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9篇
农学   58篇
基础科学   11篇
  10篇
综合类   354篇
农作物   56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72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植物生理学课程体系及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我国高校教育改革与深化的新形势下,根据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在植物生理学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依据师范院校植物生理学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体系.理论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成功的建立了新型的植物生理学课程体系,提出了新型的教学改革模式.结果表明,该项研究及改革方法切实可行,对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32.
李俐俐  刘天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30-430,432
采用平板培养法,探讨了在PDA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比例的平菇菌糠提取液对茶新菇、金针菇、毛木耳、杏鲍菇和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中加入30%~50%的平菇菌糠提取液对茶新菇和金针菇菌丝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加入10%~30%的平菇菌糠提取液对毛木耳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加入10%平菇菌糠提取液对杏鲍菇和白灵菇菌丝生长影响不显著,但当平菇菌糠提取液加入量达到30%及其以上时,则明显抑制菌丝生长,尤其是白灵菇菌丝几乎不能生长.  相似文献   
33.
用等渗(-0.53MPa)PEG-6000、NaCl、Na^+-盐和Cl^--盐溶液分别处理野大豆种群BB52(耐盐性较强)和N23232(耐盐性较弱)的种子和幼苗。结果表明:除PEG处理对两种群种子发芽无明显影响外,其余各等渗盐处理下其相对发芽率均显著下降,其中Na^+-盐处理下降最明显;两种群所有处理幼苗的叶片相对电解质渗漏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值(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显著下降。这些处理对N23232的影响大于BB52,其中Na^+-盐的影响最大,PEG影响最小。可见,NaCl胁迫对野大豆造成的伤害中,离子毒害较渗透胁迫重,其中又以Na^+毒害大于Cl^-毒害。  相似文献   
34.
改进的CTAB法提取中华芦荟叶总RNA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分离中华芦荟次生代谢相关基因,构建成熟叶cDNA文库,探索从适合富含多糖和凝胶植物组织中提取高质量RNA的方法。[方法]以中华芦荟成熟叶为材料,采用改进的CTAB方法提取纯化芦荟叶总RNA。[结果]所提取的叶总RNAOD260/OD280值为1.88,电泳显示28 S1、8 S条带完整清晰,以此RNA为模板的RT-PCR结果显示目标特异条带。[结论]用该方法提取的RNA可用于cDNA合成、文库构建等后续分子生物学实验。  相似文献   
35.
在牡丹花绿蕾期全株喷洒0.2、0.5和0.8 mmol·L-1的亚精胺(Spd)水溶液,其中0.2和0.5 mmol·L-1的Spd溶液使花辩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提高,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丙二醛(MDA)含量和花瓣外渗液的相对电导率下降,以0.2 mmol·L-1Spd的处理效果较好;而0.8 mmol·L-1Spd溶液处理降低了花瓣SOD活性,并使O2-产生速率、MDA含量和花瓣外渗液的相对电导率略有升高.  相似文献   
36.
已知许多植物抗病基因的蛋白质产物具有保守的结构域,如NBS、ILRR、TM等。根据烟草的N基因、亚麻的L6基因和拟南芥的RPS2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了1对简并引物,以应县小黑豆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16个不同的RGA片段,大小为470~545bp,且不同程度地含有抗病基因的保守序列,如GGVGKTT、GSRII、GIPL等。与已知大豆、棉花RGA进行比较,发现获得的大豆。RGA和用相同引物扩增获得的棉花RGA核酸序列以及相应的氨基酸序列之间同源性较低,与已经克隆的大豆RGA及其氨基酸序列之间有较高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线粒体膜上结合态多胺与渗透胁迫的关系。[方法]以抗旱性不同的玉米(Zea maysL.)品种农大108(抗旱性较强)和掖单13(抗旱性较弱)幼苗为材料,研究在聚乙二醇(PEG)-6000渗透胁迫下,幼苗根线粒体ATPase水解活性与膜上非共价结合态亚精胺(Spd)含量的关系。[结果]渗透胁迫条件下,抗性强的农大108的ATPase活性下降的幅度明显小于抗性弱的品种掖单13,而农大108的线粒体膜上非共价结合亚精胺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掖单13。外源Spd处理,明显促进了掖单13在胁迫条件下非共价结合Spd含量的增加,同时抑制其在胁迫条件下ATPase活性的降低,从而提高了掖单13幼苗的抗性;Spd生物合成的专一性抑制剂——甲基乙二醛-双(鸟嘌呤腙)(MGBG)处理,显著抑制了农大108在胁迫条件下膜上非共价结合Spd的增加,同时促进其在胁迫条件下ATPase活性的降低,从而明显降低了农大108幼苗的抗性。[结论]线粒体膜上的非共价结合的Spd可能通过维持ATPase活性的稳定来提高玉米幼苗的抗渗透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38.
研究了渗透胁迫下玉米品种农大108(抗旱性较强)和掖单13(抗旱性较弱)幼苗叶片中亚精胺(Spd)和抗氧化非酶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渗透胁迫2d,抗旱性弱的掖单13玉米幼苗叶片的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抗旱性强的农大108,而农大108幼苗叶片Spd、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掖单13。胁迫条件下,外源Spd处理掖单13,不仅明显提高其幼苗叶片的Spd含量,而且ASA和GSH含量也明显提高,而其H2O2和MDA则明显下降;Spd的生物合成专一性抑制剂——甲基乙二醛-双(鸟嘌呤腙,MGBG)处理农大108,则明显抑制其在渗透胁迫下叶片中的Spd,ASA和GSH含量的上升,而明显促进其H2O2和MDA含量的上升。这些结果表明,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中的Spd减轻活性氧对幼苗伤害的原因之一,可能是通过提高ASA和GSH等抗氧化非酶物质含量而降低活性氧水平。  相似文献   
39.
复合菌剂G23防治黄瓜疫病的田间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连续使用多年常规化学药剂,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对环境和瓜果造成污染的问题,在保护地采用黄瓜根部浇灌法,施用复合菌剂G23对黄瓜疫病进行防治效果试验。稀释1 000倍的G23复合菌剂的平均效果为82.4%~94.9%,平均增产率为42.4%~232.7%。使用G23复合菌剂与百菌清+多菌灵药剂处理组、甲霜灵处理组相比,可使黄瓜平均防效分别提高24.9百分点、72.5百分点,平均增产率提高5.02、02.6百分点。G23复合菌剂在河北、河南对黄瓜疫病的防效均在80.0%以上,防治效果较稳定,增产率较高,这可能是因为G23复合菌剂可在黄瓜根系周围形成抑菌小生境,对土壤中的病菌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0.
亚精胺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杜红阳  王进  刘怀攀  杨青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009-11010
[目的]探究多胺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以农大108玉米(Zea mays L.)品种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亚精胺(spermidine:Spd)浸种,检测种子萌发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鞘长度和α-淀粉酶活性。[结果]在低浓度范围内,随着亚精胺浸种浓度的升高,被检测的这些指标也逐渐升高,当亚精胺浓度达到0.1 mmol/L时,这些指标均达到最大值,而过高浓度的亚精胺处理,则这些指标低于对照。[结论]适宜浓度的亚精胺浸种促进玉米种子的萌发。该研究为多胺在大田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