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48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目的】棉花脱叶催熟是实现机械采收的前提。噻苯隆和乙烯利混用是我国目前主要的脱叶催熟方式。鉴于不同棉区的环境条件和种植模式差异较大,研究了不同棉区噻苯隆和乙烯利的适宜用量及配比。【方法】于2018年在黄河流域棉区的河北河间、河北邯郸、山东德州和山东无棣、长江流域棉区的江苏大丰、北疆棉区的石河子Ⅰ和Ⅱ、南疆棉区的轮台和沙雅共9个地点开展田间试验,设50%(质量分数,下同)噻苯隆可湿性粉剂和40%乙烯利水剂3个混用处理,每公顷用量分别为450 g+1 725 m L(T1)、600 g+3 000 m L(T2)、600 g+4500 m L(T3),噻苯隆和乙烯利有效成分配比分别为1∶3、1∶4和1∶6,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结果】在江苏大丰,药后16 d各处理脱叶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在其他8个试验点,大多数处理药后14 d的脱叶率显著高于对照,且自然脱叶率越低提高幅度越大;但噻苯隆和乙烯利不同用量及配比之间的脱叶率差异不一致,且大部分情况下差异不大。部分地点某些处理药后14~16 d的脱叶率可达到90%。不论药前吐絮率低或高,药剂处理14~16 d后,与清水对照相比吐絮率未表现出明显的增加;然而,药前吐絮率较低的试验点药后吐絮率增幅大,反之,吐絮率增幅小。噻苯隆和乙烯利混用对大部分试验点的产量和纤维品质无显著影响。【结论】药后14 d左右,噻苯隆和乙烯利混用的脱叶效果比较明显,不同剂量和配比之间无一致性和大的差异;催熟效果相对较差,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影响不大。综合考虑脱叶催熟效果的稳定性和药剂成本,初步建议各棉区每公顷应用600 g的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和3 000 m L的40%乙烯利水剂进行脱叶催熟。  相似文献   
42.
主要介绍新石K21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3.
为提高弗雷无核葡萄贮藏性能,本文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技术、花果管理技术、水肥管理和致腐菌防治方面综合阐述了弗雷无核葡萄采前耐贮优质果生产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4.
苹果优质丰产的前提是适于本地区的建园和适当的栽培管理技术。本文作者主要针对石河子垦区冷棚苹果幼树当年建园管理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以促进苹果产业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45.
主要介绍新石K27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性、适宜种植的地区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6.
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以磨光、清选、分级为主要工序的甜菜种子加工工艺流程,同时按照GB19176-2010所制定的相关指标,选择了相应的加工设备,并得出了该机械在加工甜菜种子过程中的最佳操作参数.  相似文献   
47.
小群体样本繁殖时,基因不能充分自由分离与组合,导致群体内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称之为遗传漂变。遗传漂变会改变甜菜生物学性状和经济学性状。以H9A、H9B为单株材料提纯不育系和保持系育种实践中,生成的各系之间产质量性状多呈显著或极显著区别;以N3019创新选育不育系和保持系,生成的各系生物学性状发生多类型分化,块根产量、产糖量与原始群体比较多呈显著或极显著变化,含糖率出现高低分化,或极显著降低,或无显著提高。针对甜菜育种实践,提出了避免发生遗传漂变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48.
早熟棉花杂交种新陆早70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介绍了新陆早70号的选育过程,在新疆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植株特征、产量、品质、抗病、抗虫性状表现和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9.
为提高彩色马铃薯产量,促进彩色马铃薯示范、推广及产业化发展,本文通过对不同彩色马铃薯品种进行栽培试验,总结了彩色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0.
新鲜沙棘含水率高且易腐烂变质,干燥是延长货架期的重要方式之一。针对现有沙棘热风干燥周期长、品质差、能耗高等问题,该研究基于控温控湿设计了一种红外联合热风干燥装置,并对装置的气流分配室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了一种圆柱形扰流板和方形挡风板,利用数值模拟软件COMSOL对干燥装置中速度场、温度场和湿度场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增加半圆柱扰流板能够改变干燥层间气流量,解决干燥不均匀性问题;借助增设扰流板能够提高气流速度,利用自由流区域高温低湿干燥介质的干燥能力,防止干燥层内不同区域出现干燥不均匀的现象。优化后的干燥室结构将5个干燥层间的最大速度偏差比显著降低。以沙棘为研究对象对干燥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温度对沙棘控温控湿红外联合热风干燥时间有显著影响,干燥水分比随干燥时间的增加呈现指数下降趋势。基于层次分析法得到各干燥特性和干燥品质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得到不同干燥温度下75 ℃干燥条件综合评分最高。不同介质湿度干燥条件下,当介质湿度为10%干燥时,干燥所需能耗最低,干燥后沙棘复水比最高,具有最高的维生素 C(vitamin C,Vc)保留率和总黄酮含量,综合评分最高。40%介质湿度不同持续时间下,40 min得到的沙棘亮度值、复水比、Vc保留率和总黄酮含量最高,综合评分最高。该研究明确了控温控湿沙棘红外联合热风干燥最优工艺,对提升沙棘产地初加工机械化水平,促进沙棘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