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71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24篇
  39篇
综合类   144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6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Askola、Hergo和Leikora三个德国沙棘品种的浆果中,根据不同采集时间来测定其可溶性固形物,糖,有机酸,黄酮醇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用以提供一个更为完善的浆果成熟期内沙棘品质变化的情况。沙棘浆果成熟期内主要有机酸是苹果酸(1940-4660mg/100g),奎宁酸(810~2820mg/100g),维生素C(180~370mg/100g)和柠檬酸(90~160mg/100g)。在这3个沙棘品种中所有有机酸的浓度在成熟过程中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而其糖类如葡萄糖(0.26~2.10g/100g)和果糖(0.14~0.54g/100g)在3个品种中成分变化略有不同。所有3个沙棘品种维生素C浓度在成熟过程中呈现下降趋势。含有的主要黄酮醇是异鼠李素(350-660mg/kg),槲皮素(30~100mg/kg)和山奈酚(2-5mg/kg)。在3个沙棘品种中黄酮醇浓度在成熟过程中显示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主要类胡萝卜素是玉米黄素(30~150mg/kg),β-胡萝卜素(3~50mg/kg)和β-隐黄质(5~19mg/kg)。基因型对类胡萝卜素的收集和类胡萝卜素的形态都有影响,但在3个沙棘品种成熟期间类胡萝卜素浓度呈现增加趋势。在成熟期间抗氧化剂的分类表现出不同的组成变化,最大浓度也出现在不同的收获期。  相似文献   
22.
我国牧区总面积426.62k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4.4%。牧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大部分是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水对人的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科学研究表明,人体的59%~66%是由水组成的。要维持人的健康基本需求,每人每天至少要得到20L安全饮用水。加上其他日常生活用水,每人每天大约需要50L水。目前,全球每6人中有1人不能持续获得安全饮用水。发展中国家80%的发病及死亡与水有关。在中国,通过饮水发生和传播的疾病就有50多种。要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最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使所有人得到安全的饮用水和合格的卫生条件。牧区安全供水有其自身固有的特点,同农村安全饮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列举了牧区安全供水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途径方法。  相似文献   
23.
沙棘的生态与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适应性强,生长快,是改良土壤、保持水土、防治荒漠化的先锋树种,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可治疗多种疾病,含有多种维生素,具有良好的“三料”价值,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24.
沙柳是一种重要的防风固沙树种,大面积生长于沙漠、沙地之中。近几年,随着工农业的发展,沙柳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现有沙柳林的衰退日益严重。本文结合实际情况,主要探讨了达拉特旗七里沙现有沙柳林的衰退原因及复壮更新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5.
观察不同剂量纳米氧化铈颗粒染毒后对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及大鼠肺组织GRP78蛋白表达情况,探讨其导致肺损伤的作用机制。将粒径为35nm±3nm的纳米氧化铈颗粒悬液以不同剂量(100mg/kg、400mg/kg)给大鼠气管滴注,染毒28d后,测定大鼠血清中SOD活力、MDA含量及肺组织GRP78蛋白表达情况。与对照组相比,高低剂量纳米氧化铈染毒组大鼠血清中SOD活力及MDA含量均无明显改变(P0.05),GRP78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纳米氧化铈染毒大鼠所致肺损伤与内质网应激有关,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6.
对内蒙古林科院、林科院各分院以及各盟市林研所的发展现状、学科优势进行充分调研,深入分析了内蒙古林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从地区级林业科研院所的角度提出内蒙古林业科技今后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27.
沙冬青是亚洲荒漠唯一的常绿阔叶灌木,由于分布范围狭小、人为调查困难、资源分布不清,加上人类活动的破坏,其数量正在不断减少。快速、准确识别其生长状况、种群动态对进一步研究沙冬青种群分布及生长监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便携式地物光谱仪测定不同龄级沙冬青反射光谱,利用马氏距离法对其原始光谱、一二阶微分谱特征差异波段选取分析;将冠层原始及其微分光谱与叶片叶绿素含量进行分析。通过其相关性的大小理解沙冬青的生长状况与叶绿素含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龄级沙冬青原始光谱曲线趋势较接近,符合植被光谱特征的规律性,幼龄沙冬青反射率差异较明显;不同龄级微分光谱曲线基本一致,幼龄峰值起伏变化显著,极大峰值位于719 nm处,主要受幼龄沙冬青长势的影响;2)通过分析得出马氏距离法对不同龄级沙冬青光谱差异显著波段的选择具有显著性,且所选择波段均为光谱特征波段;3)冠层光谱与叶绿素相关性分析得出不同龄级与叶绿素的敏感波长均为<740 nm的可见光波长范围内,说明可见光波段属于沙冬青叶绿素光谱反应的敏感波;与原始光谱相比,经过导数处理的微分光谱与叶片叶绿素的相关性更高,且相关性大的波段数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8.
结合笔者从事的森林防火监控系统技术工作,介绍了东胜区森林防火远程监控系统的技术支持和预防森林火灾及指挥扑救森林火灾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9.
风沙黄土区排土场作为一种人造生态系统,自然条件恶劣,土壤贫瘠,植被恢复困难。为了探明有效的人工促进植被恢复措施,采用植被调查与种子库萌发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研究不同植被类型地上植物群落与土壤种子库特征及二者的关系,探讨了其植被恢复效益及潜力。结果表明:研究区人工植被恢复下地上植物群落中共47种植物,分属16科40属,土壤种子库共14种植物,分属5科13属,其中均以禾本科、菊科、藜科、豆科占主导地位; 灌木植被的地上植被和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均表现为最优; 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密度的变化范围为88.48~495.47株/m2,74.74~1422.91粒/m2,且均在草地类型下最大。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被的相似性普遍较低,相似性系数仅为0.16~0.23。因此,风沙黄土区排土场的植被恢复与重建需要加强保护与管理,可以考虑构建以草灌配置为主的人工植被恢复模式,保障群落的恢复潜力,并提高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亦可考虑引入外源种子库提升群落恢复的潜力。  相似文献   
30.
以2个小麦品种成熟胚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了不同取胚方式、诱导培养基中不同2,4-D浓度、分化培养基中不同2,4-D浓度与KT浓度组合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率、直接成苗/根率及再生成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刮胚法的再生苗率最高、直接成苗/根率最低;在2个基因型条件下,2,4-D浓度在2 mg·L-1条件下,愈伤组织出愈率均最高;在分化培养基中,MS+2,4-D 2 mg·L-1+KT 2 mg·L-1其再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