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5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779篇
林业   22篇
农学   549篇
基础科学   36篇
  214篇
综合类   3263篇
农作物   135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790篇
园艺   294篇
植物保护   159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96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243篇
  2020年   276篇
  2019年   335篇
  2018年   275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301篇
  2015年   286篇
  2014年   325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364篇
  2011年   397篇
  2010年   453篇
  2009年   432篇
  2008年   420篇
  2007年   289篇
  2006年   267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7篇
  1973年   12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10篇
  196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阐述了玉米节水灌溉技术、农田覆盖技术、耕作技术和化学调控等节水栽培技术原理、作用、技术要领,以期为实现玉米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论述了吉林地区在玉米生产中存在的包括土壤耕层、玉米品种、机械化作业和病虫害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3.
灌溉方式对大豆光合性状及土壤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置均匀灌溉、固定隔沟灌溉、交替隔沟灌溉3种灌溉方式,分别在大豆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进行灌溉,每次单沟灌水量分为60、45和30 mm 3个水平,以不灌溉为对照,研究了灌溉方式对大豆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可极显著提高大豆叶片的光合速率和大豆产量,交替隔沟灌45 mm的R4期光合速率、产量与交替隔沟灌60 mm差异不显著,而且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从节水增产增效角度分析,交替隔沟灌溉45 mm的灌溉方式最佳.  相似文献   
84.
水稻二化螟高毒力白僵菌菌株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林农业科学》2013,(5):44-47
从水稻田间采集自然感染白僵菌的水稻二化螟僵虫,分离纯化菌株,进行不同菌株生物学特性指标比较以及在室内对水稻二化螟3龄幼虫进行毒力测定,从中筛选出生长性状优良、对水稻二化螟毒力较强的菌株HN1、YJ2。其产孢量分别为19.03×107个/cm2、17.30×107个/cm2;14 h萌发率分别为93.67%、91.08%;营养生长量分别为2.822 mm/d、2.748 mm/d;对水稻二化螟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7.33%、96.00%。HN1、YJ2菌株各项生物学特性指标均显著高于实验室原有保藏菌株(CK),具有很好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85.
吉林省花生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花生是吉林省中西部地区传统作物,由于经济效益高,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中西部主要栽培作物之一。本文分析了吉林省及国内先进省份花生生产现状,明确了与国内先进省份的差距,找出吉林省花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吉林省花生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6.
为探究葛根素对松辽黑猪前体脂肪细胞成脂分化的调控作用,在细胞诱导液中分别添加0、10、20、40、60和80 μmol/L葛根素进行成脂诱导分化,用油红O染色法和甘油三酯酶法检测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脂滴聚集情况和甘油三酯含量以考察脂质沉积和分化效果,并确定葛根素的最佳添加浓度;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对照组(0 μmol/L)和最佳葛根素浓度添加组成脂标志基因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及成脂分化基因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4)、应激蛋白(TRIB)和叉头框蛋白O1 (FOXO1)的mRNA的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PPARγ和C/EBP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0、40和60 μmol/L葛根素均显著增加脂滴和甘油三酯含量(P<0.05),且40 μmol/L葛根素效果最佳;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40 μmol/L葛根素显著上调成脂标志基因PPARγ、C/EBPα及成脂分化基因ACCFABP4、FOXO1和TRIB的表达(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40 μmol/L葛根素显著增加PPARγ蛋白表达(P<0.05)。综上所述,40 μmol/L葛根素能够促进松辽黑猪前体脂肪细胞的成脂分化和脂质沉积。  相似文献   
87.
为探究松辽黑猪METTL23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繁殖性状的关联性,试验选取178头松辽黑猪母猪为研究对象,利用Sanger直接测序法查找METTL23基因外显子1~5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使用SPSS 19.0软件分析METTL23基因SNP位点与松辽黑猪繁殖性状(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猪数、初生重、3周龄重、断奶重、乳头数)的关联性。结果显示,仅在松辽黑猪METTL23基因外显子4发现1个SNP位点,命名为A62G,在A62G位点上检测到3种基因型,分别是AA、AG和GG。GG和G分别为优势基因型和优势等位基因,且A62G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该位点的遗传纯合度(Ho)为0.6516,高于遗传杂合度(He,0.3484),说明其在松辽黑猪群体中的变异较小;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2877,属于中度多态位点(0.25<PIC<0.5),说明该遗传标记能够提供一定量的遗传信息。关联分析结果表明,GG基因型个体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断奶仔猪数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P<0.01),总产仔数还显著高于AG基因型个体(P<0.05);AG基因型个体断奶仔猪数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初生重、3周龄重、断奶重、乳头数各基因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METTL23基因外显子4存在多态性位点A62G,该位点与松辽黑猪产仔数存在显著关联,可作为松辽黑猪产仔数的遗传标记,用于分子育种。  相似文献   
88.
本试验旨在筛选绵羊高度多态性四碱基微卫星遗传标记,建立适用于绵羊亲子关系鉴定的实验体系。试验以小尾寒羊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已有的绵羊参考基因组序列出发,基于全基因组序列筛选法共筛选出53个(ATAG)n四碱基重复微卫星位点,然后通过基因分型数据共筛选出30个扩增效果好、多态信息含量(PIC)丰富的四碱基重复微卫星位点;30个位点的基因分型结果表明,共扩增出253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8.433,等位基因数均>5,多态信息含量在0.566~0.898,观测杂合度(Ho)范围在0.548~0.903,期望杂合度(He)范围在0.631~0.921,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776;哈代-温伯格平衡检验30个位点均处于遗传平衡状态。随后根据PCR的扩增效率从获得的30个多态性位点中筛选出22个微卫星位点用于亲权排除概率的计算,根据多态信息含量的大小由高到低依次增加位点数进行组合。结果表明,在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均未知的情况下,标记位点数为15个时,累积排除概率可达到99.99%,其中单个位点的第一非亲排除率(non-exclusion probability of the first parent,NE-1P)介于0.321~0.663之间。利用建立的亲子鉴定体系对16只具有系谱记录的小尾寒羊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共鉴定出4个具有高置信度的绵羊家系,鉴定结果与系谱记录完全一致。本试验为绵羊分子系谱的构建、亲子鉴定以及保障绵羊育种工作的正常开展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9.
为探究寡腺苷酸合成酶1(oligoadenylate synthase 1,OAS1)基因多态性与松辽黑猪繁殖性状的关联性,试验选取130头松辽黑猪母猪为研究对象,利用Sanger直接测序法测序查找OAS1基因外显子1~8的SNP位点,使用SPSS 19.0软件分析OAS1基因SNP位点与松辽黑猪繁殖性状的关联性。结果显示,在松辽黑猪OAS1基因外显子2、3和6上共检测到33个突变位点;其中在外显子2的110 bp处存在1个SNP位点(G110C),存在3种基因型:GG、GC和CC;在外显子3的176 bp处存在1个SNP位点(C176T),存在3种基因型:CC、CT和TT;在外显子6的145 bp处存在1个SNP位点(C145T),存在3种基因型:CC、CA和AA;在166 bp处存在1个SNP位点(G166A),存在3种基因型:GG、GA和AA;在206 bp处存在1个SNP位点(A206G),存在3种基因型:AA、AG和GG。卡方适合性检验结果显示,松辽黑猪OAS1基因G110C突变位点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C176T、C145A、G166A和G206A位点均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群体遗传参数分析结果显示,各SNPs位点遗传杂合度均位于中等水平,为中度多态(0.25<PIC<0.5)。关联分析结果发现,G110C位点GC基因型个体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断奶仔猪数均显著高于GG基因型个体(P<0.05);C176T位点CT基因型个体断奶仔猪数显著高于CC基因型个体(P<0.05);C145T位点CC基因型个体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均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G166A位点GA基因型个体断奶仔猪数显著高于GG基因型个体(P<0.05);A206G位点GG基因型个体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结果表明,OAS1基因外显子区存在突变位点,对松辽黑猪部分繁殖性状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90.
以3种不同基因型的羽衣甘蓝品种"皱叶红心"、"白鸥"和"红鸥"为试材,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6-BA、NAA、IBA激素,筛选不同品种真叶叶片不定芽的诱导频率,同时确定不同材料对除草剂双丙氨膦和抗生素壮观霉素的致死临界质量浓度,为羽衣甘蓝的叶绿体转化研究筛选受体材料。结果表明:影响羽衣甘蓝叶片诱导不定芽因素中,激素质量浓度的影响比品种的影响更大;当诱导培养基中的6-BA质量浓度为1.0mg/L、NAA质量浓度为0.1mg/L时,诱导效果最佳,是3个品种的最适培养基;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3个品种的不定芽诱导率依次为"红鸥"、"白鸥"和"皱叶红心",因此择优利用品种"红鸥"作为后续转基因研究的受体材料;分别利用双丙氨膦和壮观霉素的不同质量浓度梯度进行筛选,研究二者对"红鸥"品种叶片分化的影响,发现双丙氨膦和壮观霉素的最低抑制质量浓度分别为4mg/L和50mg/L。该研究结果对今后利用叶绿体遗传转化技术改良羽衣甘蓝品种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