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2篇
  3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系统调查新疆伊犁河谷地区瓢虫资源种类,为天敌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采用网捕法和目测法,对新疆伊犁河谷地区9个县市14种典型生境90样点的天敌瓢虫种类组成与分布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共获1 173号标本,隶属于3亚科11属20种,其中优势种为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和方斑瓢虫Propylea quaturodecirnpunctata,中国双七星瓢虫Coccinulla sinensis (Weise,1889)为新疆新记录种。不同生境中瓢虫种类组成与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杂草生境瓢虫种类最为丰富,达13种,而苹果园生境瓢虫种类最少,仅为1种。物种多样性分析表明,不同生境系统中麦田与水稻田生境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为0.710 942、0.693 948,且丰富度指数也很高,而均匀度指数较差,为0.396 785、0.356 619,而且优势度指数也较低;而苹果园和桃树园前3个多样性指标都很低,优势度指数却最高;不同地区中尼勒克县和伊宁县的多样性指数都很高,各为0.703 382、0.667 679,并丰富度指数也很高,各为1.257 681、1.645 922,但这两县的均匀度指数较差,各为0.361467、0.289 969,优势度指数也较低;而特克斯县的多样性指数最低,为0.301 030,而且丰富度指数较低,为0.378 923,优势度却最高,为0.500 000。【结论】外界干涉越频繁,对瓢虫种类的分布、物种类群多样性均不利,群落结构较单一,生态系统越不稳定,影响伊犁河谷地区的瓢虫群落结构变化。在伊宁县、尼勒克县等地区以及瓢虫种类最为丰富的生境上加强瓢虫天敌的保护与利用,可最大限度发挥自然控害效应。  相似文献   
32.
建立高效、稳定的甘蓝枯萎病菌REMI转化体系,为进一步获得特定表型突变体及基因功能研究建立技术储备.利用REMI(restriction enzyme mediate intergration)转化方法,将线性化的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的pUCAT-PH质粒转化甘蓝枯萎病菌A6菌株的原生质体,摸索获得转化子最适的潮霉素筛选浓度以及不同限制性内切酶和酶量对转化效率的影响;利用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术对潮霉素抗性转化子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转化子的最适潮霉素筛选浓度为50 μg/mL;转化效率较高的限制性内切酶为HindⅢ,并且转化效率最高时的酶量为20 U.利用该转化体系构建了含1 050个转化子的甘蓝枯萎病菌转化子库,对转化子进行Southern验证,证明该转化体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3.
拮抗放线菌能够产生具有较高商业价值的生物活性物质,应用潜力巨大。本研究以桃细菌性穿孔病菌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 pruni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对峙法从已有拮抗菌库中筛选对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拮抗放线菌,发现菌株QH-16的拮抗效果最佳,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结合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特性,鉴定该菌为浑圆链霉菌Streptomyces globosus。离体测定其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及细菌具有很好的抑菌作用,琼脂平板打孔法测定对禾谷镰刀菌的抑菌带宽达14 mm;对枯草芽胞杆菌抑菌圈直径达24 mm。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菌株QH-16发酵产物的活性成分,通过硅胶柱层析、制备型薄层色谱(PLC)以及循环制备型色谱制备纯品化合物,经核磁共振法解析,确定其中的抑菌活性单体化合物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相似文献   
34.
为建立甘蓝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sp.conglutinans)转化子致病力评价方法,从接种方法、甘蓝品种、苗龄、病原菌接种体浓度等几方面探索,建立了一种评价甘蓝枯萎病菌转化子致病力差异的体系。结果表明:蘸根法和伤根法均适于甘蓝枯萎病菌转化子致病力的评价,其中伤根法更优;其他适合甘蓝枯萎病菌转化子致病力评价的因素有:甘蓝品种为‘中甘21’,苗龄为三叶期,甘蓝枯萎病菌孢子悬浮液浓度为孢子含量1×106个/mL。该致病力评价方法的建立为甘蓝枯萎病菌转化子致病力衰弱或增强突变体的筛选提供了方法支持,也为下一步尖孢镰刀菌致病机理的解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5.
溃疡病是葡萄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其果实品质和产量,选育和推广抗性品种是科学防治溃疡病的方法之一。采用刺伤接种枝条法,对保存的160份葡萄种质溃疡病抗性情况进行离体鉴定及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种质病斑长度范围是0.56~9.38 cm,共筛选出141份高抗材料、6份抗病材料;不同种群抗性顺序为野生(100.00%)>种间杂种(91.30%)>欧亚种(91.09%),不同用途抗性顺序为加工(100.00%)、其他(100.00%)>鲜食(92.37%)>砧木(66.67%)。研究明确了由可可毛色二孢菌引起的溃疡病在葡萄中的危害情况,可为葡萄抗溃疡病育种和新抗源筛选利用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为探明从不同病株分离的尖孢镰刀菌对莲藕致病力的差异,通过菌丝块接种的方式对莲藕发病情况进行测定,并选用3种化学药剂与2种生防菌剂进行室内平板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从发病莲藕病部分离出的尖孢镰刀菌Fusarium commune对藕块和藕叶的致病力最强,分别达100.0%与83.3%;从甜瓜病株分离的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也可使藕块和藕叶发病,但发病率仅分别为66.7%与33.3%。化学药剂中,硫·酮多菌灵的防治效果最好,浓度为1.0 mg/L时,抑制率可达100.0%;生防菌剂中的哈茨木霉菌(3.0 g/L)与枯草芽孢杆菌(3.0 g/L)对尖孢镰刀菌F.commune的抑制率分别达78.8%、65.0%;下一步可进行大田防效验证。  相似文献   
37.
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 (Poppius)作为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被广泛用于多种温室害虫的防控。由于该天敌具有在植物组织内产卵的特殊习性,其卵的发育离不开植物,导致筛选适宜的产卵基质植物一直是其规模繁育的重要基础。豆科植物不仅可以作为绿肥和保护型生物防治的功能植物,而且还可以作为东亚小花蝽的适宜产卵基质。因此,本研究以产卵量、产卵持续时间、卵孵化时间、卵孵化率及净生殖力等为指标,在实验室内评价了豇豆、菜豆、大豆、豌豆、绿豆和花生6种豆科植物作为东亚小花蝽产卵基质的适合度。结果表明:东亚小花蝽在绿豆上的总产卵量和净生殖力最高,分别为72.0粒和59.5头,显著高于菜豆、大豆和花生;卵孵化率最高的是花生,为86.79%,但与绿豆并无显著差异;东亚小花蝽在6种植物上的产卵持续时间无显著差异,在绿豆上卵的孵化时间最短,显著低于菜豆和花生。东亚小花蝽在绿豆上的产卵位置也优于其他植物,所以综合考虑绿豆为所试6种植物中东亚小花蝽的最适产卵基质植物。  相似文献   
38.
必洁仕牌消毒剂防治平菇黄斑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结果表明,在平菇黄斑病发病初期使用必洁仕牌二氧化氯消毒剂4 000倍液喷雾防治,其防效达到70%以上,可有效控制平菇黄斑病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39.
从秀珍菇超高压保鲜的包装袋中分离获得WM1002菌株,以其基因组为模板扩增获得该菌株的16SrRNA基因的序列,结果表明:该菌株与芽孢杆菌属菌株的基因序列同源性较高,GenBank登录号为HQ730134;以Neighbor-Joining(N-J)方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菌株WM1002同已知菌Bacillus velezensisCR-502、B.vallis mortis DSM11031、B.methylotrophicus CBMB205和B.atrophaeusJCM9070的遗传距离最近,相似性均达到99.8%,因此将菌株WM1002鉴定为Bacillussp.。  相似文献   
40.
海洋微生物是几丁质酶的重要来源。本研究从青岛海域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体中分离到一株产几丁质酶的细菌QDC01,通过形态、培养特征以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根据已报道的嗜水气单胞菌几丁质酶基因相关序列设计引物,克隆了QDC01几丁质酶基因,命名为ahchi(GenBank:JX863407)。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获得的基因序列及编码的蛋白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ahchi开放阅读框(ORF)长2 100 bp,无内含子,其编码的蛋白由699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74.875 kD,等电点为5.81。序列比对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subsp.hydrophila)ATCC 7966T几丁质酶基因(GenBank登录号:CP000462)的相似性最高,为98%;相应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系统进化分析以及Ahchi的保守结构域分析表明,Ahchi属于Ⅰ型几丁质酶,糖苷水解酶19家族。采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和HindⅢ)双酶切法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0a(+)-ahchi,并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成功表达。在基础产酶发酵条件下,菌株QDC01所产粗酶液酶活力达0.21 U/mL,采用文献报道的优化产酶发酵条件,菌株QDC01所产粗酶液酶活力可达0.58 U/mL,是前人报道的产几丁质酶嗜水气单胞菌SWCH-6所产酶活力的1.49倍,同时也高于已报道的气单胞菌(Aeromonas sp.)CJ-5的酶活力(0.41 U/mL),为微生物源几丁质酶开发应用提供了又一优良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