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14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2篇
  18篇
综合类   416篇
农作物   99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14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日短期高温对南美斑潜蝇实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探讨了4种日短期高温(31、34、37、40℃)对南美斑潜蝇种群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日短期温度的升高,南美斑潜蝇的产卵期、产卵量和存活率明显下降,而发育历期反而延长。31℃时,南美斑潜蝇的内禀增长率(λ)分别为-0.0090和0.9910;34℃时,rm和λ则分别为-0.0685和0.9338,均呈下降趋势;当温度上升至37与40℃时,该虫已不能完成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2.
火鹤花衰退病诊断与检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绍升  谢志成 《植物检疫》2003,17(5):264-268
本文描述了火鹤衰退病病害症状和2种穿孔线虫(香蕉穿孔线虫Rodopholus sim-ilis和柑橘穿孔线虫R.citrophilus)的鉴定特征,提出了检疫检验和疫情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Bt对小地考虑呼吸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红外CO2分析仪测定小地老虎幼虫呼吸节律的变化结果显示:小地老虎幼虫呼吸节律属于不规则波动型,取食含Bt烟叶的幼虫呼出的CO2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呼吸节律的波动性也明显增大,说明小地考虑幼虫取食Bt后,呼吸代谢受到一定干扰,出现呼吸水平降低及代谢紊乱现象。  相似文献   
4.
对甲胺磷敏感性的田间监测结果显示,绒茧蜂存在着抗性演化,毒力生物测定结果与AChE的K_i值的监测结果呈明显的相关性,每年9月至次年2月期间AChE敏感性最低,8月期间敏感性最高。甲胺磷可显著地抑制绒茧蜂AChE、CarE和GSTs的活性。PB和TPP对AChE的活体抑制率极低,但PB可强烈抑制CarE的活性,而TPP仅在高浓度时对CarE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PB对甲胺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而TPP对甲胺磷无增效作用。AChE的K_m、V_(max)及K_i值研究结果表明,田间绒茧蜂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的抗性与AChE对杀虫剂的不敏感性有关。由此认为,绒茧蜂对有机磷的抗性主要与其最重要的靶标酶AChE的敏感性改变及多功能氧化酶有关。  相似文献   
5.
笔者采用Y型管嗅觉仪法和培养皿法,研究菜蛾绒茧蜂 Cotesia plutellae对挥发物的定向行为反应,并探讨学习经历对菜蛾绒茧蜂寻找寄主能力的影响,以及触角在寄主定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生境和收获时间对圆齿野鸦椿不同部位总三萜类化合物积累的影响情况,为其药用价值和科学栽培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选择3个低海拔地区的8年生圆齿野鸦椿,分别于2014年11月和2015年3月采集其叶片、枝条和果实,选择高海拔地区6年生的野鸦椿和圆齿野鸦椿,于2014年8月分别采其叶片和枝条,对其总三萜类化合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1)8月采集的叶片中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野鸦椿高于圆齿野鸦椿,且其含量差异呈显著性水平;但是,8月采集的枝条中三萜类化合物含量,野鸦椿低于圆齿野鸦椿。2)圆齿野鸦椿不同部位的总三萜类化合物含量存在差异,且2个月份采集的含量高低顺序均为叶片>枝条>果皮>种子,均以叶片中的含量为最高,依次为9.06%(农大)、7.14%(清流)和6.85%(邵武)。3)11月采集的圆齿野鸦椿样品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含量高于3月所采样品中的含量,其叶片中的总三萜类化合物含量最多可提高172.91%。4)圆齿野鸦椿叶片、果皮和种子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含量与试验地的海拔高度、年降水量均表现出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年均气温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叶片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含量还与年均无霜期呈正相关关系,其枝条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含量与各地理和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结论】圆齿野鸦椿的叶片采收期长于野鸦椿;低海拔、较少降水量和年均气温较高有利于圆齿野鸦椿植株对三萜类化合物的累积,这3个因子可以作为圆齿野鸦椿适宜栽培区域的划分指标;夏季采摘野鸦椿叶片,秋冬季采摘圆齿野鸦椿叶片,所采叶片的总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7.
应用种特异引物PCR(Species-specific PCR, SS-PCR)技术,基于mt DNA COⅠ线粒体基因系列,设计了1对能够准确鉴定番石榴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correcta(Bezzi)的种特异性引物FR447和FF463-486,选用番石榴实蝇作为阳性对照,以杨桃实蝇B.carambolae Drew&Hancock等其他19种实蝇作为阴性对照,进行PCR扩增并将PCR产物进行电泳检测。结果表明:仅番石榴实蝇能够在约645 bp位置扩增出1条清晰且单一的目的条带。将本实验建立的SS-PCR鉴定方法应用在实际检疫工作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9.
陈李林  周浩  赵杰 《茶叶科学》2020,40(6):817-829
基于中国820个气象站点数据、灰茶尺蠖已知地理分布资料和生物学数据,结合CLIMEX模型与ArcGIS软件模拟预测灰茶尺蠖在中国目前及未来的潜在分布范围,评估灰茶尺蠖的潜在分布范围及气候变暖对其分布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灰茶尺蠖在中国目前的适生区主要分布在3°51′N~40°6′N,适生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4.27%。中国大部分省份的气候条件均适合灰茶尺蠖种群生长。随着气候的变化,灰茶尺蠖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面积总体增幅不大,但其组成变化较大。至2050年,预测灰茶尺蠖高度适生区面积占比达最大(22.23%)。相比各种能源之间的平衡情景(A1B),较高能源需求情景(A2)下灰茶尺蠖在陕甘宁地区向内陆扩张更快。灰茶尺蠖在中国适生区分布广泛,应加强灰茶尺蠖预测预报,趁早采取防控措施,以保障茶叶优质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
构建稻瘟病菌有性后代随机群体是研究目的基因遗传特点,乃至克隆目的基因的重要基础,但是在建立有性后代随机群体时,可能会有无性后代污染。采用先分离单个子囊,待其长成菌落并产生分生孢子后,再分离单个萌发的分生孢子的方法构建稻瘟病菌有性后代随机群体。利用基于重复DNA序列Pot2的rep-PCR方法对分离得到的有性后代进行DNA指纹分析,并评价构建的稻瘟病菌有性后代群体的质量。结果表明,构建的有性后代随机群体共包含176个后代。每个后代个体的DNA指纹图谱均与两亲本的DNA指纹图谱不一致;有性后代之间的DNA指纹图谱也彼此不一样,说明得到的有性后代个体都是由子囊孢子萌发形成的,且分离自不同的子囊。GUY11的rep-PCR扩增片段中的5个特异性片段的分离比例也都符合1:1的期望值,是按单个位点标记分离的,与已知的结果相吻合,说明有性后代随机群体的质量较高,不存在偏离现象,是一个较为理想的群体。同时,研究结果还得出基于Pot2的rep-PCR方法可以用来快速评价稻瘟病菌有性后代群体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