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2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191篇
农学   64篇
基础科学   16篇
  135篇
综合类   308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32篇
园艺   67篇
植物保护   12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探究苗后除草剂不同施用时期对北方冬油菜田间杂草的防控效果及其对冬油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当地主栽甘蓝型冬油菜天油2266和白菜型冬油菜天油H614为试验材料,选用对冬油菜安全的苗后除草剂高效氟吡甲禾灵,设置4个喷施时期处理,于2018-2019年开展大田试验。结果表明,越冬后不同时期喷施苗后除草剂,甘蓝型冬油菜田间杂草总数较对照减少57.54%~92.56%,杂草总鲜重较对照降低75.40%~97.48%,第2时期(3月25日)处理产量较对照增加354.50kg/hm2;白菜型冬油菜田间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55.91%~92.02%和37.17%~97.46%,产量较对照增加2.29%~16.77%。因此,在冬油菜大量返青但未封行前施用苗后除草剂,可显著防控田间杂草并增加冬油菜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2.
甘肃陇南小麦不同品种类型抗条锈性变化特点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1973~2002年的30年间,在我国小麦条锈病常发易变区的陇南,对小麦主要生产品种的抗条锈性变化动态进行了系统的观察,选择具垂直抗性、慢条锈性、高温抗性和持久抗性等不同类型的7个品种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认为里勃留拉和N.斯特拉姆潘列长期保持了稳定的抗锈性。里勃留拉的抗性可能由多对微效基因控制,N.斯特拉姆潘列的抗性可能由主效基因控制,兰天12号所具有的慢锈性和兰天1号的高温抗性以及抗条锈基因的合理布局对延长品种抗性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甘肃陇南地区华山松溃疡病发生严重,导致华山松大面积死亡,但有关病害发生的原因等尚不清楚。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感病华山松的健康部位、病健交界处、子实体及病组织处分离获得97个真菌菌株,结合形态学及系统学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所得菌株分为9个种,其中Neocosmospora silvicola占14.17%,Fusicolla violacea占1.67%,Microcera sp.占8.33%,Neonectria neomacrospora占11.67%,Dermea pinicola占8.33%,Nematogonum ferrugineum占9.17%,Pezicula sporulosa占4.17%,Phaeoacremonium fraxinopennsylvanicum占14.17%,Sarea resinae占9.17%。以丛赤壳科为优势菌群,占总菌株数量的44.33%;初步推断Neocosmospora silvicola为疑似病原菌。  相似文献   
4.
他感作用及其林学意义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介绍他感作用研究历史、概念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认为苗圃育苗失败、边行优势、小老树、散生树种、林网胁地、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双低等常见林学问题,都是他感作用的结果,或其重要因素之一。结合相关论述,提供铅笔柏受群众杨他感抑制的一则实例,提出挥发性他感物质改变茎尖向性生长可能是一种他感作用形式,以及植物吐水作为他感物质释放的可能途径。从植物次生代谢和进化角度进一步阐释他感作用,结合植物生物学特点,分析认为他感作用是植物的攻击性防御手段,其效能强度依次为抑制竞争者种子萌发、根尖生长、茎尖生长、侧芽萌发、全株生长和种子生产。  相似文献   
5.
2014年-2017年度先后对331份四川省小麦生产品种(系)在温室进行苗期人工接种条锈菌混合菌鉴定和甘谷试验站大田成株期分别接种CYR32、CYR33、CYR34、G22-14、中4-1和混合菌鉴定,同时在甘谷试验站和汪川良种场两地进行自然诱发鉴定。结果发现:在人工接种条件下,苗期、成株期表现抗病的分别有‘XK201465’等36份和‘XK20132’等72份材料,分别占10.88%和21.75%;有‘XK62483’等11份材料全生育期表现抗病,占3.32%;两地三年自然诱发鉴定发现,仅有‘XK20132’等5份材料在两地均表现抗病,有‘川农17’等30份材料具有慢条锈性。对供鉴材料在甘肃陇南的利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分别观察外源脱落酸(ABA)处理下楸子(Malus prunifolia)、平邑甜茶(M. hupehensis)和新疆野苹果(M. sieversii)叶片解剖结构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利用扫描电镜和酶联免疫法分别研究ABA处理对叶片气孔特征及其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ABA处理下楸子、平邑甜茶和新疆野苹果的叶厚分别减少了7.93%、0.25%和0.81%,栅栏组织厚度分别减少了31.43%、8.53%和4.99%(P<0.05),海绵组织厚度分别增加了10.34%、6.14%和5.63%(P<0.05),叶肉组织结构疏松度(SR)分别增加了19.59%、6.55%和6.50%。ABA处理下楸子和平邑甜茶的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比值(P/S)及叶肉组织结构紧密度(CTR)较对照显著减少(P<0.05),其中,P/S值分别下降37.86%和13.82%,CTR分别下降25.46%和8.29%,而新疆野苹果的P/S值和CTR下降但不显著。此外,ABA处理下楸子和平邑甜茶的上表皮细胞厚度较对照分别增加了5.82%和6.43%,新疆野苹果的较对照减少了26.23%(P<0.05);楸子和新疆野苹果的下表皮细胞厚度较对照增加了12.09%和14.21%(P<0.05),平邑甜茶的较对照减少了12.56%。平邑甜茶和新疆野苹果叶片上下角质层厚度较对照显著增加(P<0.05),而楸子的变化不显著。在ABA诱导下,3种砧木的气孔密度、气孔大小(长度×宽度)及其开口度和开张比均不同程度地下降,其中,楸子的较对照分别下降了3.62%、7.12%×19.59%、67.60%和86.66%,平邑甜茶的分别下降了3.50%、4.99%×20.65%、32.42%和58.24%,新疆野苹果的分别下降了8.54%、0.92%×12.06%、20.37%和16.35%。ABA处理下3种砧木叶片细胞中叶绿体的数量变少,类囊体结构排列疏松,叶绿体上的淀粉粒趋于变小。外施ABA使3种砧木叶片内源ABA和玉米素核苷(ZR)的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其中楸子ABA和ZR含量比对照分别增加30.83%和13.31%,平邑甜茶的分别增加62.40%和45.28%,而新疆野苹果的分别增加了37.07%和17.06%。楸子和新疆野苹果叶片的吲哚乙酸(IAA)和赤霉素(GA)含量无显著变化,而平邑甜茶叶片的IAA及GA含量比对照分别增加了62.62%和20.62%(P<0.01)。总之,在ABA处理下,3种苹果砧木的叶片组织解剖结构和气孔特征都发生旱生性结构变化,叶肉细胞中淀粉粒趋于变小,叶片内源ABA和ZR水平增加显著,而IAA和GA水平变化因基因型不同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补光对兰云杉和红皮云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杉苗期生长缓慢是生产中的主要问题,补光可促进苗木生长,缩短育苗周期,提高育苗效率.研究不同光源(阳光灯、镝灯、碘钨灯)、不同光照时间对兰云杉和红皮云杉1年生苗苗高、地径、侧枝数、根系、生物量等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处理可以抑制苗木休眠,促进其持续生长,对2种云杉的各生长指标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同光源、不同光...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我国不同种、地理来源和毒素化学型小麦茎基腐病菌的致病力分化情况,采用纸塔法对来自全国9个省市80个采样点分离的224株小麦茎基腐病菌进行致病力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镰刀菌的致病力不同,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假禾谷镰刀菌F.pseudograminearum及亚洲镰刀菌F.asiaticum致病力强于其他种。F.culmorum致病力显著高于F.pseudograminearum和F.asiaticum,而F.pseudograminearum,F.graminearum及F.asiaticum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中华镰刀菌F.sinensis,木贼镰刀菌F.equiseti,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致病力较弱,三者间苗期致病力无显著性差异;多数省份F.pseudograminearum群体间致病力无显著差异,仅山东F.pseudograminearum群体的致病性显著低于河南群体;此外,产毒类型为3ADON的F.pseudograminearum群体致病力显著高于15ADON群体。  相似文献   
9.
整理采自甘肃膜翅目松叶蜂科松叶蜂亚科和叶蜂科蕨叶蜂亚科、短叶蜂亚科、长背叶蜂亚科标本总计102号,经鉴定分为13属20种。其中,新松叶蜂属1种、吉松叶蜂属2种、松叶蜂属1种、平缝叶蜂属5种、脊额叶蜂属1种、柄臀叶蜂属1种、凹颚叶蜂属2种、异颚叶蜂属1种、侧齿叶蜂属1种、长室叶蜂属1种、窗胸叶蜂属1种、长背叶蜂属2种、短唇叶蜂属1种。包括1甘肃新记录属:短唇叶蜂属,5科学新种:武氏吉松叶蜂、甘肃平缝叶蜂、黑胫平缝叶蜂、中华柄臀叶蜂、黑肩长背叶蜂,1科学新组合:白唇窗胸叶蜂和11甘肃新记录种和4已知种。  相似文献   
10.
辣椒新品种航椒18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椒18号是以051-3-2-2-H-H-H为母本,以035-1-2-2-H-H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中熟羊角型辣椒一代杂种。从定植至青熟果采收55d(天)左右,始花节位为第9~11节。果面皱、果肩宽、有光泽,味香辣;单株结果数20个左右,单果质量50.5g左右;果实粗长羊角形,纵径22.7cm,横径4.2cm,肉厚0.25cm。田间对辣椒病毒病、炭疽病和疫病的抗性强于对照陇椒3号。平均每667m~2产量4200kg,适宜在甘肃、内蒙古、新疆等地及生态环境相似区域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