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6篇
基础科学   1篇
  10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在人为活动占优势的景观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产生的生态效应是不同的,并且可以直观地反映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组成上。因此,本文利用Landsat TM和MSS遥感数据,以具有相对完整的自然生态过程的小流域作为评价单元,借助GIS空间分析和地统计分析功能,从景观生态学角度提出了景观生态指数来反映LUCC变化所带来的生态效应。研究发现,公主岭市1975—1986年间由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造成的生态风险不断增加,随后逐渐减小,到2000年局部地区又有所回升,这种变化与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别是耕地、林地和草地的变化趋势呈高度相关,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The restoration of forest landscape has drawn much attention since the catastrophic fire took place on the northern slope of Great Xing‘an Mountains in 1987. Forest canopy density, which has close relation to forest productivity, was selected as a key factor to find how much the forest quality was changed 13 years after fire, and how fire severity, regeneration way and terrain factors influenced the restoration of forest canopy density, based on forest inventory data in China, and using Kendall Bivariate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Distances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ire severity which was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forest canopy density grade was an initial factor among all that selected. Regeneration way which did not remarkably affect forest canopy density restoration in short period, may shorten the cycle of forest succession and promote the forest productivity of conophorium in the future, Among the three terrain factors, the effect of slope was the strongest, the position on slope was the second and the aspect was the last.  相似文献   
4.
土壤侵蚀是全球性的严重环境问题。揭示土壤侵蚀过程,建立土壤侵蚀模型将为土地合理利用规划、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水土流失监测及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效益评价等生产实践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和技术工具。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按建模方法可分为经验模型与物理模型等,其中,经验模型主要是基于土壤侵蚀观测资料,采取统计分析的方法模拟侵蚀产沙量与降雨、植被、土壤、地形等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自1953年刘善建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坡面土壤侵蚀预报方程以来,不同学者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建立了诸多不同的土壤侵蚀经验模型。由于国内土壤侵蚀物理模型研究起步晚,还很不成熟,而经验模型在侵蚀预报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继续强化对它的研究,无疑可以进一步满足水土流失定量评价及水土保持决策等不同生产实践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土壤碳氮受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基于辽宁省51个农业气象站的代表性,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剖面分布及其与气象因子、地理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表层(0~20 cm)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总体高于土壤下层(20~40 cm);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受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的影响程度不同。土壤表层有机碳和全氮受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的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P〈0.01);土壤下层有机碳和全氮均与年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年降水量不成显著相关。经度与土壤表层有机碳和土壤下层全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纬度和海拔不影响土壤有机碳和全氮。不同土层有机碳、全氮与气象因子的回归方程为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评估及养分循环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贡嘎山旅游景区泥石流灾害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理论分析法,探讨了矿区沉陷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若干问题,目的在于提高矿区环境治理投资效果,促进矿区可持续发展.构建了矿区沉陷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主要理论、关键技术和投资效果评价方法.最后指出,矿区沉陷地环境治理中,应将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森林生态效益经济补偿综合评估(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森林产品的非市场价值,从经济角度上来看, 这将导致保护森林资源的难度加大。本文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之上,综合了恩格尔系数和逻辑斯谛曲线构造了补偿系数,计算了长白山地区森林生态效益的经济补偿值。结果表明,1999 年应支付的总补偿值为637.93 元/公顷,其中70%将直接支付给当地居民和其它相关利益者。这一数值远远高于现有的补偿值。从当前的形势看,中央政府不可能承担所有的森林保护费用和支付所有的保护森林的开支。本文提出可以利用当地政府的财政投资以及将补偿费用纳入到现行财政体系中解决方法。图1 表2参17。  相似文献   
8.
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fetida)为供试生物,草甸棕壤为供试土壤,以蚯蚓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含量、抗氧化酶系以及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为指标,进行了土壤中苯并(a)芘[B(a)P]暴露与酶活性的量-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接近沈抚灌区实地污染状况B(a)P(0.1~2.0mg·kg-1)暴露下,第1、3、7以及第14d取样时,P450和SOD有较好的响应:SOD在第1、3d显著升高,而在第7、14d时降低;P450总体表现为低浓度B(a)P诱导下降低,高浓度下升高的趋势。CAT、POD以及GST的敏感性相对较差。比照其他4个指标,蚯蚓P450的敏感性更为优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指标敏感性总体表现为:P450〉SOD〉CAT/POD〉GST。  相似文献   
9.
深海芽孢杆菌B1394的鉴定及其产蛋白酶酶学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深3 200-3 600 m的南海海底沉积物中分离到185株深海细菌,从中筛选到1株产蛋白酶活力较强的菌株B1394,酶活高达873 U/mL.采用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结合细菌常规鉴定方法鉴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其粗酶性质进行研究发现:最适酶活温度60℃,最适pH 8.0,在低温30℃和40℃下也具有较高的酶活性,40-60℃热稳定性较好,显示出部分嗜热酶特性;Mn2+、Mg2+、ca2+对该蛋白酶有激活作用,Hg2+、Fe3+、Cu2+、Zn2+、Fe2+对该蛋白酶有抑制作用;PMSF几乎完全抑制蛋白酶活性,推断为丝氨酸蛋白酶.  相似文献   
10.
沙漠湖泊动态变化的常规观测方法在沙漠的大部分地区无法实施,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 IS)技术的发展为研究沙漠湖泊动态变化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及时准确地掌握和研究沙漠湖泊资源的现状和动态变化过程,对于沙漠湖泊的合理开发、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都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因此,以巴丹吉林沙漠为例,利用1973年、1990年、2000年、2007年的(多光谱扫描仪)MSS、(专题制图仪)TM、(增强型专题制图仪)ETM+、(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_CCD遥感资料为信息源,综合监督分类与目视判读方法提取沙漠湖泊信息,以G IS为工具对湖泊动态变化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1973年湖泊面积为28.56km2,2007年的湖泊面积为17.01km2,减少了11.55km2,减少的速度为0.34km2/a,其中1973-1990年间减少的速率最快,为0.66km2/a,1990-2007年间几乎没有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