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9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11篇
  37篇
综合类   104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77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了解兰州市城关区市政管网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2011年,连续3年对辖区内管网末梢水和二次供水进行定期监测,按照标准方法检测、评价。结果:2009-2011年,兰州市城关区饮用水合格率分别为98.71%、98.28%、100%。结论:2009-2011年,兰州市城关区市政管网饮用水合格率较高,基本满足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要求。  相似文献   
82.
以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为指导思想,通过调查黑河流域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状况,分析黑河流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探讨黑河流域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构建黑河流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并提出若干发展循环经济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3.
三基序蛋白21(TRIM21)与癌症、肿瘤及固有免疫等密切相关。为了快速检测TRIM21基因的表达,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TRIM21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常规PCR扩增该基因后克隆至pMD-18T载体上,测序并鉴定正确后制备重组质粒,以pMD-18T-TRIM21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进行荧光定量PCR并建立标准曲线。采用重复性、特异性及灵敏性等试验,成功建立了检测TRIM21基因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灵敏度高,最低检测下限为37.7 copies·μL?1,比普通PCR高出10倍。在3次独立的试验中,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较小,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同时,还能检出不同细胞中TRIM21的表达。因此,该荧光定量方法可为TRIM21的检测及临床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4.
通过驯化建立无血清悬浮培养型Marc-145细胞系,分析驯化传代对细胞特性的影响,为大规模生产疫苗用的宿主细胞提供基础。采用缓降培养液中血清浓度的方法,连续传代培养50代,并用无血清培养基进行悬浮培养驯化,对传代和驯化过程中的P10、P20、P30、P40和P50代细胞的形态、倍增时间、生长曲线、染色体和对蓝耳病病毒敏感性等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传代过程中Marc-145细胞均呈扁平多边形上皮样生长,P10代细胞倍增时间为34.15 h,P50代细胞倍增时间为36.16 h,P50代细胞倍增时间稍有延长但差异不显著。P10、P20、P30、P40和P50代的Marc-145细胞生长曲线均呈“S”形;P10代和P50代细胞染色体众数都集中在88~90条。接种病毒后,P10、P20、P30、P40和P50细胞TCID50间无显著差异,表明细胞传50代后,细胞特性没有发生明显变化。P50细胞进行无血清悬浮培养48 h后,细胞密度可达到4.14×106 mL-1。  相似文献   
85.
为使蔬果的食用不受季节限制且符合当下绿色健康的食品理念,蔬菜脆片应运而生,但不同蔬菜脆片的研制过程中所用的指标不尽相同。为了给蔬菜脆片研究与相关食品开发提供更科学、精准的评价指标,以蒲公英脆片研制为例,对蒲公英脆片生产工艺中膨化时间、膨化功率、马铃薯淀粉用量与物料厚度等因素对脆片品质影响进行研究。首先,利用变异系数法分析脆片的膨化率、硬度、脆度、模糊数学法感官评分等指标在脆片品质评价所占的权重。结果表明,对蒲公英山野菜脆片品质影响从大到小的指标依次为脆度>模糊数学感官评分>硬度>膨化率;再经过标准化并结合权重进行计算,得到对蒲公英脆片品质影响从大到小的因素依次为膨化时间>膨化功率>脆片厚度>马铃薯淀粉用量。  相似文献   
86.
本文在对甘肃省黄牛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全省黄牛资源的数量分布、品种类型、生产性能改良现状以及资源优化对肉牛产业化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7.
为了解入侵杂草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在当前(1970—2000年)和未来气候情景下的扩散动态,采用最近邻体距离法选取样本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选择环境变量,应用最大熵方法建立生态位模型用来预测当前(1970—2000年)和未来(2050年和2070年)气候变化下狼毒的潜在分布区,并应用Matlab软件计算气候变化下狼毒地理分布重心、平均海拔和等级分布区范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当前(1970—2000年)气候条件下狼毒种群的潜在分布区从西南到东北呈带状分布,适生区等级随纬度的增加逐渐降低;未来气候变化下狼毒的潜在分布区将向西南方向和高海拔地区扩散,平均海拔将增高638 m,高适生区面积增长尤为迅速,2050年的相对增长率达51%;高寒草地将成为未来狼毒扩散的主要区域,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对该区狼毒的防控。  相似文献   
88.
为了解我国毒杂草入侵可食牧草的机理,保护农业和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建立二维生灭过程毒杂草入侵模型。以当地可食牧草系统受到外来毒杂草入侵为背景,建模计算生态系统中的平均生物量和平均续存时间,并通过计算机模拟方法截取时间截面得到当地可食牧草和入侵毒杂草的空间分布数据,再进行空间分布类型的假设检验。结果表明,阻滞作用会限制可食牧草生物量的增长,使其在达到环境容纳量时不再增长。在对可食牧草加入阻滞项后,可食牧草由之前的第8个时间点推后到第12个时间点变为聚集分布,而此时毒杂草从第8个时间点提前到第6个时间点变为聚集分布。在对毒杂草加入入侵项后,可食牧草变为聚集分布的时间由第8个时间点变为第9个时间点,而毒杂草变为聚集分布的时间提前了1个时间点,由第7个时间点变为聚集分布。因此,可食牧草的阻滞增长和毒杂草的入侵作用均会对种群的空间分布产生影响,二者均推迟了可食牧草聚集的时间,同时使得毒杂草变为聚集分布的时间提前。  相似文献   
89.
本试验分别选用本场繁育的萨陶寒F1、陶寒F1、特寒F1羔羊各50只,按照不同杂交组合分为3组,进行从出生到6月龄饲养试验,观察各组合羊毛生长速度及外观品质,测定6月龄剪毛量和羊毛长度,并且观察各杂交组合在全舍饲情况下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并就萨陶寒F1代羊相对其他两组杂交后代的饲养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萨陶寒F1代羊产毛性能优于陶寒F1和特寒F1代羊。  相似文献   
90.
脑心肌炎由脑心肌炎病毒(EMCV)引起,主要导致猪脑炎、心肌炎及母猪的繁殖障碍,该病的发生与流行严重影响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论文综述了各种EMCV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为更有效的EMCV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