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10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根据GenBank中登录(登录号:AB115244)的鸭MHC-Ⅰα链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从鸳鸯鸭脾脏组织中克隆出鸳鸯鸭MHC-Ⅰα链基因,并进行T-A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所获得的鸳鸯鸭MHC-Ⅰα链基凶长909bp,编码303个氨基酸的多肽,含一个完整的鸳鸯鸭MHC-Ⅰα链胞外区成熟肽基因.序列比较发现.鸳鸯鸭MHC-Ⅰα链基因与GenBank登录的其它品种的鸭MHC-Ⅰα链核苷酸同源性为89.4%~91.0%,与人和其他动物的MHC-Ⅰα链胞外区成熟肽基因的氨基酸同源性为11.1%~79.3%,表明MHC-Ⅰα链胞外区成熟肽基因存在着种的多样性,且亲缘关系越近,同源性越高.鸳鸯鸭MHC-Ⅰα链胞外区成熟肽基因的成功克隆为进一步研究鸭MHC-Ⅰ基因表达、生物学活性和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2.
为了解鸭坦布苏病毒感(Duck Tembusu virus, DTMUV)染麻鸭的组织嗜性和排毒情况,应用RT-PCR方法检测鸭坦布苏病毒在麻鸭体内各组织的动态分布及和泄殖腔棉拭子的排毒情况。结果显示最早在感染第1 d于心脏、脾脏、肺脏、气管、胰腺、直肠可检测到鸭坦布苏病毒核酸的存在;至第7、9 d时,在各组织脏器中均仍能检测到该病毒核酸;至第21 d时,仅能在脑、胰腺和直肠中可检测到病毒核酸。病毒在脑和直肠中时间最长(25 dpi),胰腺(21 dpi)和肝脏(21 dpi)次之。对不同时间采集的泄殖腔棉拭子检测结果显示,于感染第1 d即能检测到该病毒核酸,25 d后即检测不到该病毒的存在。以上检测结果表明鸭坦布苏病毒感染雏麻鸭后能迅速入侵麻鸭各组织脏器,主要侵染肝、肺、肾、胰腺和直肠,并可通过粪便等途径向外界排毒。  相似文献   
103.
用大肠杆菌BL21表达了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强毒GA株的囊膜糖蛋白B(gB)基因,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龟泳(SDS-PAGE)分离表达蛋白条带,切下并碾碎后作为免疫原制备单克隆抗体。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得到1株GA株阳性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7C8。该单抗腹水的ELISA效价为1:2^12,IFA效价为1:800,与MDV不同致病型毒株CVI988、GA、RB1B、MD11、648A株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均呈IFA阳性。1:100稀释时与GA感染的CEF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中呈阳性。  相似文献   
104.
烟雾剂是通过烟雾等细小颗粒附着在橡胶树叶片上和树干上,发挥药效。根据环保、经济、安全、防效好、操作简便、符合相关技术指标的原则,判断烟雾剂发烟效果及相关指标;运用统计分析筛选最佳配比,确定百菌清烟雾剂的最佳配方及探讨发烟效果评价指标。结果表明,该烟雾剂评价指标符合技术指标及相关原则,满足实际应用要求。在此筛选标准下配制的烟雾剂,发烟效果良好,配制简便,使用方便、经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5.
海河流域水稻田氮磷地表径流流失特征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选取海河流域水稻田作为研究对象,在自然降雨条件下通过田间实测方法研究其氮磷元素地表径流流失特征.结果表明,氮磷元素流失率分别为0.7%和0.6%,流失负荷分别为4.77 kg·hm-2和2.08 kg·hm-2.在详细分析试验结果后,找出影响氮磷地表径流流失量的因素.其中颗粒态氮是农田径流流失的主要形式,并与径流量成明显正向相关,而磷素流失量则受施肥量和径流量双重影响,影响规律较氦素更为复杂,尚需进一步研究.进而得出结论:在北方干旱少雨的气候影响下,地表径流并非海河流域农田种植作物氮磷元素流失的首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6.
优异种质资源的发掘、研究与利用是水稻育种的重要基础。本文对66份全球水稻分子育种亲本材料的稻瘟病抗性、碾米及外观品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66份水稻种质资源中有11份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较优的抗稻瘟病种质材料,这些优质抗病材料对选育优质、抗稻瘟病新品种(组合)具有重要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7.
人参喷施“战氏生物农残降解剂”效果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 a生人参喷施"战氏生物农残降解剂",研究农残降解与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喷施该制剂,可多产鲜货0.17 kg.m-2,增幅为7.6%;试验区产品中的"六六六"和五氯硝基苯含量较对照区分别降低了39.4%和45.0%。"战氏生物农残降解剂"降解人参农残含量与促进增产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08.
大花蕙兰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花蕙兰是现在国际花卉市场上的主流花卉之一,深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现综述转基因技术中大花蕙兰转化基因、转化受体和转化方式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9.
化州橘红成年态茎段再生体系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外植体组织培养的方式研究了化州橘红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化州橘红外植体的最佳灭菌方法为2.5%次氯酸钠20 min+0.2%升汞8 min,可将污染率控制在15%以下、死亡率小于5%、萌芽率达60%以上;腋芽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T+BA1.0 mg/L+NAA0.4 mg/L,接种5~7 d后开始有腋芽萌发,每个外植体可长出3~4个芽,且后续生长良好;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T+BA0.25 mg/L+NAA1.0 mg/L+GA30.3 mg/L,且MT基本培养基中的蔗糖浓度以5%最适合,得到了较多茁壮且分枝多的增殖苗;在生根培养中发现,2.0 mg/L的NAA较有利于试管苗不定根的诱导.  相似文献   
110.
对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igma分别饥饿5、10、15 d(记为S5、S10、S15组)后再恢复投喂20 d,分析了饥饿和再恢复投喂后全鱼的生化组成.结果表明:饥饿结束时,S5、S10、S15组鱼的体重损失率分别为1.18%、8.36%、11.76%,其中S15组的体重和饥饿前有显著差异(P<0.05).在饥饿状态下,S5、S10组漠斑牙鲆全鱼蛋白质含量变化不显著,S15组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饥饿组脂肪含量逐渐下降,并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各饥饿组水分含量升高,且S15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饥饿组灰分含量高于对照组水平,且S10、S15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再投喂过程中,S15组蛋白质含量逐渐升高,各饥饿组脂肪含量逐渐升高,水分和灰分含量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