不断外化于村落空间形态等物质空间中。而乡村形态分化与居民感知差异微观透视了城乡关系的变化与村民生活方式的重塑,是村落规划、土地整治、农村居民点重构等的前提与基础。该研究基于空间句法模型,选取北京市半截河村和莲花池村为案例,探讨大都市郊区不同类型乡村空间形态与居民空间感知差异,识别乡村空间形态与感知差异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不同类型乡村空间形态存在较大差异,传统农业型乡村发展具有内聚性,村落空间形态同构性明显;休闲旅游型乡村发展外向性特征明显,村落空间形态与格局不断分化与重塑。2)不同类型使用者乡村空间感知分化显著,传统农业型乡村村民感知延续传统,生活空间感知频率远高于生产空间;休闲旅游型乡村村民对生产空间感知程度显著高于生活空间,外来群体意象图简单,空间元素多处出现断点。3)乡村空间形态和感知差异是多重因素相互制约的结果。最后,针对不同类型乡村空间形态差异及村民感知偏差,从完善内外交通网络、合理规划村落空间、维护乡村地方性以及分类引导资本投资四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为大都市郊区农村居民点重构与村庄发展规划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6.
莱芜黑猪原产于山东省莱芜市及周边地区,具有繁殖力高、哺育力强、肉味浓郁香鲜、抗逆性强、杂交优势明显等特点,是目前猪肉市场的特色品种。为了满足人们对特色猪肉需求,2014年笔者及团队引进了莱芜黑猪品种饲养繁殖,并进行了多种杂交组合或模式的试验。现就其相关生产性能测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7.
施用控释复合肥对烤烟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控释复合肥对烤烟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与不施肥对照相比, 施用普通复合肥和控释复合肥均能显著提高烤烟叶片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50~65 d)、抗坏血酸(As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35~65 d), 降低类胡萝卜素(80 d)、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2- )产生速率; 同时也一定程度提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 控释复合肥与普通复合肥相比, 对烤烟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48.
黄土高原泾河流域1960—2000年的年输沙量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订合理有效的水土流失治理政策,需定量了解流域的泥沙输移总量及其时空变化。以黄土高原多泥沙的典型流域泾河为例,按有连续水文观测数据的11个水文站的控制范围,把流域划分为11个河段,统计分析1960—2000年间的年均输沙量和输沙模数在不同年代的变化和空间上的差异。结果表明:1)20世纪60年代泾河流域年均输沙量为3.024 9亿t/a,年均输沙模数为6 672 t/(km2.a);输沙等级为强度,但空间分布不均匀,其中输沙等级为极强度和强度的河段面积占流域面积的72.6%,其年均输沙量占流域总量的86.0%;输沙等级为中度和轻度的河段面积占流域面积的27.4%,其年均输沙量占流域的14.0%。2)20世纪70年代以来,泾河流域年均输沙量开始减少,90年代已减至2.657 8亿t/a,较60年代下降了12.1%,减沙主要发生在输沙等级为极强度的河段,其减沙量占流域总减沙量的93.5%,尤其以降水较高、植被较好的西部地区为主要贡献区,而其他输沙等级河段的年输沙量基本保持不变。因此,在侵蚀性暴雨增加的气候变化背景下,植被稀疏、抵抗暴雨侵蚀能力差的半干旱地区应列为水土保持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49.
Wang  Xiaoguo  Ma  Tao  Yun  Ying  Li  Yan  Zhang  Jing  Liang  Hongyan  Yang  Xitian 《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2021,68(8):3309-3318
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 - Geographic featur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haping the phylogeographic structures of species.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is a widely studied medicinal crop....  相似文献   
50.
为探讨顺-冷杉醇合成基因NtCPS2对萜类代谢途径的影响,利用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 9编辑烟草顺-冷杉醇合成基因NtCPS2,并筛选出纯合突变植株,命名为‘8306’编辑系;比较‘8306’编辑系(T_2-26、T_2-45、T_2-48)与野生型(WT)在顺-冷杉醇、赤霉素含量及合成关键基因的生物信息学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8306’编辑系(T_2-26、T_2-45、T_2-48)顺-冷杉醇含量平均减少86.20%,赤霉素含量平均增加27.05%;顺-冷杉醇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表达量显著减小,赤霉素合成途径中正调控关键基因GA20ox表达量显著增加,负调控关键基因GA2ox表达量显著减小,并且GGPP(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成的关键基因DXR表达量增加。NtCPS2基因不仅影响赖百当类二萜代谢途径,有效降低顺-冷杉醇的含量,并且影响赤霉素萜类代谢,增加赤霉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