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51篇
基础科学   4篇
  4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50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新冬48号是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采用三系杂交方法自主选育的高产、抗倒伏冬小麦新品种,2015年通过新疆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新疆北疆麦区种植。结合该麦区的生态气候特点,对播种用种、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为核心技术进行规范,形成一套适合该区域应用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以期为新冬48号新品种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生产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2.
为探讨果树修剪枝条还田对土壤养分及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本试验以一年生平邑甜茶幼苗为试材,设置添加枝条碎片、添加枝条碎片并接种蚯蚓两个处理,以既不添加枝条又不接种蚯蚓为对照(CK),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量碳(MBC)、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EE-GRSP)、N、P、K速效养分的变化及平邑甜茶叶片的光合荧光指标响应特性。结果表明,添加枝条增加了土壤中MBC、EE-GRSP、N、P、K速效养分的含量,且前期增加迅速。其中,添加枝条处理在40 d时MBC含量增加最多,较CK提高61.3%;在60 d时EE-GRSP含量最高,较CK提高82.9%;在60 d时土壤速效N增加最为显著,较CK提高70.5%,而速效P、K则均在20 d时增加最为显著,分别较CK提高66.5%、66.8%;同时,平邑甜茶叶片净光合速率(Pn)提高42.1%,光合性能指数(PIABS)提高7.2%。而添加枝条并接种蚯蚓处理较添加枝条处理更有利于增强这种促进效果,可能与接种蚯蚓后更利于枝条分解、增加养分释放及土壤性质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73.
[目的]为了筛选出促进甜菜种子萌发的引发剂,研究不同引发剂对甜菜种子萌发的影响,为甜菜丸粒化物料奠定基础, [方法]本研究利用甜菜种子TD305为试验材料,采用蒸馏水、水杨酸、赤霉素作为引发剂对甜菜种子进行处理,设置不同浸泡时间、不同浓度梯度,并对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进行测定。[结果] 结果显示蒸馏水对于种子萌发时间在30min左右为宜。水杨酸处理甜菜种子的适宜浓度为0.05、0.1、0.2和0.5 mmol/L。赤霉素处理对甜菜种子的适宜浓度为0.05、0.1和0.2 mmol/L。[结论]结果表明在适宜时间和浓度下,蒸馏水、水杨酸、赤霉素这三种引发剂均对甜菜种子萌发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时间过长或者浓度过高反而有抑制作用。三种引发剂比对结果表明,发芽势:蒸馏水>水杨酸>赤霉素;发芽率:蒸馏水> 赤霉素>水杨酸;发芽指数:蒸馏水> 赤霉素>水杨酸;活力指数:赤霉素>蒸馏水>水杨酸。  相似文献   
74.
葡萄大棚栽培前期促成、后期避雨(简称促成-避雨栽培)模式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保护性栽培模式。试验通过对弗蕾无核枝条生长量、物候期、果实品质及病虫害防治等的调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棚栽植可以有效的规避晚霜的伤害,提早萌芽,新稍生长量显著高于露地栽培,物候期比露地栽培的早7d左右。且病虫害发生显著低于露地栽培,防病次数少于露地栽培,药品也多用于预防病害发生,浓度较低。大棚栽培的葡萄果面干净、果实鲜红靓丽,单粒重、单穗重均比露地栽培的高,可溶性糖高于露地栽培。因此大棚栽培的弗雷无核葡萄果实品质和商品性都好于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75.
为了探索适宜新疆棉花机采模式的滴灌带最佳布置方式,以‘新陆早61号’为试验品种,研究2种机采滴管方式(一膜两管六行和一膜三管六行)对棉花生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一膜两管六行的边行棉花生育前期生长缓慢,在出苗率,生育进程,农艺性状均显著低于内行棉花.一膜三管六行的棉花边行内行生长差异小,棉田长势均匀.一膜三管六行的棉花的产量和效益分别比一膜两管六行处理的棉花高出255 kg/hm2和1500元/hm2.生产上更应该推广一膜三管六行的机采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76.
【目的】寻找与新陆早棉花品种农艺和纤维品质性状相关联的分子标记,鉴别与这些性状相关的优异等位变异及携带优异等位变异基因的典型载体材料,为新陆早棉花品种分子设计育种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筛选出分布于26条染色体且多态性高的75对SSR标记对51份新陆早棉花品种进行多态性扫描;采用R语言编程软件对多环境的表型性状绘制boxplot图;在对供试材料进行群体结构和连锁不平衡分析的基础上,利用TASSEL软件中MLM(mixed linear model)方法进行分子标记与15个性状的关联分析;依据计算的表型效应值,鉴别和统计优异等位变异的位点及典型材料。【结果】通过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51份新陆早棉花品种划分为4个亚群结构。针对15个表现型性状的BLUP(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鉴别出极显著和显著相关的性状。分析结果显示,在4种环境条件下,棉花5个性状(果枝始节高、果枝始节数、衣分、纤维上半部长度和短纤维率)变化趋势稳定,10个性状(株高、果枝数、叶枝数、有效铃数、单铃籽棉重、单铃皮棉重、马克隆值、比强度、纤维整齐度和纤维伸长率)较稳定。通过关联分析,获得与农艺性状相关的等位变异位点117个(P<0.05),其中对9个农艺性状贡献率(R2)最大的等位变异位点分别为:BNL3650b(株高,R2=11.78;果枝始节高,R2=20.80;果枝始节数,R2=11.54)、NAU3995c(果枝数,R2=14.86)、BNL119b(叶枝数,R2=9.7)、NAU3995d(有效铃数,R2=14.98)、BNL3255a (单铃籽棉重,R2=11.11)、NAU1071a(单铃皮棉重,R2=10.15)和BNL663a(衣分,R2=12.42)。与纤维品质相关的等位变异位点55个(P<0.05),其中分别对6个纤维品质性状贡献率最大的等位变异位点为:NAU1103b(纤维上半部长度,R2=6.4)、NAU1071a(纤维比强度,R2=7.57)、BNL3140b(马克隆值,R2=12.06)、BNL3650b(纤维整齐度,R2=13.47)、BNL1421a(短纤维率,R2=13.04)和BNL2960b(纤维伸长率,R2=11.67)。共检测到39个与农艺(29个)和纤维品质(10个)性状相关的位点(P<0.01),对表型变异解释率范围为6.45%-20.8%,平均值为11.14%,同时检测到与2个以上性状相关联的位点47个。携带优异等位变异基因的典型材料共计17份。通过与已经报道的棉花农艺和纤维品质性状相关的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比较,检测的27个QTL在前人研究中已经报道,其中BNL3650(纤维整齐度)、BNL3033(马克隆值)、NAU3254(纤维伸长率)、GH132(衣分)、TMB1618(比强度)、BNL1421(比强度和纤维整齐度)和BNL119(纤维伸长率)7个QTL具有相同的关联性状。【结论】51份原种新陆早棉花品种的群体遗传结构简单,连锁不平衡水平低,表型性状在2种环境条件下变化趋势较稳定。基于SSR的关联分析,发掘了一些与农艺和纤维品质相关的优异等位变异基因及典型材料。  相似文献   
77.
近年来石河子垦区冷棚苹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冷棚苹果主要病虫害也日显突出。本文作者分析了该地区苹果病虫害发病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技术措施,以促进当地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8.
环剥技术对火焰无核葡萄果实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火焰无核葡萄环剥的最佳时间及环剥量,本试验对火焰无核葡萄不同环剥时间、不同环剥量对火焰无核葡萄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火焰无核葡萄花前环剥,可以通过加强营养刺激,促进未受精花朵坐果,有效地减少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花后12 d进行环剥,可有效地增大果粒,同时应配合疏花疏果,避免果穗偏大而降低品质。果实开始着色时进行环剥,可有效地增加花青素含量,提前着色,提高糖度和硬度,提早成熟、提高果实品质。结果枝环剥宽度为3 mm效果较好,成熟期提前较明显。  相似文献   
79.
反光膜对北疆滴灌葡萄生长、光合作用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裸地、PE膜、反光膜3种覆膜滴灌栽培弗雷无核葡萄大田大区试验表明,反光膜增加葡萄园土壤深层(40~60 cm)和行间含水量,提高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加葡萄对氮、磷、钾的吸收,促进葡萄生长,增加葡萄枝条长度、叶片数、节间数、日生长量、枝条鲜重、干重,增加葡萄产量,提高果实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果皮硬度,葡萄提早10 d采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葡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表现为反光膜>PE膜>裸地。  相似文献   
80.
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甜菜研究所根据甜菜生理习性及新疆各地糖区土壤和气候条件差异,制定了新疆甜菜高产高糖相应的栽培规程,其核心是五大关键技术,即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确定最佳种植密度,施肥比例、方法及时期,科学灌水,病虫草害防治。本文紧紧围绕该关键技术,从理论上论述甜菜达到高产高糖的成因。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做出指导,对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助力广大甜菜种植户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