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1篇
农学   59篇
  44篇
综合类   358篇
农作物   70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57篇
植物保护   5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研发新型农用杀菌剂的活性物质,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抑制法,测定镰刀菌酸对水稻稻瘟病菌和稻曲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镰刀菌酸对水稻稻瘟病菌和稻曲病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对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值分别为326.36、8.27mg·L~(-1),对孢子萌发的EC50值分别为40.17、222.93 mg·L~(-1)。此外,盆栽试验发现,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喷施400mg·L~(-1)镰刀菌酸,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为66.72%;而在水稻破口前7d喷施400mg·L~(-1)镰刀菌酸,其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可达63.08%。  相似文献   
82.
为筛选出对建兰茎腐病防效好的增效混剂,室内测定6种杀菌剂对建兰茎腐病原菌尖孢镰刀菌的毒力及其联合作用。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对建兰茎腐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中浓度EC50的由小到大依次为: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多菌灵和肟菌酯、噁霉灵和代森锰锌;设定的4组混剂配方,苯醚甲环唑+多菌灵、多菌灵+肟菌酯混配表现为增效作用,苯醚甲环唑+多菌灵混配的最佳有效成分质量配比为5∶5,共毒系数为378.63;多菌灵+肟菌酯混配的最佳配比则为8∶2,共毒系数为247.80。可见,苯醚甲环唑+多菌灵和多菌灵+肟菌酯合理比例混配能较好防控建兰茎腐病的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83.
为建立更适宜的霍山石斛离体培养体系,选取霍山石斛原球茎和试管苗作为材料,比较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原球茎增殖的影响以及不同基本培养基、马铃薯粉、活性炭、IBA等因素对试管苗壮苗生根情况的影响。结果显示,6-BA是霍山石斛原球茎增殖的主要影响因素,在1/2MS+0.2mg·L~(-1) 2,4-D+0.2mg·L~(-1)6-BA+0.4mg·L~(-1) KT的培养基中原球茎增殖系数最高;活性炭是影响霍山石斛试管苗壮苗生根的主要因素,在1/2MS+1.25g·L~(-1)马铃薯粉+0.5g·L~(-1)活性炭+0.4mg·L~(-1) IBA的培养基中试管苗壮苗生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4.
黄色黏虫板对设施番茄烟粉虱种群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设施大棚条件下测定比较了黄色、绿色、蓝色、红色、紫色和粉红色等6种不同颜色的黏虫板对烟粉虱成虫的诱集效果,并设置黄板高度和密度不同处理,研究了黄板对烟粉虱成虫诱集量的影响及对烟粉虱成虫种群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黏虫板颜色对烟粉虱成虫的诱集效果影响显著,黄色黏虫板对烟粉虱成虫的诱集量最高,其他依次为绿色黏虫板蓝色黏虫板红色、紫色和粉色黏虫板。悬挂高度对黄色黏虫板的诱集量影响显著,番茄冠层上部15cm、冠层和冠层下部15cm处黄板诱集量显著高于冠层上部30cm和冠层下部30cm处的诱集量。黄板对温室内烟粉虱成虫种群具有明显的控制效果,悬挂密度0.06、0.09、0.12片·m-2黄色黏虫板后的第8周,对烟粉虱成虫种群的控制效果分别达54.18%、67.29%和80.01%。因此,黄板诱杀可用于控制设施大棚烟粉虱成虫种群。  相似文献   
85.
日本刀角瓢虫对烟粉虱种群的控制作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日本刀角瓢虫对烟粉虱的捕食作用和功能反应,并通过田间笼罩试验评价了日本刀角瓢虫对烟粉虱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日本刀角瓢虫成虫和各龄幼虫均可捕食烟粉虱各虫态,其中单头瓢虫雌成虫对烟粉虱卵、1~4龄若虫的日均捕食量分别为640.8粒和514.4、306.0、136.1、70.4头;单头瓢虫1~4龄幼虫对烟粉虱卵的日均捕食量分别为57.8、133.7、403.7、660.9粒;瓢虫雌成虫对烟粉虱卵的功能反应模型属HollingⅡ型,瞬间攻击率(α)为1.0144,处理猎物时间(Th)为0.000 7,单只雌虫每日最大捕食量(1/h)为1 366.78粒;在田间笼罩实验中,释放瓢虫后的第6周,与对照相比,每株释放1、3、5对瓢虫对烟粉虱成虫的控制效果分别达55.31%、73.25%和84.33%,对烟粉虱卵+若虫的控制效果分别达53.82%、83.14%和91.79%。  相似文献   
86.
植原体原称类菌原体,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物,主要靠韧皮部取食的刺吸式昆虫介体传播。本文从4个方面综述了植原体的研究概况:(1)植原体的分类,包括了传统分类和16SrRNA分类系统;(2)植原体的分子检测方法,包括血清学法、核酸杂交法、PCR法和LAMP检测方法;(3)植原体的传播,包括媒介昆虫类群如叶蝉、蜡蝉和木虱及其传播过程;(4)植原体的综合治理,包括加强检疫、治理寄主植物和治理介体昆虫。此外,还对植原体的今后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7.
在室温下采用微滤-超滤-纳滤多级膜分离纯化木豆叶提取液,分析木豆叶提取液主要有效成分在膜处理前后的保留情况。结果表明,微滤能截留提取液中15.78%的黄酮类物质,超滤能截留提取液中62.52%的黄酮类物质,而纳滤能截留提取液中97.92%的黄酮类物质,溶剂除去率达到了50%,木豆叶提取物中黄酮纯度可达50.13%。超滤浓缩液中牡荆苷含量可达0.069mg·g~(-1)(HPLC),异牡荆苷含量为4.31mg·g~(-1)(HPLC)。经过膜处理,显著提高了木豆叶提取液的分离效率,达到了较好的高效浓缩和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88.
采用SRAP技术对24份杂交兰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筛选出的11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19条谱带,其中102条为多态带,多态性比率86.1%,平均每对引物组合产生9.3个多态性位点。各种质之间的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43~0.98,平均为0.67。UPGMA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69处将24份供试材料划分为5个类群,较好地揭示了杂交兰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可为杂交兰种质资源利用、杂交育种亲本选择及杂种后代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9.
在秋季生产条件下,探讨不同的播种期对超甜玉米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产量影响:通过不同播种期各品种产量的多重比较,在福建适当迟播,可以提高产量;通过不同品种在不同播种期的产量情况的多重比较,在试验设计的5个播种期中,早熟品种随着播种期的推迟,产量不断提高;中、晚熟品种随着播种期的推迟,产量先增后略微减少;(2)品质影响:播种期对果皮厚度和含糖量的影响不显著,对水分含量和皮渣率有显著影响,特别是晚播可以提高水分的含量,从而延长采收期,秋植超甜玉米最适采收期平均可以达8d,长于春播的2~4d  相似文献   
90.
应用菌丝间拮抗反应对17个我国南方部分产区的灵芝栽培品种菌株进行分析,应用ITS-RFLP技术和ITS序列聚类进行分类鉴定,采用亲和试验进行鉴定结果验证。结果表明:收集到的17个栽培菌株可以分为3个聚类群,分别为赤芝Ganoderma lucidum菌株11个,紫芝Ganoderma sinense菌株1个,还有5个灵芝菌株属于无柄灵芝Ganoderma resinaceum;不同产区选用的栽培灵芝菌株不尽相同,收集的鹿角灵芝、松杉灵芝其实为赤芝,而开平灵芝、0057等则是无柄灵芝。本研究有助于纠正菌种使用混乱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