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6篇
  40篇
综合类   99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91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筛选适宜呼和浩特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探讨苜蓿秋眠等级与生产性能及越冬的关系,为建植苜蓿人工草地提供优良品种。收集国内外8个不同秋眠等级紫花苜蓿品种进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2015-2017年每年初花期进行刈割,调查越冬率,测定株高、再生性、茎叶比、干草产量及营养成分[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CP)、干物质(dry matter,DM)、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含量,计算相对饲用价值(relative feed value,RFV),通过相关性分析和隶属函数评价筛选出最优苜蓿品种。结果表明,中苜2号、草原3号和驯鹿苜蓿越冬率(>95%)与金皇后苜蓿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与其他苜蓿品种(P<0.05)。秋眠等级与越冬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为-0.984,而秋眠等级与苜蓿干草产量相关性不显著(P>0.05)。2015年,秋眠型苜蓿中苜2号干草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苜蓿材料(P<0.05);2016年,中苜2号和金皇后苜蓿干草产量较高,二者显著高于其他苜蓿品种(P<0.05),而WL525和驯鹿苜蓿干草产量较低;2017年,中苜2号苜蓿干草产量最高,其次是金皇后和草原3号,以上3个苜蓿品种显著高于其他苜蓿品种(P<0.05)。通过3年试验发现,中苜2号苜蓿的干草产量和相对饲用价值均为最高,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苜蓿纤维含量越低,饲用价值越好。草原3号、中苜2号苜蓿的粗蛋白含量均大于20%,粗蛋白含量越高,营养价值越好。运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确定中苜2号、金皇后和草原3号属于最佳苜蓿品种。苜蓿秋眠等级与越冬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秋眠等级对苜蓿干草产量、营养成分等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中苜2号、金皇后和草原3号苜蓿品种在3年干草产量、越冬性及营养品质方面均表现较好,较适宜呼和浩特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2.
瘤胃能氮同步释放对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瘤胃微生物蛋白质(microbial protein,MCP)是反刍动物小肠可吸收蛋白质(Pro)的主要来源,而优化瘤胃发酵调控,促进瘤胃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一直是反刍动物营养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关于瘤胃能氮同步释放优化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方面的研究引起了关注,因此,作者主要从瘤胃能氮同步释放的概念、瘤胃能氮同步释放的评价方法和瘤胃能氮同步释放对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影响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63.
草原文化遗址是草原民族文化的灵魂之一,加强对草原文化遗址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与遥感(remote sensing,RS)技术以及景观分析软件,选取了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及景观格局指数等指标对元上都遗址区域近30年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草地是元上都遗址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在研究时间段内面积波动变化;2)近30年,元上都遗址草地、林地、农田之间相互转化频繁,伴随着景观指标的不断变化;3)2000–2005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最高,林地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速率最高;4)景观整体比较脆弱,越来越多样化、破碎化,但已逐渐趋于稳定;生态建设工程的大力开展以及农牧民生产方式的不断变化是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维持草原类型的面积和草原景观的稳定性,对元上都遗址的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4.
为改善我国饲草料供应不足现状,扩大饲料来源,本研究针对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和玉米(Zea mays)秸秆的混合比例(70∶30、50∶50、30∶70)和酶制剂添加量(0.05%、0.10%、0.15%)两个因素设计试验,对营养物质变化、干物质采食量(dry matter intake,DMI)、各营养指标有效降解率(potential effective digestibility,PED)和饲草组合效应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混合饲草微贮可以显著增加有机质(organic matter,OM)含量,明显降低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re,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re,ADF)含量(P0.05);2)混合饲草进行微贮后其DMI显著高于未加工处理的单一饲草(P0.05);3)混合饲草微贮后,可以在一定程度提高营养指标的PED,其中处理Ⅲ(70%柠条+0.15%酶制剂)OM的PED,处理Ⅶ(30%柠条+0.05%酶制剂)干物质(DM)、OM的PED和处理Ⅸ(30%柠条+0.15%酶制剂)的DM、OM、ADF的PED显著高于CK1(未进行微贮的柠条)和CK2(未进行微贮的玉米秸秆)(P0.05);4)通过组合效应分析,处理Ⅶ(30%柠条+0.05%酶制剂)的DM、NDF在瘤胃内的降解率表现出正组合效应,处理Ⅲ和处理Ⅵ(50%柠条+0.15%酶制剂)的DM在瘤胃内的降解率表现出正组合效应。综合考虑,柠条和玉米秸秆混合微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饲草的营养价值和干物质采食率,有效改善饲草的适口性,提高营养物质的降解率,其混合微贮最佳条件为30%柠条+70%玉米秸秆+0.05%酶制剂。  相似文献   
65.
常宏  左合君  王海兵  闫敏 《干旱区研究》2019,36(6):1559-1567
为了揭示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两岸风沙沉积环境差异性与东岸沙物质来源,运用多重分形理论分析了两岸不同下垫面地表沉积物粒度多重分形特征。结果表明:除草地外,两岸沉积物众数粒径范围西岸为189. 13~212. 20μm,东岸为133. 89~168. 56μm,东岸地表颗粒整体较细,风能环境较弱。多重分形参数(D_0、D_1、D_2、Δ_α、Δf)均表现为东岸西岸,东岸沉积物粒径分布范围大、局部叠加程度强,进一步表明东岸沉积物颗粒属性差异大、颗粒来源范围广、沉积过程复杂、沉积环境多样。多重分形各参数与2~50μm、100~250μm粒径颗粒含量存在显著相关,据风沙颗粒运移规律,结合两岸地形地貌,初步揭示上风向乌兰布和沙漠为黄河东岸2~50μm悬移颗粒的主要源区之一。  相似文献   
66.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杜邦福星(40%氟硅唑EC)对甜菜褐斑病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杜邦福星3种剂量(30 mL/hm^2;60 mL/hm^2;90 mL/hm^2)对甜菜褐斑病都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且优于对照药剂禾本卡克(20%三苯基醋酸锡WP)和12.5%烯唑醇WP,3种剂量的防效分别为73.9%、85.3%、87.9%,根产量较空白对照分别增产24%、38%、30.2%,增糖0.46度、0.65度、1.94度。  相似文献   
67.
针对目前内蒙古砒砂岩区生态功能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以该区已进入衰退期的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平茬(留茬10 cm)与未平茬(CK)条件下沙棘细根根长密度、生长速率、死亡速率和生死之比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平茬组沙棘细根量在垂直空间上比CK组有所增加。CK组沙棘细根主要集中在浅土层;而平茬组细根在深土层的分布量明显增加,且46—100 cm土层的分布量是CK组的2倍以上。整体上,平茬后沙棘细根各项生长指标均优于对照组。②沙棘细根根长密度和生长速率在4—10月份均呈“单峰型”变化,在7—8月份增长达峰值;细根死亡速率表现为持续增长趋势,生死之比则与死亡速率规律相反。总之,平茬有利于改善沙棘植株生长状况,间接反映出平茬措施对沙棘更新复壮是有利的。研究结果可为地区沙棘人工林更新复壮及地区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8.
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十二五”增产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大作物,是完成国家及自治区粮食增产任务的主力军。文章分析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十一五”生产现状及增产潜力.确定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玉米增产规划,预计至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能实现增产玉米25.1亿kg,并提出不同产区产量限制瓶颈及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69.
内蒙古灌溉马铃薯施肥现状及肥料利用效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蒙古马铃薯的生产面积及总产量均居全国前列,但单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养分管理不合理是限制马铃薯产量的 重要因素。2013~2016 年在内蒙古9 个马铃薯主产旗(县)对灌溉马铃薯养分投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内蒙古灌溉 马铃薯生产中,氮肥投入过高,磷、钾肥投入过量与不足并存;58% 的农户氮肥偏生产力低于100 kg · kg-1,具有较大的提 升空间。农户种植规模、产量、氮肥施用量与氮肥偏生产力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0.
白酒酒糟是一种非常良好的生物质原料,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氨基酸类以及纤维素类物质。为研究混菌发酵对白酒酒糟蛋白饲料利用率以及适口性的影响,本研究以未经处理的酒糟作为对照,与不同纤维素降解菌和酵母菌的接种方式发酵的酒糟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填料量为15 g、含水率为40%、温度为30 ℃的条件下,接种0.6%的纤维素降解菌24 h后,再接种0.3%的酵母菌,发酵72 h白酒酒糟中的酵母菌活菌数达到6.98×109 个/g,粗蛋白质含量达25.91%,较发酵前提高了60.43%。 [关键词] 白酒酒糟|蛋白饲料|混菌发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