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0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20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六出花切花保鲜剂成分及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  谢利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9117-9119
选择SIS、BA、GA、蔗糖、8-HQC作为六出花预处液和瓶插液成分,探索不同成分及浓度对六出花切花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BA、蔗糖能明显促进六出花小花开放,以80mg/LBA和5%蔗糖效果最好;STS能有效抑制乙烯伤害,以1.0mmol/L效果最佳;GA在叶片保绿方面作用极其突出,以50mg/L效果最好;8-HQC适宜作六出花的杀菌剂,适宜浓度为300mg/L。在此基础上配制的综合预处理液,即5%蔗糖+50mg/LGA+1.0mmol/LSTS+300mg/L8-HQC+200mg/LVc保鲜效果最佳。瓶插液处理的3个GA浓度均有明显的叶片保绿效果,其中50mg/LGA效果最好;BA在瓶插阶段除有较好的叶片保绿效果外,在延缓切花开花进程和促进小花开放方面效果极为突出,适宜浓度为80mg/L;只含有8-HQC的瓶插液保鲜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2.
潘况一  黄秀兰  姜澄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46-15449,15466
基于北京市1975~2002年5期MSS和TM遥感资料及该区的地理资料,通过图像处理和GIS分析,探讨整个北京市域范围内景观组分的变迁规律以及生态环境的相应变化。研究表明:27年间北京市景观生态组分结构变化较大,自然景观组分略增,半自然景观组分大幅度下降,人文景观组分迅速增加,且主要由半自然景观转变而来,说明城市建设用地主要占用的是耕地,同时也表明人类干扰强烈;此外,在不同的时段,景观组分之间景观类型的转变也比较频繁,景观组分转换比例较大的是半自然景观组分,说明半自然景观组分是北京市的一种相对不稳定的景观类型。在生态环境方面,市域内自然景观组分的增加,主要是水体、城市绿地、植被覆盖度的增加,与1975年相比,北京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正在逐步提高,城市内部的环境质量也得到了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23.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挥发物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且与人们健康息息相关。在对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从挥发性有机物的概念、合成代谢、影响因素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分别阐述了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4.
渭河流域多尺度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渭河流域23个气象站1959—2014年的实测资料,对比分析了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在渭河流域的适用性,得出SPEI的稳定性更佳。继而采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研究该流域干旱发生频率与干旱强度,分析了近55年渭河流域不同时间尺度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尺度越大,SPEI波动的幅度越小。渭河流域SPEI在1991年发生突变,1991年后干旱加剧,干旱的发生存在14 a和7 a左右周期变化。年尺度干旱的发生频率呈东高西低的分布,中度以上干旱频率最高的地区为西吉、武功和天水周边,频率分别为14.28%、14.28%、12.5%;季尺度上整体的秋旱相比其它季节的干旱发生频率高,中度以上春、秋、冬三季干旱发生的频率天水盆地均最高,频率分别为21.4%、19.6%和8.9%,中度以上夏季干旱发生频率最高的是平凉,其频率为16.1%;月尺度上干旱强度的分布总体上是由东向西减小,其中干旱强度最大的是南部佛坪地区,干旱强度为30%,天水和海源地区近55年发生连续干旱过程的次数最多,可达22 a,该过程中连续干旱的月数大多为3~4个月,而吴旗站存在一次长达9个月的持续干旱过程。  相似文献   
25.
微生物脂肪酶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选用28日龄断奶仔猪128头,按遗传背景相同、体重相近(约8kg)的原则,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对照组、试验Ⅰ组(添加脂肪酶200g·t-1)、试验Ⅱ组(添加脂肪粉3%)、试验Ⅲ组(添加脂肪酶200g·t-1与脂肪粉3%),研究在常规豆粕-玉米型日粮中添加脂肪酶、脂肪粉及脂肪酶与脂肪粉配伍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豆粕-玉米型日粮中同时添加脂肪酶与脂肪粉可显著提高试验期末仔猪的体重(P0.05);在日粮中单独添加脂肪粉饲料报酬最低,试验期末仔猪体重最低;日粮中同时添加脂肪粉与脂肪酶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试验Ⅰ、Ⅲ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与试验Ⅱ组(P0.05);试验Ⅰ、Ⅲ组仔猪腹泻率低于对照组与试验Ⅱ组。  相似文献   
26.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gardenia fruits are geniposide and water soluble pigment crocin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 crocins and geniposide profiles of gardenia fruits from different cultivars and at the various stages of maturation. DPPH scavenging activity of gardenia fruits from different cultivars and at the various stages of fruit maturation was also assayed.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crocins in the gardenia at the various stages of maturation reveal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when ripening. However, geniposide content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ripening stage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when comparing crocin content of different gardenia from various cultivars and geniposide content also showed marked variety. Current study indicated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crocin and geniposide content in gardenia fruits at the various stages of maturation and DPPH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Data showed that, although crocins feature markedly less DPPH scavenging activity than gardenia ethanol extract, total crocin content of gardenias collected in various cultivars correlate, to a certain degree, with radical scavenging effects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r = 0.75).  相似文献   
27.
玉米抵御鞘腐病菌侵染的生理机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深入探讨玉米抗鞘腐病的机制,以高抗品种浚单20、9058及中抗品种郑单958、郑58为材料,测定了接种层出镰孢后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木质素含量及抗病相关基因PR-1、PR-2a、LOX、MPI和GAPc的表达量.结果显示:接种后不同抗性材料叶鞘部位的防御酶活性均上升,多数在6h达到峰值,且高抗材料酶活性增幅较大;供试材料的木质素含量均上升,且高抗材料的含量高于中抗材料;PR-1、MPI、GAPc和PR-2a等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呈上升趋势,而LOX的表达量变化趋势不明显.研究表明玉米对鞘腐病的抗性与防御酶活性、木质素含量及其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8.
结合微生物学传统培养和分子生物学现代技术,分析了无规聚丙烯(Po lypropy lene R andom,PPR)管、镀锌钢管和铜管3种室内给水管附生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结果表明,在以上3种管道上发育1年的附生生物膜中,分别有6种、5种和3种优势异养菌被分离出来;α变形杆菌纲优势异养菌所占比例在PPR管、镀锌钢管和铜管附生生物膜中依次增加,而β变形杆菌纲和放线菌纲优势异养菌所占比例则依次减小;镀锌钢管和PPR管附生生物膜中均存在作为优势异养菌的机会病原体,而铜管附生生物膜中则未分离出作为优势异养菌的机会病原体。  相似文献   
29.
以唇萼薄荷(M.pu leg ium)的叶片、顶芽、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顶芽为最适的外植体,最利于不定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 S+2.0 m g/L 6-BA+0.1 m g/L NAA,丛芽增值的最佳培养基为M S+2.0 m g/L 6-BA+0.05 m g/L NAA,最优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 S+0.05 m g/L NAA,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30.
以‘金煌’杧果(Mangifera indica L.‘Jinhuang’)为试材,通过RACE及PCR技术克隆得到叶绿素a/b结合蛋白CAB基因的cDNA全长,命名为MiCAB2(GenBank登录号:KT944730)。该基因全长为990 bp,含795 bp开放阅读框,编码246个氨基酸,与橄榄(Canarium album)亲缘关系最近。MiCAB2属于叶绿素a/b结合蛋白家族,其氨基酸序列中存在一个典型的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功能域、3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和4个N–肉豆蔻酰位点。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MiCAB2在杧果各组织中均表达且表达量差异较大,在成熟叶片中表达量最高,在花、胚胎、果实中表达量仅为叶片的1/50~1/12,在根和茎中极低;在花芽分化至开花期表达量呈迅速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趋势,在正常胚胎中呈下降后回升再下降趋势,而在败育胚胎中呈逐渐下降趋势;叶片在昼夜交替中,白天表达量明显高于夜晚,14时最高,22时最低。MiCAB2受不同催花药剂的诱导,乙烯利作用最为明显,硝酸钾次之,两者均为正向调控,而多效唑起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