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4篇
林业   5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0篇
  2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47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在形态分类学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喀喇昆仑山离瓣花类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地理成分进行分析,该区共有离瓣花类植物24科114属310种11变种.在科的组成中,中等属科、多属科及寡属科构成科结构的主体,所含属数占90.35%;而就种水平而言,以大科和中等科为主体,所含种数占88.39%.在属的组成中,单种属和寡种属构成属结构的主体,所含属数占90.35%;但就种水平而言,多种属和寡种属构成主体,占总种数的79.03%.该区系特有现象不是很明显.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与一年生植物占较大优势,占总种数的86.13%,与其区系的温带干旱性质相吻合.属的分布区类型表明,该区系地理成分多,有8个分布类型和14个变型,温带性质明显,约占66.34%,且以北温带为主;与地中海、西亚、中亚交流相对较多,而与东亚交流很少,缺乏热带分布型及中国特有分布型.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红宝石无核×红旗特早葡萄杂交后代核性状遗传规律。【方法】以红宝石无核×红旗特早杂交群体135个F1代植株为试材,鉴定核状态,测定果实单粒重、单核重、单粒核数量、单核纵横径积等核相关指标,分析群体核性状遗传倾向。【结果】红宝石无核×红旗特早杂交群体胚败育率为59.26%;果实单粒重表现为连续分布,遗传力低,呈现变小趋势;果实单核重在有核和无核单株群体之间存在两极分化,但没有明显界限,遗传力低,呈现变小趋势;果实单粒核数量遗传力低,呈现变少趋势,整个组合91.85%的单株具有败育残核;单核纵横径积在有核和无核单株群体之间存在两极分化,且有明显界限,遗传力低,呈现变小趋势,但在有核单株中表现增大趋势。【结论】红宝石无核与具有无核倾向的有核品种红旗特早杂交,可以获得较高比例的无核后代,群体在果粒质量、核质量、数量及纵横径积等指标上均表现为退化趋势,但在无核单株与有核单株群体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果粒质量、核质量、数量及纵横径积与核性状正相关联。  相似文献   
23.
[目的]为枣实蝇引诱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枣实蝇行为学研究入手,以“Y”型嗅觉仪分别测试了枣实蝇对红枣和杏两种寄主植物不同新鲜器官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枣实蝇成虫对寄主植物枣和杏不同器官的选择性表现出一定差异。雌虫对枣果的选择性比叶片和花的要强(P<0.05),对枣果、枣花、叶片三者的选择率分别为35%、25%、22%;从枣果不同发育期(青果期、半红期、全红期)的选择性来看,雌虫对半红期枣果的选择性最强,选择率为38%,青果次之,为35%。而雄虫对枣花的选择性较强,选择率为38%,半红期枣果次之,为32%。枣实蝇对杏树不同器官的选择性来看,对果实的选择性比叶片的选择性要强(P<0.05),从杏果(青果、熟果)不同发育期的选择性来看,雌虫对青果的选择性最强,选择率为30%,熟果次之,为28%。雄虫对熟果的选择性较强,选择率为28%,与青果、叶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同一性别不同生理状态的成虫对寄主植物不同器官的选择性表现出一定差异,性成熟的成虫比未性成熟的成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要强。性成熟的枣实蝇雌成虫对半红期枣果的趋性强于枣花与叶片  相似文献   
24.
为探究籽瓜种质资源的多样性,深度挖掘籽瓜优异种质应用潜力,采用相关性、主成分与聚类分析方法对100份籽瓜种质资源的21个农艺性状进行表型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籽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7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53~1.65,14个数量性状变异系数为10.41%~35.56%,各表型性状间具有遗传相关性。以欧氏距离为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可将100份籽瓜种质资源聚为5大类群,其中第Ⅴ类群具有高产特性,可作为育种亲本材料。主成分分析提取前7个主成分,其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了74.185%,可以作为籽瓜种质资源主要评价指标;籽瓜种质资源的综合得分范围为-2.78~2.86,依据综合得分排序,筛选出了3份优异籽瓜种质资源材料。本研究从多角度系统评价籽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可为后续籽瓜种质资源高效利用及遗传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5.
1 北疆棉花生产的发展 近几年全国棉花面积逐年下滑,根据中国棉花协会数据:2007-2013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从5.926×106公顷,降至4.548×106公顷.据业内人士分析:我国棉花种植面积在5.33×106公顷以上才是处于安全范围.长江中下游和黄淮海两大棉区由于保证粮食安全的需要,棉花生产规模呈现锐减态势,稳定棉花面积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26.
玛纳斯县在2016年夏季绵羊非繁殖季节,首次利用同期发情子宫角冻精输精技术,开展肉羊繁殖生产试验,取得了理想效果,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意义,现予以报告.  相似文献   
27.
基于ZY1-02C卫星P/MS数据的草原伪步甲灾害遥感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2011年底发射的国产ZY1-02C卫星P/MS数据,探讨遥感监测草原伪步甲(Prosodes dilaticollis Motsch)生物灾害的可行性.[方法]研究区位于新疆玛纳斯和呼图壁两县草场,采用遥感和GIs技术,在遥感影像预处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目标地物的光谱特征进行监督分类,将研究区内草原伪步甲危害区分为严重危害区、轻度危害区和无危害区3类,并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解译总体精度最高达74.2;,Kappa系数为0.78,地面实地验证精度为72;.[结论]国产卫星ZY1-02C的P/MS数据监测草原伪步甲生物灾害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8.
高产高糖甜高粱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充分利用新疆灰漠土资源,通过对新高粱9号的主要农艺性状分析,探讨和筛选适合新疆灰漠土种植的、糖—饲双高产能源型甜高粱优良品种.[方法]引进新高粱9号和新高粱3号(CK)进行种植比较试验,对两者的株高、茎粗、生物学产量、茎秆产量、籽粒产量和茎秆锤度进行检测分析比较.[结果]新高粱9号的锤度比对照无明显差异,但新高粱9号的株高、茎粗、生物学产量、茎秆产量、籽粒产量比对照有明显的优势.生物学产量最高达到了5 469.7 kg/667 m2,比对照高24.4;;籽粒产量平均363.3 kg/667 m2,比对照高33.5;.[结论]新高粱9号的株高、茎粗、茎秆产量、籽粒产量等农艺性状均高于对照,是很好的糖—饲双高产能源型甜高粱品种,适宜在新疆灰漠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9.
绵羊BMP15和GDF9基因多态性与产羔性能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PCR-RFLP和PCR-SSCP技术分别对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基因FecXG突变和FecXL突变、生长分化因子9(GDF9)基因外显子Ⅰ、外显子Ⅱ部分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小尾寒羊、中国美利奴(新疆型)绵羊多胎品系、肉用品系、体大品系、萨福克、无角陶赛特、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和德国肉用美利奴产羔数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利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小尾寒羊等8个品种BMP15 FecXG突变,在该位点未发现多态性;(2)利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小尾寒羊等8个品种BMP15 FecXL所在区域的多态性,在BMP15基因存在G1047A转换,但并不引起BMP15氨基酸序列的改变,该突变与FecXL(G962A)不同,是在BMP15中新发现的一个突变。G1047A突变对小尾寒羊等7个品种的平均产羔数无显著影响;(3)在小尾寒羊等8个群体的GDF9外显子Ⅰ均未发现多态性;(4)在小尾寒羊等8个群体中发现存在G4突变,该突变对绵羊平均产羔数均无显著影响。以上结果提示:上述2个基因的4个分析区域不宜用于小尾寒羊等7个品种绵羊多羔性状的分子标记位点。  相似文献   
30.
[目的]测定不同药剂对意大利蝗的毒力和田间防治效果,为防治该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室内测定不同药剂对意大利蝗4龄、5龄蝗蝻和成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并测定田间防治效果.[结果]3种药剂对意大利蝗的毒力LC50大小依次为:4龄蝗蝻对杀虫剂的毒力斑蝥素的毒力最高LC50为0.885mg/L,苦参碱和高效氯氰菊酯的毒力为269.528和869.887 mg/L.5龄蝗蝻对杀虫剂的毒力LC5o在1.338~1 200.808 mg/L;成虫对这几种杀虫剂的毒力Lc50在2.493~2 053.894mg/L;田间药效结果表明,苦参碱效果最好,药后7d的防效达到81.8;,其次是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药后7d防效达到74;.[结论]苦参碱可溶性粉剂田间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