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8篇
林业   53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61篇
  64篇
综合类   493篇
农作物   59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50篇
园艺   65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102.
试验在前期研究日粮钙(Ca)或磷(P)缺乏对1~21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及胫骨组织结构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对22~42日龄肉仔鸡上述指标的影响。采用2(钙水平:0.90%和0.30%)×2(非植酸磷(NPP)水平:0.35%和0.18%)两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504只1日龄爱拔益加肉公雏随机分为4组,饲养至22日龄时给与不同日粮处理:正常对照组(0.90%钙+0.35%非植酸磷)、磷缺乏组(0.90%钙+0.18%非植酸磷)、钙缺乏组(0.30%钙+0.35%非植酸磷)及钙和磷同时缺乏组(0.30%钙+0.18%非植酸磷),每个处理7个重复,测定22~42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及28和42日龄胫骨组织结构。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日粮钙或磷缺乏显著降低了肉仔鸡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胫骨长度(P<0.05),而显著增加了肉仔鸡料重比(F/G)和胫骨生长板增生区长度(P<0.05);磷缺乏组肉仔鸡的22~28日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与28日龄胫骨长度显著低于钙缺乏组及钙和磷同时缺乏组(P<0.05);磷缺乏组肉仔鸡的22~28日龄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该处理组肉仔鸡于28日龄时全部死亡;低钙水平显著增加了28日龄肉仔鸡胫骨生长板增生区长度(P<0.05),而低磷水平显著降低了28日龄肉仔鸡胫骨生长板增生区长度(P<0.05)。综上所述,22~42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及胫骨组织结构对日粮磷缺乏最为敏感,其次为钙缺乏或钙和磷同时缺乏;低钙水平可增加肉仔鸡胫骨生长板增生区长度而低磷水平则相反。  相似文献   
103.
 研究了野生欧李萌动期、开花期和果实发育期各组织器官中不同形态钙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野生欧李对钙的吸收积累与钙的形态密切相关,木质部和花器官、果实、果柄中的钙主要以果胶钙形态为主,韧皮部和新梢中的钙主要以草酸钙形态为主。在年生长发育时期,木质部中各种形态钙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进入果实成熟膨大期含量回升;韧皮部中各种形态钙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进入果实成熟膨大期水溶钙、果胶钙、磷酸钙和草酸钙含量略有回升;花器官和果实中各种形态钙含量变化呈“下降—增加(或下降)—下降”的变化;在果实发育期,新梢中的水溶钙、果胶钙、草酸钙和剩余钙含量明显增加,而果柄中的水溶钙含量增加最为明显。随生长发育进程各组织器官中存在钙形态转化。木质部、韧皮部、花和果实中水溶钙和果胶钙含量的年变化与相应器官中钙总量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4.
试验旨在研究蓝狐MITF-M基因核心启动子活性区、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基因编码蛋白结构及功能,为探究该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从成年蓝狐背部皮肤组织中采集1 cm×1 cm样品,采用RT-PCR扩增及测序技术首次获得MITF-M基因序列3 880 bp(包括5'侧翼区2 262 bp、CDS区1 260 bp、3'侧翼区358 bp),编码419个氨基酸残基。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蓝狐MITF-M基因5'侧翼区存在潜在的启动子区域(-86~-336 bp),且发现TATA框、CAAT框、GC框和CRE等调控元件及CREB、LSF和Sp1等多种转录因子。MITF-M基因编码的蛋白是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的不稳定、可溶性亲水蛋白质。亚细胞定位结果提示该蛋白在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的概率较高,分别为65.2%、17.4%和8.7%。DNAMAN软件对MITF-M基因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预测发现,该蛋白由α螺旋(33.66%)、β折叠(16.66%)和无规卷曲(49.68%)组成,且不存在跨膜区域和信号肽。蓝狐与其他物种MITF-M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对比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均提示蓝狐与犬的遗传亲缘关系最近,与哺乳动物和禽类均具有较高的同源性(>89.1%),说明MITF-M基因编码区在物种进化过程中较为保守。本研究为深入研究MITF-M基因调控狐狸被毛颜色的分子遗传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5.
设施农业作为一项高度集约化农业产业逐步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精确农业技术作为具有超前性的农业新技术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边境效益.为此,着重介绍了国内外精确农业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现状,并对此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精确农业技术在我国设施农业发展中重点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6.
为鉴定谷子品种(系)的耐盐碱性,以24个谷子品种(系)为试验材料,设置0、40、80、120和160mmol/L5个盐碱梯度,通过对响应盐碱胁迫的8个主要指标进行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及回归分析等了解谷子萌发期对盐碱胁迫的响应并筛选出强耐盐碱性材料。结果表明,耐盐碱性谷子鉴定的最适宜盐碱浓度为80mmol/L。根据综合耐盐碱系数(CDC值)、耐盐碱性度量值(D值)及加权关联度(WDC值)对谷子耐盐碱性进行排序,其中耐盐碱性最强的5个品种(系)为泰谷004、豫谷18、龙谷25、冀谷168和K148。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4类,分别包含9、10、3和2个品种(系)。灰色关联度及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根长和相对芽长4个指标可以作为谷子品种耐盐碱性鉴定的综合指标。本研究为谷子盐碱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耐盐碱新品种的选育提供重要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107.
针对组合桨组合形式在不同应用场合的匹配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分析方法,基于Fluent仿真软件,分析双螺带及六斜叶涡轮桨基于不同组合位置的内部流场情况采用多重参考系(MRF)方法建立基础模型,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对搅拌槽内部流体产生的流场进行数值计算,得到搅拌桨在240 r/min的搅拌转速下产生的流场数据.分析搅拌器在特定界面处轴向、周向、径向的速度矢量图以及其综合速度云图,并对位置互换的流场进行分析和比较,选出上双螺带桨下涡轮桨为最佳的桨叶组合形式,此种组合桨型对于提升搅拌器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和发展等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8.
孙英  王萍 《福建茶叶》2016,(6):335-336
云南茶马古道是时代的产物,它在我国的历史上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它是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不同时期,通过汉族和藏族之间用茶马交换为前提而形成的重要古商道。在时代的沧桑变迁下茶马古道形成了独特的马帮音乐文化,其蕴含了顽强拼搏、不畏艰辛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意义,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意义和作用,它推动了茶马古道音乐的传承与弘扬,演绎了动人的民族和谐之歌。  相似文献   
109.
智慧城市是在智能感知和处理海量信息的基础上对城市进行智慧化管理,主要分析了档案资源建设的现状,并阐述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到档案领域建设共建共享型档案资源服务模式的可行性和优势,以服务于智慧沈阳建设.  相似文献   
110.
农药多菌灵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菌灵的含量,初步探讨其挥发、水解、光解、分配这几种迁移转化途径,为合理利用农药、治理及控制农药对土壤等生态环境的污染提供指导。结果表明:多菌灵挥发作用不明显;p H值对多菌灵水解作用有影响,p H值为12时其水解率最大,达到0.16%,但总体上降解也不明显。采用太阳光、紫外灯、高压汞灯3种光源对多菌灵进行光降解,其中无氧化基团的情况下,太阳光基本不促进多菌灵降解,紫外灯下光解率达到3.73%,高压汞灯下达到4.96%;在有氧化基团时,无光照条件下降解率达到11.65%,太阳光下达到23.15%,紫外灯下达到61.61%,高压汞灯下达到94.97%,降解速率大小表现为高压汞灯紫外灯太阳光无光照,高于无氧化基团情况下的光降解。多菌灵的吸附率与土壤及腐植酸的含量呈正相关,在设置试验条件下分别可达到10.11%和90.89%。因此,光降解和土壤分配作用是多菌灵迁移转化的2种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