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9篇
农学   53篇
基础科学   1篇
  21篇
综合类   275篇
农作物   49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08篇
园艺   61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 毫秒
51.
质型多角体病毒(cypoviruses,CPV)是昆虫常见病原微生物。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7种昆虫CPV基因组编码序列进行密码对使用模式分析,探究昆虫CPV基因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昆虫CPV基因组中密码对的使用是非随机的,密码对组合NNA→ANN、NNG→GNN、NNU→CNN、NNU→UNN中的多数密码对是CPV负偏好性密码对,密码对组合NNA→CNN、NNA→UNN、NNG→CNN、NNU→GNN中的多数密码对是CPV正偏好性密码对;残值最高的10个密码对与残值最低的10个密码对中有4个共用密码子(AAA、AAG、GAU、UAU),进一步说明密码对使用的偏好性;不同CPV间的基因组密码对使用偏好性程度相近,但极端偏好性密码对种类不同。同一电泳型CPV在聚类分析中的距离较近,说明同一电泳型CPV的基因组密码对使用模式相似,并且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与基于密码对使用模式的聚类分析结果一致,说明CPV基因组密码对使用模式分析可用于研究其基因组进化。昆虫CPV基因组密码对使用具有偏好性,这种偏好性是其基因组特征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52.
董怡玲 《中国种业》2018,(10):47-48
在河西走廊戈壁温室甜瓜生产中,围绕制约甜瓜实现高效生产的因素,从选择品种、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加强植株与果实营养管理、温室环境调控、病虫害防控和适时采收等方面,提出了实现温室甜瓜高产高效生产的途径,旨在为本区戈壁温室甜瓜实现高产优质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3.
羊肚菌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食用菌。目前,随着栽培技术的逐步完善,羊肚菌产业发展迅速。文章对我国羊肚菌栽培现状和市场需求进行整理,并结合东北地区的特点,展望羊肚菌产业发展的趋势,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4.
为了研究盐渍生境对盐生植物碱茅Puccinellia chinampoensis体内部分信号分子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碱茅植株,对幼苗叶片中部分信号分子及相关蛋白测定和分析.结果发现,低盐下碱茅无胁迫反应,高盐胁迫下,碱茅脱落酸(ABA)含量升高,生长素(IAA)、赤霉素(GA)含量均下降,细胞分裂素(ZR)含量趋于稳定;碱茅NAD激酶(NADKase)活性升高,提高代谢调节能力;同时Ca2 -ATPase活性增加,是对盐胁迫引起Ca2 浓度升高而做出的胁迫反应.表明了碱茅通过胞间信号相对含量的变化,调节NADKase活性、Ca2 -ATPase活性,提高耐盐能力.  相似文献   
55.
为了确定辽宁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民兴河盐碱地特性,筛选适宜草种,进行盐碱地综合开发和利用.分析测定该地区不同季节不同土层各离子含量,配制土壤盐溶液,测定3种引进草种(NHC牧草、RWW麦草、WAFG 硷草)在不同盐浓度处理下的生理指标.结果显示:该地区土壤含盐量随季节和土层变化而变化,0~60 cm土层,春季含盐量1.42%~1.11%,夏季含盐量1.32%~0.62%.土壤Na 、Cl-与盐度相关系数分别为0.984、0.950,该地区土壤为NaCl型盐土.不同盐处理下, NHC牧草发芽率、种子α-淀粉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鲜重、成活率均显著高于其他2种试材.NHC牧草萌发的临介土壤盐浓度为200 mmol/L,发芽率为75%,30 d成活率为57%.  相似文献   
56.
利用DNA条形编码探讨云南野柞蚕的分类学地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2001年在云南曲靖发现的野生柞蚕(云南野柞蚕,A.pernyiwild)拥有一些与放养型柞蚕(A.pernyi)不同的特性。测定了云南野柞蚕线粒体细胞色素酶C亚基I基因5′端的部分片段(658 bp,GenBank:EU532613),并利用该DNA条形编码探讨其分类学地位。基于Kimura-2-Parameter计算的4个放养型柞蚕品种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仅0.003,而云南野柞蚕与放养型柞蚕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16,小于已确定分类学地位的放养型柞蚕与印度野蚕(A.rolyii)之间的遗传距离(0.028),但与家蚕(B.mori)同其祖先中国野桑蚕(B.mandarinaChina)之间的遗传距离相近(0.015)。NJ树中云南野柞蚕与放养型柞蚕也最先聚在一起,从分子水平证实其仍属于柞蚕种。初步认为,云南野柞蚕可以考虑成为柞蚕种的一个亚种——野柞蚕亚种。  相似文献   
57.
利用RAPD技术对不同地区及不同季节发生危害的柞蚕寄生蝇进行了遗传多态性研究。选取11个随机引物对14份供试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140条稳定条带,其中128(91.43%)条为多态性条带,表明柞蚕饰腹寄蝇(Blepharipa tibialis)、秋柞蚕寄生蝇(未命名)及栗蚕寄生蝇(未命名)间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各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在0.0214~0.5143之间,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14份供试材料可聚为两大类:栗蚕(Dic-tyoplocajaponica)寄生蝇与寄生柞蚕的寄生蝇各聚为一类,其中来自河南省的柞蚕饰腹寄蝇自成一类,来自东北地区的柞蚕饰腹寄蝇与秋柞蚕寄生蝇又各自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58.
59.
60.
生物技术在草莓遗传改良上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草莓遗传改良方面尚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生物技术在草莓育种方面应用的现状,探讨了生物技术在草莓保鲜、抗病毒、抗虫、抗除莠剂等方面的应用策略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