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6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3篇
  10篇
综合类   177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建立冬虫夏草菌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方法]利用7 L机械搅拌式发酵罐对冬虫夏草菌进行分批培养,对菌体、胞外产物和底物的代谢过程进行分析。基于Logistic方程以及Luedeking-Piret方程等,通过1stOpt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及相关参数求解,建立菌体生长、胞外虫草酸(D-甘露醇)合成及糖消耗的发酵动力学模型。[结果]经拟合得到的模型参数估算值基本符合发酵规律,3项模型联立拟合R^2为0.986 5,菌体、产物和底物拟合曲线R^2分别为0.971 9、0.988 0和0.991 7。[结论]模型拟合良好,能够反映冬虫夏草菌发酵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62.
为了确定直立黄芪中是否存在能产生苦马豆素的真菌及该类真菌与链格孢属波状芽管孢组疯草内生真菌的遗传进化关系,对直立黄芪植物组织中的真菌进行了分离,应用ɑ-甘露糖苷酶抑制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分离菌株菌丝中的苦马豆素进行分析,筛选能够产生苦马豆素的菌株。PCR法扩增产苦马豆素真菌的内部转录间隔区(ITS)、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PD)和β-酮脂酰合酶(β-ketoacyl synthase,KS)基因,测定其序列,进行序列一致性比对。基于ITS和GPD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根据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和形态特征,对直立黄芪中的产苦马豆素真菌进行种属分类和命名。结果显示:从直立黄芪中共分离到43株真菌,其中有13株菌丝中含有苦马豆素,序列一致性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该类真菌与已报道的直立黄芪病原真菌甘肃链格孢(Alternaria gansuense)和产苦马豆素疯草内生真菌(Alternaria Section Undifilum sp.)的亲缘关系最近。直立黄芪中存在能产生苦马豆素的真菌,根据形态特点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本研究将从直立黄芪中分离的产苦马豆素真菌划分到链格孢属波状芽管孢组中,并命名为甘肃波状芽管孢(Alternaria Section Undifilum gansuense)。  相似文献   
63.
疯草是含有苦马豆素的豆科棘豆属和黄芪属有毒植物的统称,家畜过量采食会发生以神经系统机能紊乱为特征的慢性中毒病。疯草的主要毒性成分为吲哚里西啶生物碱苦马豆素,波状芽管蠕孢属内生真菌在疯草中普遍存在,该属真菌与疯草中苦马豆素产生、含量及疯草毒性关系密切。文章对疯草中的苦马豆素和波状芽管蠕孢属内生真菌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旨在为动物疯草中毒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将两种豆类材料发酵得到的纳豆激酶进行活性测定,得到其活性最强的时间及两种纳豆制品的最佳食用时间。通过TAME底物法测定了不同豆类材料纳豆激酶的活性动态及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纳豆制品在发酵至12 h,其纳豆激酶活性最强;以大豆为原材料的纳豆激酶活性大于以绿豆为原材料的纳豆制品,且纳豆制品在发酵至12 h是纳豆食品药用保健功效的最佳食用时间。  相似文献   
65.
以"四季小白菜""京新1号""鲁抗快菜"小白菜种子为试材,采用水培法,研究了NaCl和Na_2SeO_3处理对小白菜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相对盐害率、耐盐指数、苗长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以探讨不同品种小白菜耐盐性差异并揭示硒元素缓解小白菜盐胁迫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150mmol·L~(-1)和200mmol·L~(-1) NaCl处理中"四季小白菜"种子的相对盐害率为3.33%和30.00%,"京新1号"种子的相对盐害率为-8.22%和27.4%,"鲁抗快菜"种子的相对盐害率为25.34%和56.36%,表明"鲁抗快菜"耐盐性最弱。同时,150mmol·L~(-1) NaCl处理和1mg·L~(-1) Na_2SeO_3+150mmol·L~(-1) NaCl处理中小白菜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株高均显著低于对照,但1 mg·L~(-1)Na_2SeO_3+150mmol·L~(-1) NaCl处理中小白菜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株高较150 mmol·L~(-1) NaCl处理分别提高17.37%、5.52%、5.36%、159.87%和143.91%,相对盐害率降低为8.28%,耐盐指数增加到77.07%。此外,与150mmol·L~(-1)NaCl处理相比,1mg·L~(-1) Na_2SeO_3+150mmol·L~(-1) NaCl处理中小白菜幼苗MDA含量显著降低,POD活性和CAT活性均显著升高,故1mg·L~(-1) Na_2SeO_3能够缓解盐胁迫对小白菜幼苗的毒害。  相似文献   
66.
67.
NaCl胁迫对黑果枸杞幼苗生理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果枸杞幼苗为试验材料,将幼苗在0、50、100、200 mmol·L~(-1) NaCl条件下处理10 d后,分析了主根伸长量、叶片花青素、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其同工酶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探究其适应盐生环境可能的机制,以期为合理开发利用黑果枸杞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经0、50、100、200 mmol·L~(-1)NaCl处理后,黑果枸杞幼苗主根生长未受抑制,0~100 mmol·L~(-1) NaCl处理时,叶片花青素含量变化不显著,200 mmol·L~(-1) NaCl处理后,花青素含量显著升高;0~100 mmol·L~(-1) NaCl处理时,幼苗中游离脯氨酸及丙二醛含量变化不显著,200 mmol·L~(-1) NaCl处理后以上物质均显著升高;经0~200 mmol·L~(-1) NaCl处理,黑果枸杞幼苗中SOD活性及其同工酶酶谱表达稳定,变化不显著;POD活性先升后降,100 mmol·L~(-1) NaCl胁迫时活性最强,为1 065.9 U·g~(-1)·min~(-1),且同工酶POD 1、POD 2与黑果枸杞幼苗响应盐胁迫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68.
杜茜  童娟  卢迪 《北方园艺》2012,(20):1-4
以“陇薯1号”马铃薯为试材,研究了马铃薯秸秆、连作土壤浸提液对番茄、茄子、辣椒等马铃薯同科植物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马铃薯秸秆水浸提液对番茄、茄子的发芽率以及3种植物的发芽指数和胚根长均有抑制作用;对辣椒的发芽率和3种植物胚芽长随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表现出高浓度抑制低浓度促进的现象.连作土壤浸提液抑制3种植物的发芽率及发芽指数,促进番茄和辣椒胚芽生长,3种植物胚根及茄子胚芽随着连作土壤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马铃薯秸秆水浸提液和连作土壤水浸提液均对3种茄科作物具有化感作用,且对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长和胚芽长具有一定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69.
贝盏临  张欣  曹君迈  雷茜  卢维来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6):1240-1241,1244
依次以水和体积分数95%的乙醇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法提取获得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花的提取物,采用Al(NO3)3法测得样品中的总黄酮含量为2.95 mg/g.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评价枸杞花中的总黄酮水平.  相似文献   
70.
[目的]建立和优化桑叶稳定的ISSR-PCR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方法]采用5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和单因子梯度优化相结合的方法对最适因素水平进行筛选。[结果]适用于桑叶的25μl ISSR-PCR反应体系中各因素的最佳浓度分别为:dNTPs 0.35 mmol/L、Mg2+2.5 mmol/L、Taq酶1.25 U、引物0.4μmol/L、DNA 100 ng。[结论]对于桑叶ISSR-PCR试验,一次正交试验基本可以建立满足要求的ISSR-PCR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